远古时,豫西山区是一片原始森林,森林里生活着许多动物。起初,动物们都能和睦相处,森林中一派和谐安祥。
自从天帝制定了“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则,森林中动物间的平静生活就被打破,常发生血腥的杀掳。

狮子贪欲大发,想做百兽之王。许多动物自知斗不过狮子,只能俯首称臣,甘愿为狮子天天上供,岁岁送食。
体形庞大的大象性情温顺,也不好事,对狮子称王称霸的言行不予理睬,仍我行我素。仍坚持“你不犯我,我不犯你”的处世原则。
狮子看不惯了,决定挑战大象的尊严,要用武力击败大象,彻底确立自己森林之王的地位。
一天,狮子向大象发起了攻击,张牙舞爪扑向大象。
起先,大象还以为狮子在跟他逗着玩耍,也不太在意。当狮子扑向大象狠咬其咽喉时,大象才感到事态严重,狮子是想要他的性命,决不能掉以轻心,否则会丢掉生命。

于是,大象用长鼻子狠打狮子,用柱子般的前足把狮子踏在地下。狮子痛疼难忍,松了口,挣扎起身逃脱。
狮子不服输,转身又朝大象扑来。这次大象已经有了准备,待狮子到跟前,就用长鼻子将狮子卷起,举向空中,重重地摔在地上,这次狮子吃了大亏。
两次狮子没占到便宜恼羞成怒。它接受了教训,再不敢攻击前身,就扑向大象后身,又抓又咬,大象难以脱身。虽说大象皮糙肉厚也禁不住狮子斗狠撕咬,浑身皮开肉绽,鲜血淋淋。
一只千年老乌龟观看了这场战斗,感觉二者势均力敌,胜负难分,再斗下去会两败俱伤。
乌龟打算平息这场争斗,就上前劝狮子停止攻击。狮子觉得今天吃了亏,丢了面子,一肚子火正没处发,就对乌龟喝道:龟孙子,逞什么能!小心我一口咬死你,滚一边去!

说着后脚一蹬,把乌龟踢出十余丈远。
乌龟忍痛爬回来劝大象,大象觉得委屈,认为乌龟是非不分,也说道:龟孙子,你看到了,是谁发动了战争?我只是自卫而已,狮子咬住我脱不开身呀!这没你啥事,滚一边去吧!
说着用鼻子一挑,把乌龟扔出很远。
乌龟见狮子、大象都不识劝,又小看自己,就打算使出法术来把争斗平息。
千年乌龟已修炼得道,能呼风唤雨,兴风作浪。于是,乌龟施展法力,洪水顷刻而至,把大象和狮子都冲走了。
大象和狮子在洪水中挣扎,也不再争斗撕咬了,只顾各自逃命,大象向东,狮子向西。
乌龟看大象和狮子分离一二里左右后,就收起法术,洪水立即消失。


洪水退后,大象和狮子变成了两座山,象山在东,狮山在西。你看,大象为防备狮子进攻,象山的长鼻子一直向西伸向狮山。
乌龟害怕大象、狮子复活再起争斗,也化为一座山,在中间居北将其隔开,时刻监视着象山和狮山的动向。

这样,象山、狮山、龟山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矗立在古河南永宁王范镇以北。不知什么朝代,人们在象山和狮山顶上修筑了山寨,以躲战乱及匪盗。象山寨、狮山寨上的居民都生活了多长时间,都发生过哪些故事,今人很难说清。

战乱平息,社会安定后,山寨里的人都迁到沟底安居,形成村庄。因村庄在山沟里,东有象山寨,西有狮山寨,故村名就叫“寨沟村”。这就是洛宁县城郊乡寨沟村村名的来历。

后来,人们出于对山岳的敬畏及感恩大禹治水为人类根除水患,就在龟山前创建“岳王庙”、“禹王庙”四季祭拜,香火鼎盛,传承至今。

在今天的动物世界里,老虎成了百兽之王,狮子很不服气,也时而挑战老虎,这是狮子凶残的本性所致。狮子领教过大象的厉害,轻易不敢触犯大象。但在十分饥饿之时,也寻找大象幼崽和老弱病残大象做美食。

作者简介:张便玲,女,1949年腊月生。网名迎春花,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人,中教一级教师,已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