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人
早上好👌🏻 [玫瑰]
各位老师好,不负韶华,一起畅游文字海洋,用你的诗心续写诗画,请诗心斋微型诗社编辑部老师们挥刀改写
〖诗心诗画〗第十三期:
老街
文/馨儿
掀开蒸屉 日子愈加滚烫
几多心绪起伏 被
躺椅上的鼾声 轻轻盖住
下期出题老师:惠风
本期截稿时间2020年12月8日晚

修改一:
老街
禹琴/黑龙江
往日的恢宏已是断壁残垣
听不见各种叫卖声
只有高挑的酒幌独自威风
构思过程:一条古老的街道,碧瓦青砖颓废残破,屋檐像老人脱落了牙齿,脚下坑坑洼洼,那些曾经的雕梁画栋和宫格式的窗棂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骄傲,狭窄的街道再也听不到各种叫卖声,只有那个高挑的酒愰还在招摇,真的是酒 香不怕巷子深,老街从兴到衰,演绎着时代的变迁。在现代化的高楼广厦衬托下,显的那样寒酸,它记录着历史的久远。
修改二:
老街
李登科/河北
缀满补丁 趔趄着从民国走来
漏风的牙吐不出一缕旱烟
独自猫在夕阳里 反刍
感悟:老街,就像一个走向夕阳的老人,一脸沧桑,伤痕累累,扶不起当年的辉煌。
修改三:
老街
嘉平/辽宁
青苔着意留痕
溢满那年孩提笑语
窄巷 小烧唠长兴衰的话题
砍诗醒悟:不是人人心中都有一条老街,老街是只有走过来的人独有的记忆。我的老街,如石阶上的青苔 ,留存着调皮的童年,小酒馆里,父辈的心事都溢满在一壶小烧里。
修改四:
老街
新茗/山东
大铁锅从早到晚 咕噜好日子
有个卖冰糖葫芦的奶奶
童年尾巴 香甜着记忆
馨儿老师的这首《老街》写得很有意景,整体效果色、香、味、俱全,最后用鼾声盖住!把对老街的怀念和人的悠闲描写的淋漓尽致。我改动,感觉不知怎么下手了呢,还是依照自己的内心去写吧。想了半天也没馨儿妹妹写得出味呢!
修改五:
老街
惠风/安徽
时光通道已关闭
一根青藤爬过逼仄的黄昏
拼命 往外挤
自我构思:老街一直徘徊在保持原貌和追赶潮流之间;就像一个人的思想,再保守,也会被新鲜的事物吸引。
修改六:
老街
海天纤尘/北京
快递扣开狮头门环
沧桑的脸 接过
大洋彼岸温暖的孝心
学诗体会:诚如新茗所说,馨儿的诗色香味俱佳,很有味道和意蕴,老街退位为背景,蒸屉、摇椅为老街代言,诗意的烟火气,妙!谈不上改了,仿写一首拙劣文字吧!
修改七:
老街
王海云/山东
“热豆腐喽!”
一声吆喝 唤醒沉睡的孤寂
“吱呀”从门缝探出满脸褶皱 涂画沧桑
改题思路:岁月沧桑,老街虽然没有了昔日风采,但依然屹立风中。不离不弃的老人坚守着老街的孤独,细细咀嚼丝丝记忆!
修改八:
老街
湖/长沙
掀开蒸屉
几多心绪滚烫
买卖亲和 风雨恰似鼾声
湖改:原诗作,生活气息细腻安祥。现实中,老街小巷热闹,有的东西非要去老街才有买。老街有历史,有故事,有回味。原作第一句和第三句是描写景象,第二句是自己感受。而表达自己思想感受恰恰又在一三句的景象里。怀念老街,和睦的邻里与繁华,用蒸屉、滚烫、鼾声、等词声(形)并茂。盖住两个字,也是巧用,回炉到第二句,指平复心情。
修改九:
老街
雪儿/黑龙江
隐约可见的标语
讲述着岁月沧桑
百年酒馆 醇香未改
改诗思路:延续原作的思路,立足展示老街的民俗,情浓。抓住老街墙面上标语和老酒馆两个具象,阐述老街虽然历尽沧桑,但民俗未改,酒香依旧。暗指民族气节从未改变。
修改十:
老街
毛虹/湖北
“爆米花啰”
孩童哄抢 欢声过后
独轮辗过的辙印 绘成阴阳
改诗思路:童年的记忆,带着质感的温度,浓缩于心深处,过滤浮世的繁华,耐人寻味的黑白画卷,让人感受到岁月的静好,这是生活的暖意还原成生命的本真,简单,充实、古朴,却感性。沧桑,却温暖。
修改十一:
老街
清雅神风/陕西
揭开蒸笼 日子愈加馥郁
几多回忆曼妙成风景
徘徊在青石阶上
修改理由:原作以细腻的文笔从侧面描绘出老街十足的烟火味,含蓄委婉。以馥郁替换滚烫来表达生活的美好程度,紧接着通过回忆抒发感慨,借徘徊来表达依依不舍的情怀。一个小店就是一副栩栩如生的风景,也是老街的缩影。这种情境只能在回忆里品味。
修改十二:
老街
常青/山东
古井 石碾 巷口
空巢 留守
翘首
感悟:怕把馨儿的诗给改瞎了,没敢动。谈点个见吧!每次回家,老街的古井、石碾依旧在,乡音无改,鬓毛已衰。拐进巷口,来到空巢。
留守的老爸冬天也不愿离开自己的家门口,到供暖的儿女家享受。可听得我们回家的消息,又总在村头翘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