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作者:欧阳如一(中国)
本期主编:丰车 (海外)
图片来自作者

长篇系列历史小说《周颂·大周兴起》
第十一章:三大国策
——欧阳如一
龙虎会的第三天,太子历去向帝乙告辞要去殷都赴任,被帝乙留下来开了一个更高级别的会议。
魁伟的帝乙走下高高的龙椅,与众卿席地而坐,声音也格外亲切,说:“寡人此次亲历龙虎大会,既震慑了诸戎,又笼络了七国。”他看看坐在角落里的周太子历:“可我大商有更重要的事情还没解决,今天寡人请的都是子姓宗亲和内服官员,大家可畅所欲言,会不须多,要一议而定乾坤。”
太子历看了看参会者。商国的官员分“内服”和“外服”,内服官员在朝中,外服官员派驻在诸侯国;内服官员又分“内廷”和“外廷”,其内廷是决策层,分为“相”、“保”和“尹”,叫“三公”;其外廷是执行层,分为“师”、“司”和“正”,称“九卿”。此次会议商国的三公九卿都在,足见其规格。
帝乙说:“第一个议题:怎样才能让全天下都用我商国的货币。少师比干,你先说。”
在一个月前,还是公子的姬历问父亲:“公父,怎样才能让关中七国统一货币?”
公亶父惊讶地看着自己的三公子,他怎么会有这种想法?说:“儿呵,此事孤也想过,首先得让各国的利益一致。”
“那怎样才能让各国的利益一致?”
“这个嘛,很难,技术倒好解决,只要各国愿意统一铸币并且严禁伪币。”
公子历说:“关键是要认识到统一货币的好处。”
少师比干起立,他是帝乙的庶弟,分管宫廷事务,他说:“陛下,统一货币有以下好处:一,避免了各国乱造货币冲击‘国币’,倘若币比铜贱,经济就崩溃了;二,把铸币权归于大商,铸造多少销毁多少大商说了算,就控制了天下的财富;三,有利于税收和贸易,避免了巧取豪夺;四,有利于稳定物价,让贵族公卿与士子百姓都能过上稳定的生活。”
帝乙对比干又是欣赏又是讨厌,说欣赏,他确有才具并且忠君爱国;说讨厌,他满口士子百姓不是在收买人心吗?问:“你有什么办法把铸币权归于大商?”
比干用眼光征询同僚们的意见。
有人说:“只要天子下诏,废除旧币,兑换新币,违者毁其国,夷其族,杀其身,没其产,安有不从?”
有人说:“须对各国的实力进行统计,按比例分配新币,不然国有富穷,人有贵贱,怎能心悦诚服?”
有人说:“实力如何统计?不如控制市场,必须以货物交换新币,再以新币购买货物,如此,新币通行。”
有人说:“这是强制换币,天下必反。”
有人说:“商军强大,造反何惧?”
帝乙认真听着每个人的发言,这个“工程天子”居然对经济问题也感兴趣,却理不出个头绪,问太子历:“畋卿有何办法?”
太子历知道自己属于外廷官员中“正”的级别,算九卿之一,却地位最低,又与子姓非亲非故,起身道:“小臣愚钝不知。”
帝乙对比干说:“你说说如何实行?”
半个月前,长兄太伯、二兄虞仲也问过太子历同样的问题:“三弟,既然统一货币如此重要,如何实行?”
太子历说:“二位兄长,只要说服父亲举全国之力收购关内的粮食。”
太伯不解道:“豳国是个穷国,收购关中的粮食都勉强,岂能收购关内的粮食?”
太子历说:“因为隔着函谷,商国的粮价不影响关中。”
太伯问:“是屯积不卖造成粮荒?还是伺机抛售赚上一把?”
太子历说:“都不是。”
虞仲似乎明白了个中道理,说:“粮食倒是战略物资,特别是在灾情或战争爆发之前,可大规模收购粮价必涨,只怕我国的财力不支。”
太子历问:“假如只在关内秘密收购一两个品种,比如谷子,会怎么样?”
太伯思忖道:“缺少谷子,其它粮食也会跟着涨价,粮食一涨与之相关的肉、禽、蛋、乳、酒等商品也会跟着涨,就可能会掀起一场涨价风波。”
虞仲说:“三弟是不是想以粮为兵?”
