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生命之歌
“我为什么还在等待?……共同期待一个永恒的春天,春天。”当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曲,由一位戴墨镜的盲人歌唱演员,用他那从灵魂深出迸发出的,高亢嘹亮的浑厚心声唱出时,受朋友之邀,在县广电大厦演播大厅里,正在观看演出的我,忽然觉得腮边有湿润的东西在悄悄的滑落。
“不忘初心,与爱同行”是这次残疾人专题文艺会演的主题。虽然平时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残疾朋友的演出,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么近距离的观看,对于我来说还是第一次。无论他们歌曲,舞蹈,器乐演奏,还是杂技,变脸,书法等,即有现代时尚的元素,又有历史文化的传承。每一个节目都紧紧扣动着人们的心弦,不仅给人们带来了难得的艺术盛宴,更重要的是,它就象一股清澈见底的山泉,涤荡着人们的心灵,启迪着人们的思维,给人们带来一股奋发向上的力量。
虽然已经过去好多天了,但他们那激情澎湃,精妙绝伦的演出,那激荡人心的场景和画面,却仍然余音袅袅的回响在我的耳边,展现在我的眼前,深深地撞击着我的心灵。通过节目介绍才得知,原来这个艺术团是由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获奖演员,残奥会世界冠军,特教学院毕业的大学生等组成的。曾多次获得中宣部,文旅部的表彰,有些演员还出访过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些节目还参加过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向幸福出发》等栏目,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赞赏。
虽然平时和残疾朋友打交道不多,但在无意之中偶遇的两件事,却时常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泛起层层涟漪,使我终生难忘。
几年前,因有事去北京,在观看了慈寿寺的古塔和附近的美丽风景后,我便沿着北边的小道由东向西走。刚走了不一会儿,忽然听到“吧嗒,吧嗒”,竹竿敲击地面的声音从后面传来,我马上下意识的在路边驻足,准备给后边的人让路。正在这时,我看到一个穿戴整洁,干净,时尚大方的年轻女子,一边用手里的竹竿一左一右的点击着地面,一边稳步的向前走着。她长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只是眼球稍微有点异样,如果不仔细看的话,跟本看不出她和明眼人有什么区别。
就在我愣神的一霎那,她已经从我的身旁稳步地走过去了。前边十几米远有一棵大树,树底的左边是向前继续延伸的通道,右边有几级台阶。当年轻女子走到这个接点时,大概感觉到竹竿所及之处,两侧高度有点不同,她稍微迟疑了一下。恰在此时,一位穿着红色短袖衫,手提方便袋,行色匆匆的中年男子,碰巧走到了她的身边,只见他和女孩交谈了几句,便顺手拿起了竹竿的另一头,然后就牵起女孩继续向前走。
这一幕,就发生在我的眼前,就在一瞬间,把我这个无意之中的旁观者,实实在在的愣住了。因为这不是屏幕上的特写镜头,也不是凭空想象的画面,而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那根竹竿已经不再是一根普通的物品,而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以诚相待的一条闪光的纽带。不必什么豪言,也无需什么壮语,竹竿两端所牵出的是坚实的步伐,是朴实,友善,关爱和温暖的大爱。
路的左边是一个小区的门口,侧门是迂回型的通道,只见男子把女孩送进门口后,便匆忙折回来,然后快速穿过马路,从道路的右边继续大步往前走了。望着那个渐渐远去的 ,忙碌奔波的身影,此时的我已百感交集,任何语言都难以描述我当时的心情。虽然那个中等身材的男子,在我的目光所及之处已渐行渐远,可是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却是那样的高大、魁梧 、挺拔,真的是“须仰视才能看得见”。
今年夏天的一次偶遇,是我和残疾朋友又一次印象深刻的接触。因为对书法有很大的爱好,并且已经临摹和学习多年,七月份我们建了一个工作室。经过几天紧张忙碌的工作,房子已收拾停当,出去吃了点晚饭后,便匆忙往回走。借着从房间里射出来的灯光,我看到有一高一矮两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已经在我们工作室的门口等待。真是觉得有点过意不去,我抓紧时间开了门,嘴里说着“请进”的同时,顺便伸出右手示意他们先进门,他们也很客气地做出了同样的回应。
进屋后他们一边观看墙上的书法作品,一边点头表示赞赏,和他们说了几句话后,发现他俩没有太大反应。当我看到他俩在用手比划时,心里全明白了,原来他们是听不见声音的。不一会儿,那个高个年轻人便拿起笔来,用书写的方式和我交流,同时他打开自己的手机相册,把写的书法作品找出来给我看。我看到他临的是柳体,并且还是很有柳体的风格和特点的。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面对面的和聋哑朋友进行交流,非常遗憾的是自己不会手语,要不然的话,和他们的交流会更加顺畅一些。但不管怎么说,能有这样的机会,也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观看了一会后,他们便准备离开,走到门口时,我顺便说了一句欢迎他们以后再来的话。可能从我的表情和口型中,他们意识到我说话的含义了,走到门口的大高个又返回来,用手指了指自己的手机,毫无疑问,他是想加一下微信好友,于是我很高兴的进行了添加,随后他们便挥手告辞了。
