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名吃《周村烧饼》之杂谈
作者:李新华

《一》
周村烧饼乃一地方小吃。
初始,诞生在乡舍村野,逢年过节,食客艺人,摆摊坐炉手艺垂范,影响四邻八舍,久之,深入人心,主因是从娃娃做起,孩童印象烙深,为一生所记。此烧饼首选当地小麦精粉,因此处小麦属白麦,小麦分两类,一为白,二为红,红麦多产於安微,河南豫南,因日照時间长,冬寒之日则短,麦骨柔软,无有风雪寒浸而劲韧,乃产麦粒无韵陈,故,面粉含沙亦高,含水较重,且面筋质则弱!反之,白麦则不一样,含沙,含水少,富栖则高,面筋质达二十六到三十八。其乃北方饮食之最佳尤物!
昌维平原是白麦最佳产地之一。
做上等品,选最佳材。

《二》
麦好,可步步来,首做择用过年陈麦,晒日一天,水捞一两个時辰,放置竹筐沥水并凉晒,莫见阳光。少侯半天,石磨磨之!细粉飘洒及用细箩过滤,反复碾磨,除却麦皮,留取精粉,餐作周村烧饼基料而首选。

《三》
精面置大盆中,添许精盐,五香粉,鸡蛋,搅拌混为一体,加温开水和之,揉成大团,随之放面板,择一湿布盖之,揉捏长条,随之掐分小面机,然后用面棍撖碾成溥圆状,撒芝麻少许,贴与焙炉,此炉炭在下,穹顶成圆形,将溥饼贴与上,均匀摆放,少许六至八分钟,即刻出炉,反复运作,烧饼出炉。
其色焦黄,其味沁鼻。
其香入心,其声馨悦。
满足耳,鼻,眼!待入口,齐赢肺腑之赞!
久之小吃根深底固,成为名吃。
可带,可赠,可伴酒,可充饥,可作餐。
有此一便利,方成一地域伴手礼。

有名人食之又登大雅之堂,乡客串乡方又成赠友之佳品,儿行女嫁又作思亲之物,久之定名《周村烧饼》!

有诗赞曰:
酥香叠脆满芝星,
悬壶挂玉冰雪明。
入口收获半舷月,
馈友可赠春秋风。
羞看甜面待新客,
美娇展颜露真容。
周村存周方方到,
信城成信圆圆情。
2020-12-15日写於济南


★作者简介★
李新华,1978年入伍,军中任一八八师警卫连通讯报道员,曾编写部队军械教材立三等功。后转业到地方,散文及诗词曾发表人大工委书刊,齐鲁晚報,济南時報,高唐洲報等报刊。
2012年诗词在《中华诗词集成山东卷》发表32首,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并任山东诗词学会副秘书长,兼联络部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