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赤西 幸福乡村
——致北海市海城区赤西村脱贫致富
孟彦东(北海市海城区教育局)

赤西村位于北海市工业园区与合浦县工业园交汇处,距离市区10余公里。由赤西村、塘儿村2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农户354户,总人口1454人。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作为海城区唯一的贫困村,2016年赤西村顺利通过自治区和北海市核查验收,提前一年脱贫摘帽,2017年全村87户贫困户386人实现全部脱贫,脱贫率达 100%。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赤西村围绕“人、规、地、产、城”五要素,发挥区位优势,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凭借建设”北海乡村振兴示范村”的东风,聚焦基础提升、资源盘活产业升级,着力打造“城市后花园”,乡村风貌全面提升,乡村文旅田园综合体发展如火如茶,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赤西村成为了市民及游客喜爱的休闲旅游打卡圣地,被市民们誉为北海“后花园”、“花园村”。2019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6.5万元,同比增长119%。先后获评“自治区级生态示范村”“北海市九有建设示范点”“海城区乡风文明示范点”等,先进做法和经验多次得到人民网、学习强国平台、广西日报等中央及自治区级主流媒体广泛宣传报道。以诗为序:
在赤西
在百亩油菜花田
在百花盛开的田间地头
在一处处景观花园
慕名而来的游客
徜徉在花海
忘情地拍照
记录赤西美好的风光
在赤西
在干净整洁的村道路上
在家家户户的墙壁上
在那聚焦希望的田野上
赤西村的村民们
挥毫泼墨
挥洒汗水
共同绘就赤西美好的未来
在赤西
在食用菌种植基地
在大棚蔬菜种植基地
在一个个产业园
赤西村的贫困户们
撸起袖子
加油干
唱出赤西奋进的壮歌
在赤西
在驻村工作队
在党群服务中心
在电商运营智慧平台
几名扶贫干部
高擎乡村振兴的旗帜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书写赤西扶贫的篇章
在赤西
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在商品全网化的新时代
在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无数追梦人
团结一致
齐心协力
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诗

【美丽赤西 幸福乡村之基础建设篇】
赤西村以抓实贫困村整改提升为契机,整合各类扶贫资金1500多万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村庄道路和产业配套设施升级改造。2016年以来,建设产业基地配套设施项目13个,拓宽并硬化村中道路20公里,修建排灌渠15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200多盏,打抗旱井37口,建设赤西人饮工程、赤西大门、赤西税务花园和廉政花园等一批项目,村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以诗为证:
脱贫攻坚正当时,党和政府力扶持。
整改提升抓机遇,加大投入有价值。
要想富,先修路,基础建设大力度。
配套设施要跟上,升级改造废旧除。
道路开阔全相通,路灯照明夜不忡。
排渠灌溉庄稼好,旱井抽水更从容。
村民群众劲冲天,领导关怀暖心间。
辞旧迎新换面貌,脱贫致富笑开颜。

【美丽赤西 幸福乡村之环境整治篇】
赤西村扎实开展“三清三拆”,大力推进污水治理、改厨改厕、治危拆违等工作。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村党员和村民代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干部带头作用,村民小组长和党员签订了自行先清先拆承诺书,发动村民组建赤西村劳务队等共同开展工作。仅2019年就发动群众主动投工投劳20000多人次,折合资金80多万元,完成清理村庄垃圾2000多处,清理乱堆乱放杂物600多处,清除池塘50多亩、沟渠4000多米,拆除闲置危旧房、废弃猪舍茅房、残垣断壁等废弃建筑100处,整理平整50多亩用于土地增减挂项目。开展绿化美化工程,种植了一批黄花风铃木,建设了小景观,铺设了花砖等。在房前屋后建起了微田园30多处、微菜园50多处、微果园20多处。争取艺术院校师生的支持,打造赤西创意彩绘,对村主干道沿路墙体进行以“农耕文化”“知青文化”“乡贤文化”“家风家训”等为主题的创意彩绘,使原本简陋的泥砖墙变身色彩绚丽、形象生动、形式新颖的彩绘墙。以诗为叙:
乡村振兴,环境先行。
先锋领导,干部带头,先清先拆,
上下齐心同努力,全民投入大整治。
垃圾清理归净土,污水治理出清流。
门前屋后绿油油,四季飘香入画楼。
群策群力,主动投工投劳,
拆危舍残,家家户户清爽整洁,
绿化美化的一个个景观花园,
就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环境卫生靠大家,生活治污推向前。
厕所革命换新颜,房前屋后齐整洁。
文明卫生,彻底清扫。
环境改善,村民叫好。
村容村貌大提升,
创造了北海后花园的环境,
是为赤西擦亮文明底色,
为群众幸福加码。
走在赤西村的道路上,
仿佛进入了艺术的世界,
一步一景,景随身行,
一墙一风景,一景一风土人情,
几声犬吠几声鸡啼,点缀着赤西的活力。
耳目之所及,
可以用心去感受,
窗外的阳光洒满农家小院,
枝头的小鸟不停地歌唱,
一首婉转的乡村小调,
摇曳在五颜六色的花瓣里……