几分钟之后,和我们邻近的一个姐妹,慌慌张张地跑到我们的工作室,有点气喘吁吁的对我们说:“快到我们这里来看一下吧,有俩个陌生人过来了,和他们说话他们也不搭理,只是到处看,看着不像是好人,我们准备打110了。”看着她着急,惊恐的样子,我已经完全明白她说的是谁了,我赶紧安慰她说:“不要紧,他们不是坏人,他们只是耳朵听不见,不会说话,你放心就是。”听了我的话以后,那个姐妹才如释重负的回去了。
不一会儿,我看到手机上有高个年轻人发过来的信息:“你好,刚才我到你的店旁边邻居家的店里,那个女士说了什么,因为我听不见,她们都误会了。”我接着回了信息:“嗯,知道了,刚才她过来,我已经和她说了,没关系的。”“原来如此。谢谢你了解。”大高个马上做了回复。 这件事情虽然已经过去好长时间了,但我的手机里一直保存着这些信息,有时候偶尔翻手机看到时,心里总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有时候,我常常会情不自禁沉浸在遐想的时空里, 想的最多的,自然是我们地球上最富有智慧的生灵——人。凡是有幸来到这个世界的人,都是上天对我们最大的恩赐,每个人都享有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一切权利。当最初来到这个世界时,大部分人的身体都是比较正常和健康的,但总还是避免不了,有一小部分先天性的,或者后来由于意外,或特殊情况所造成的身体有缺陷的人,来和我们大家共同分享这个多姿多彩世界。
在那个特殊的群体中,无论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还是卓越建树的大人物,都以他们自身的人格魅力,对这个平凡的世界,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上帝给他们关了一扇门,但却给他们打开了另一扇窗,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非凡成就的他们,真的是不胜枚举。
譬如出生在我们县小山村的丁二伟,童年时因意外失去双臂而造成身体残疾,但他却以超出常人的百倍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大学。他不仅多彩多艺,而且还获得了世界残疾人长跑比赛的冠军,被大家称为“失去翅膀的雄鹰”。中央电视台的多个栏目,都对他进行了采访报道,成为现实生活中,被大家所广泛赞誉的励志典范。

那个19个月时因为严重的疾病,而造成又聋,又哑,又看不见的海伦凯勒,也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凭借着坚强的意志考入哈佛大学的拉克里夫学院,她拥有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情操和隽永深沉的爱心,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成为了享誉世界的著名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并且荣获了“总统自由勋章”和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美国十大偶像”之一。
她是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给世界带来光明的人。她写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举世佳作,更是从心底里表达了对生命的珍重,对生活的爱,对人们的美好愿望和祝福。在她的愿望中:“第一天,我要看到那些好心的,温和的,友好的,使我的生活变得有价值的人们……,你所看到的每一件东西,对你都是那么珍贵、那么亲切,你目光将包揽那出现在你视线之内的每一件物品。最后,你将真正看到,一个美的世界在你面前展开……。”每当读到她这些发自肺腑的人生箴言时,一股莫名的感动,总是会情不自禁的涌动在我的心底,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而她的这些愿望,不正是我们每个人所经历和期盼的吗?
记得有篇文章中曾经说过,衡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不仅是经济有多发展,科技有多先进,更重要的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我觉得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人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载体,只有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关爱,在别人陷入困境时,能够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奉献出自己的爱心,那么那点点滴滴的星星之火,定会形成燎原之势,来映照着广袤无垠的大地,来温暖着美好的人间。
和煦温暖、沁人心扉的春风,早已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大地上传播开来,愿我们以一颗友善之心去对待别人,去尊重别人。尊重是一种很大的修养,在举手投足之间,就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品行和素养。期待着生活在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够携手同行,共同分享,共同拥有永恒、美好的春天。
作者简介:王瑞华,中学高级教师,曾在多家报刊和网络平台发表作品并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