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可托海的牧羊人
作者:李国强
诵读:文轩 白琳
男:绵延两千多公里的阿尔泰山,
跨越了四个国家,
因金矿而出彩,
女:更有丰富的资源
举世瞩目,
男:也吸引着无数开发者、探险者
放牧者、养蜂者来到此地。
女:在它中间的地段,
有一个神奇的可可托海,
额尔齐斯河贯穿其中,
男:“绿色的丛林”、“蓝色的河湾”,
是它的乳名
而使其别具特色。
女:某年某月某日,
一个来自四川的养蜂女,
带着丧夫的悲伤,
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
带着几十箱蜜蜂,
带着全家人对生活的希望
来到了这里。
男:这里有鲜花的盛开,
这里是蜜蜂采蜜的圣地,
这里有满足生存的粮食和野果,
这里也承载着养蜂女全家
对未来幸福的期冀。

女:然而,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歧视,
有生存的地方就有竞争,
养蜂女受到了其他养蜂人强烈的排挤,
蜂箱经常被人为地损毁,
蜂群也时常受到袭击,
就是两个孩子也经常被欺辱,
男:幼小的心灵
也遭到了侵蚀。
正常的生活环境被破坏,
生存 面临巨大的冲击,
欺寡凌弱丑剧
在可可托海无情的演绎。
女:一个年轻的哈萨克牧羊人,
面对这不公的世道,
勇敢地挺身而出,
要用自己微薄的力量,
去维护这本该就应有的正义
在关键时刻
牧羊人保护了养蜂女母子三人。

男:哈萨克是个英雄的民族,
哈萨克牧羊人心地善良。
年轻的哈萨克牧羊小伙子,
面对孤寡弱势者 伸出了援助之手,
彰显了善良、正义之力。
牧羊人年轻体壮,
不光放牧、打狼 样样在行,
不畏强势,
遇见不平敢出手的行为,
也令人敬佩。
女:牧羊人情义高尚,
关心别人如同亲人。
牧羊人担负起了养蜂女一家保护的责任,
两个幼小的孩子也有了保护“神”,
牧羊人也温暖着养蜂女
一颗孤独孤苦之心。

男:莺飞草长、日月星移,
牧羊人与养蜂女也升华了情谊,
到了秋季花落叶稀时,
爱情之花却在绽放。
尽管 养蜂女年龄大,
尽管民族信仰各有不同,
牧羊人还是表白说:
愿意与养蜂女一家长久生活,
更愿把孩子视为己出,
承担父亲之责,
做养蜂女一生一世的爱人。

女:
养蜂女深谙生活的残酷、
世事的艰难,
更了解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她不想让年轻的牧羊人
过早地介入生活的艰辛,
也不愿意让心爱的人
因年龄的差距、
家庭的拖累,
而在世人的白眼下生存。
男: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养蜂女带着孩子,
牵着骆驼,
驮着蜂箱,
悄悄地离开了可可托海,
并托人捎信给牧羊人,
不要再等她,
她嫁人了,
去了伊犁。
女:伤心欲绝的哈萨克牧羊人,
却在草黄水枯之后,
也不愿意转场,
傻傻的守候在原地,
等待养蜂女的回来,
等待与养蜂女感情的延续。
男:多么痴情的可可托海牧羊人,
多么纯真善良的哈萨克兄弟。
他在高声大喊:
“心上人啊,
你的驼铃声
仿佛还在我耳边响起,
告诉我 你曾来过这里。
我酿的酒喝不醉我自己,
你的歌却让我一醉不起。
我愿意陪你
翻过雪山穿越戈壁,
再没有任何一个美丽的姑娘
像你这样让我难忘记。”
“心上人啊,
我在可可托海等你!”

女:心上人没有回来,
牧羊人还在期盼着:
伊犁有美丽的那拉提,
伊犁有盛开的杏花,
能酿出养蜂女所要的甜蜜。
牧羊人时刻幻想着:
毡房外又响起驼铃声声,
养蜂女还会回到可可托海
与他相聚。
男:多么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
多么凄惨的、残缺的、
令人心痛不已的结局。
女:一首歌讲述了一个故事,
男:一个故事让人产生无限地遐思。
愿上苍 时时关照善良的人们,
不要再出现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悲剧。
【作者简介】
李国强:1961年5月生于山东省曹县,中学毕业后下乡到知青点,1978年11月应征入伍,2003年8月退役,现为大连软件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

【朗读者简介】
文轩:《欧震艺术馆》主编。哈尔滨市朗诵协会会员、作家协会会员。多次在全国及省市朗诵比赛中获奖,其创作的歌词《矿工礼赞》获得中国首届原创歌曲大赛一等奖。

白琳:吉林人民广播电台主任播音员,从小渴望将文字插上翅膀的她,长大了真的如愿以偿了。余生与大家相伴,从此一路繁花。
责编:荆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