【美丽赤西 幸福乡村之文明乡风篇】
赤西村在全市率先启动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制定《赤西村村庄垃圾分类工作方案》,推进垃圾分类投放、收集、清运与处理,打造农村垃圾分类示范村制定和完善《赤西村环境卫生公约》《赤西村卫生巡查制度》等卫生管理制度,加强村庄保洁质量的量化考核。与全村16岁以上村民签署《环境卫生公约》,引导村民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健全“一约四会”机制,扎实推进移风易俗。
制定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村民议事会,在村口设立赤西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村里蔚然成风。
赤西村委还为村民制定了各家专属的家训牌,营造家庭和睦、邻里友好的浓厚氛围。2019年共评出6户星级文明户,4户最美家庭,是海城区获得荣誉数量最多的村屯。以诗为例:
创建文明村落,人人有责,
陈规陋习要废除,垃圾分类成习惯,
环境卫生公约人人守,
门前“三包”责任,
家家户户都来比一比,看一看,
干干净净奔小康。
文明户,最美家庭,
模范带动,纷纷效仿,
人人讲文明,户户争五星,
风清气正家家好。
家风促民风,民风带乡风。
村规民约,谨遵谨守,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让习惯成为自然,让自然成为风景,
移风易俗蔚然成风。
厉行节约、杜绝浪费,
精神文明建设健全长效机制,
志愿服务齐参与,
好人好事在身边,道德模范成美谈。
一点一滴奉献爱,慈善凝聚你我他。
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美丽赤西 幸福乡村之乡村旅游篇】
赤西村根据自身传统村落实际情况并结合发展乡村旅游的要求,多次征求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的意见,尊重村情民意,制定了《赤西村村庄建设规划》。引入社会资本,谋划打造赤西田园综合体,包括“田园风光园”“农耕文化体验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民俗村落”四个部分。目前已设计了游客服务中心,完成400亩田园风光园、50亩农耕体验园和12亩赤西乡村旅游研学配套项目土地流转工作。已建成停车场、标志系统等相关旅游设施,并开展了相关规划编制、旅游营销策划。
为更好节约成本投入,赤西村充分利用现有闲置民宅、农业生产配套用房、村委旧办公用房等,分别修缮成为120平方米的农事旧物展览馆,300平方米的农家食堂和900平方米的休闲生态农耕康养中心,进一步完善了乡村旅游、健康养生、学生课外体验基地等旅游基础设施,并节约建设资金超过200万元。投入320多万,正在建设赤西村乡村旅游配套项目。
赤西村筹资230多万元建设60亩赤西村农家乐,配有餐饮、娱乐、休闲、停车场四大功能。建设赤西农业公园、烧烤场、农事旧物展览馆、乡村农家食堂和观光池塘等。通过流转350亩土地,错时利用农耕时节,投资200多万连续举办了两届油菜花旅游文化节,每年花期游客量均超过10万人次,村民通过扶贫集市长廊销售农副产品,收取停车费等方式,直接经济收入增加50万元以上。积极培育周末亲子游精品路线,采取“合作社+平台公司+企业+农户”模式,投入约26万元打造赤西“农耕学堂”,设置木棚教室、木廊道、温室大棚、工具间、水井、厕所等基础设施,同步完成周边观赏性荷花田、马蹄田、空心菜田等配套农田建设,同时容纳约100人参加农耕实践。课程设置有插秧实践、蔬菜采摘、摸鱼比赛、产业基地学习等,已吸引2000多人次参加。此外,赤西村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与北海廉州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北海市稻说流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商谈,计划投入300万元,拟流转50亩土地;与北海市赤彩田园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商谈,计划投入1000万元,拟流转土地350亩;进步一完善赤西乡村旅游产业。以诗为盼:
发展规划有要求,因地制宜开旅游。
生态环境必兼顾,村民收入创增收。
建设筹画有目标,资源盘活是头条。
配套项目需完善,相关设施基础牢。
村情民意不可违,幸福生活有口碑。
社会资本要利用,产业带动果实累。
闲置用房改新貌,农事旧物再展出。
田园村落大转变,耕作实践传民俗。
农家乐,亲子游,美味佳肴摆桌头。
休闲康养好去处,村民老少乐悠悠。
招商引资大开发,往来游客多增加。
碧水蓝天共呵护,美丽乡村处处花。

