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读书娃】
文/郭飞
近日气温骤降,在冬日寒冷的夜晚,足不出户大概是人们最佳的选择方式。
坐在温暖如春的家里,想必劳累了一天的人们酒足饭饱、洗漱完毕后,躺在舒适、松软的沙发上亦或是床上,读书、追剧、刷手机,是一天之中最惬意的时刻。
相反每到这个时候的我,却把自己包裹的像个肉粽子一样,只漏出两个无神的小眼睛哈欠连篇的,悄悄的出门,轻轻的关门,蹑手蹑脚的溜下楼,麻溜滴朝着早就准备好的车子快速的钻进去,打着火,一溜烟的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早起晚归的接娃生涯开始了
早上伴着繁星点点出发,晚上伴着皎洁的月色回家,这是我每日必做的功课。我和儿子共同见证了从早上的朝阳未现,到晚上的华灯暗淡。
每天就像过年一样,早早起床晚晚的入睡,唯一不同的是缺少了年的美味与新衣,虽增添了劳累,但是确获得了多多与儿子独处的机会,累并快乐着。
自从儿子上了高中后我每天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把自己的电充的足足的,闹铃一响立刻弹跳起来习惯性的起床、穿衣叫孩子,然后借着满天的星光箭一样的冲向学校,省怕有一丁点的怠慢。
冬日里的清晨寒风刺骨,大地还在苏醒状态,街道上每隔一小段路,就会遇到几个三三两两步行或骑着自行车的孩子们奔向学校;学校门口和安静的街道此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热闹吵杂的学校门口,像赶集一样人来人往。
早上学校门口六点不到微弱的路灯下,就有好几个卖煎饼果子的小贩自觉的排成一排,穿着厚厚的棉衣,不知疲倦的忙碌起来。
此时摊位前已经挤满了学生们,睡意未醒的学生们眯着睡眼朦胧的小眼睛,哈欠连篇的围绕到小贩身边;在这拥挤的学校路段,开车的家长们快速放下孩子,按下车窗似乎对孩子嘱咐着什么,有的还递出几元钱来,那孩子就飞速的跑向摊位。
“两个鸡蛋、一包辣条、两根油条、多多放辣、孜然、甜酱全放,不要葱花。”一群学生们争先恐后又熟练的指挥着小贩放这又放那,等热乎乎香喷喷的煎饼果子拿在手中,吃在口中时,睡意在无尽的美味中悄悄唤醒,继而热情洋溢的大步跑向学校。
此时黑暗的天空下喇叭声、叫喊声,车灯四散乱射,以及阵阵的煎饼果子的香味充斥着这沉静了一整夜的清晨。
我默默的观察着这喧嚣的一幕,几乎是持续了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迅速的谢幕了,学校门口立刻安静了下来,路灯下只剩下卖早餐的小贩们麻利地打扫完“战场”后,瞪着三轮车消失在昏暗的远方,似乎在这寒冷的天气里一分钟都不愿意多呆,大地又恢复了寂静的状态,就好像刚才的喧嚣从来就没有发生过,梦一场。
作者简介:
微信名:知足常乐,本名郭飞,业余时间喜欢读书、写随笔、散文诗歌和散文、记叙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