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东区:顾建龙 报道
今天是2020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的83周年,也是第七个国家公祭日。早上8点,东望集团江苏无锡江阴心连心课堂的全体志愿者,怀着沉重的心情在课堂举行悼念祭拜活动,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表示深切哀悼。


首先由袁小镰老师给大家做大课分享,他沉痛讲述南京大屠杀惨案经过。南京大屠杀发生于1937年12月,当时日军占领了上海过后,随后往南京进攻,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因为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没有进行全力抵抗,南京城失守了,12月13日,日军占领了南京城之后进行了疯狂的屠杀,持续时间达六周,屠杀了我中华同胞30多万人,出现了很多的万人坑,南京城到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有的被枪杀、有的被刀砍死,有的被活埋、有的被烧死……

南京大屠杀不是一个城池的灭顶之灾,而是一个民族的浩劫,她是中华民族历史深处无法忘却的伤痛,没有可以被忽略的历史现场,没有可以被抹掉的另类说词。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多万生灵惨遭杀戮,在文明历史上留下了最黑暗的一页。

袁老师大课分享过后,其他的志愿者也纷纷上台分享,发表深切感悟。南京大屠杀过后,从1994年开始,江苏省南京市政府在每年12月13日举行哀悼仪式,包括撞和平钟敬献花圈,但这些只是在地方层面。2014年2月17日,中国第12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公祭是对深重灾难的深刻牢记,是对民族尊严的坚决捍卫,是对人类和平的立场表达,这样的国家叙事姿态,既是对历史的传承与判断,也是对现实的表达与坚定。当然,这不仅仅是一个国家以民族的历史痛点,传达对民族记忆的唤醒,表达对国际秩序的姿态。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公祭则是在历史痛感中砥砺前行。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一个因忘记历史,而灵魂生病的人,是难以在历史演进中探幽出成长之路,对一个国家亦是如此,背负着历史记忆中的痛感,并不是要刺激和培养仇恨,而是要在历史的敬畏中,朝着一个好的目标坚定前进。

再次悼念死难同胞,铭记苦难历史,不忘国耻,牢记苦难的日子,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