【美丽赤西 幸福乡村之油菜花开篇】
2018年初,海城区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联合投资30多万元,发展赤西油300亩菜花旅游项目,并于2018年3月10日举办了“魅力北海•相约海城•助力扶贫”海城赤西首届油菜花旅游文化节。通过种植油菜花改善了赤西村农田的土壤,利于农业种植。举办油菜花旅游文化节,又带动了赤西当地经济地发展,旅游产业精准地带动了乡村扶贫。品种有油利杂168、矮油珍等,花蕊主打颜色为黄色,花期在35至40天,株高为165公分。整个花期游客超过10万人次,村民们直接的经济收入可增加50万元左右,赤西村的知名度在北海市及周边也得到了提升,也为赤西发展乡村旅游、振兴农村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各路媒体、广大市民及游客们对此举措纷纷拍手称赞。以诗为贺:
每年三月,
赤西村热闹非凡。
那一望无际的油菜花田,
在阳光下闪耀着微暖的光芒,
人们在花田嘻笑拍照……
油菜花开时节,
众多游人纷纷赶来,
赏油菜花、品特色小吃、玩游戏,
在春日暖阳里感受美好时光,
令人无限陶醉。
三百亩油菜花竞相开放,
香飘四野,
绽放出美好的新时代,
盛开出美好的新境界。
赤西油菜花开,
花开的漂亮,开的惊艳,
蜜蜂和蝴蝶闻香而来,
却为它的娇柔腰枝迟迟不肯离去。
那颗颗饱满的油菜籽,
心里装的全都是油菜花,
藏在花朵的后面,
在安静中等待爆裂,
压榨出黄澄澄的香油,
是菜农的希望。
赤西油菜花开,
是所有村民的幸福,
是所有游客的快乐,
是北海市民的幸运,
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幸事,
是人们春天挥不去的念想。

【美丽赤西 幸福乡村之产业升级篇】
赤西村引进“海城区赤西村食用菌种植及加工产业扶贫项目”,一期投入260万元新建食用菌种植基地约12亩,预计年产菌包60万包,仅种植项目产值可达300万元以上。通过用工及“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为贫困户提供可观的就业岗位。目前,贫困户基地员工率超60%,一期基地已吸收了赤西村惠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包括赤西村全部贫困户)和周边村屯贫困户入股资金476500元,每年稳定分红43720元,赤西村村集体收入年均增加6.5万元以上。指导农户使用先进种养技术、选用优良品种,推广“花糯玉米”“紫淮山”“海鲜红薯”等特色产品种植,以产业补贴的方式鼓励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龙头企业密切与贫困群众利益联结,推行“村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以“贫困户入股、企业经营、利益共享”的方式,引导贫困户加入龙业企业或合作社,提升贫困农户科技种植能力,降低种植风险。
赤西村依托地处市区与合浦交界及两个工业园区周边的地理优势,积极筹措村集体经济扶持发展资金200万元,改扩建新赤西村农贸市场,解决就业约100人,村集体收入年增加8.8万元。引进电商平台,构建“党建+电商+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实施集线上和线下农业特色产品销售、展示为一体的“赤西村电商运营中心”项目,实现村集体年收入增加2万多元。以诗为记:
美丽赤西大发展,扶贫项目有前景。
地理优势加政策,资金保障更分明。
聚焦产业新升级,龙头企业来引领。
纷纷加入合作社,利益联结风险平。
花糯玉米紫淮山,海鲜红薯食用菌。
大棚种植电商营,志在赤西全脱贫。
新型模式稳收入,技术先进看能耐。
提质经济有实力,特色农蔬好品牌。
党建扶持强增收,团结一致心齐凝。
领导班子做实事,人民小康生活兴。

【美丽赤西 幸福乡村之畅想未来篇】
赤西村将以打造“全区乡村旅游大会”示范点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民俗文化、科普研学教育、生态乡村康养等产业,打造成为北海振兴乡村、融合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以诗为愿:
一条条乡村公路平坦通畅
一栋栋农家小楼错落有致
一个个景观花园环境优美
一片片产业基地生机盎然
一张张灿烂笑脸写满幸福
一幅幅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
这,正是美丽赤西 幸福乡村的建设
为赤西百姓实现的美好愿景
新时代前进的脚步
伴着乡村振兴的旗帜
融合发展
培育壮大了赤西产业链
成为一张靓丽名片
至此
路边的花呀,在向我们微笑
树上的果呀,在向我们招手
田里的瓜呀,在向我们致意
空中的鸟呀,在向我们歌唱
……
春花无限
夏木成荫
但看秋光菊野里
暖冬常观夜色星空在月中
至此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对生活的热爱
对赤西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