太子历神秘道:“另有用途。”
在龙虎会上,比干侃侃而谈:“如今天下货币五花八门,有用盐币的,因为盐是人生存之必须,可是盐极易走私,不好保管,盐币很好制作,盐币破产;有用贝币的,那是一种特殊的海贝,不易取得,以为能杜绝假币,后来发现了大量海贝,贝币贬值;有用铜币的,可各国相继发现了铜山,纷纷铸币,弄得币比铜贱……只有大商能统一货币,以天子之信,但若让人们自愿兑换,还得以粮为本。”
帝乙看看这个辅助过两代天子、参政四十年、在朝中根深蒂固的弟弟,不用他吧,贵族和公卿只懂花天酒地和打打杀杀,没一个懂经济,在国内的五大市场使用“关币”就是他的主意,让“商币”免受了“方币”的冲击,天下通用商币只是时间的问题。用他吧,他总是与大商的国策相违背,就是以战争来发展经济,这是最大的买卖,有时是无本生意。却问:“以粮为本?难道用粮食来交换其它商品?这不又成了以物易物?”
比干说:“假如大商能保证粮价稳定,就能保证货币稳定,新币才能自愿流通。”
帝乙冷笑道:“粮食向来丰收就贱,欠收就贵,国库要用多少金钱来平易粮价?”
比干说:“这就是天子应做之事,通过籴(dí)米和粜(tiào)米——国家在粮食丰收时高价收购,在市场缺粮时低价售出;高价收购保证了地主的利益,低价售出让穷人得以苟活。稳定了粮价就稳定了货币,也稳定了民心。”
帝乙又看看比干,最近群臣都在呼吁立储,他也感到应当安排百年之后的事情,可他一直在四个人之间摇摆:庶长子启、嫡公子绶、胞弟箕子、庶弟比干,现在看来决不能立比干,他一继位就会改变富国强兵的基本国策。就对众卿说:“我商人也是个重商的民族,先祖王亥就是通过贸易强大起来的,低买高卖天经地义,此法断不可取。”
三天前的那个晚上,太子历单独和姬山谈话,说:“你回去告诉公父,周国一定要稳定粮价,高买低卖,无论年景,宁可国家亏空。”
姬山不解道:“低买高卖天经地义,这能行吗?”
“六国可能会以为我们疯了,可只有这种方法才能推行新币。”
“只有这种方法才能推行新币?”
“对,国人要买我们的粮食就必须用‘周币’,国人用周币就必须把他们的物产卖给我们,拿到周币再去买我们的粮食和其它商品。”
姬山拍手道:“哈哈,以我们不变的粮价为诱饵,就能吸引关中百姓来交易,换取周币,就会形成一个很大的市场——周市,我们用在周市上赚的钱补贴粮价,就能吸引各国的人使用周币,这会不会与诸侯的利益有冲突,父能同意吗?”
“他会同意的,只要你告诉他,只有关中七国统一了货币才会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这才是公亶父的最高理想,却一直不敢说,因为进入周原都是惊天之举,安敢隔函谷与商分治?姬山忍不住大笑,说:“太子,天人也,天下只此一人也!”
中午时分,龙虎会移到了用膳的营帐里开,帝乙脱去冠冕,与臣子们围着一张圆桌而坐,这种桌子的特点就是不分尊卑,他真是个平易近人的天子。餐桌上摆满了各国进献的美味,摆出了天宫的造型,还有奇花异草珍禽野兽,让人不忍下箸。 比干对自己的货币策略做了最后阐述:“陛下,诸位公卿,试想,假如有一天你们的金钱突然作废会发生什么事情?会出现暴乱,商铺会被抢劫,国库也不能幸免,严重了军队会叛乱,宫廷会政变。怎么才能让人们相信新币呢?就是拿旧币买粮食找回的是新币,而用新币买粮食不涨价。粮食不涨价其它商品就不会涨价,人们手中的资产就不会减少,币制更新才能成功。要算大账不算小账,国家对粮食的补贴是有限的,补贴到新币兑换完了为止。而一但天下都使用新币,我大商帝国的利益却是无限的。”
太子历看见坐在对面的帝乙已经动容,他想象若是公父一定会当地拍板说:“此事准奏。”看来自己遇到了明白人与对手,周国的币制改革已经胎死腹中。
这时候主管掌粮食收藏的“啬”算了一笔账,说“启禀天子,旧币换成新币至少要用三年,也就是少师说的粮食补贴至少要三年,以目前国人消耗的粮食和市场价差计,估计国家要损失一年的税收。”
这也太划算了!可太子历看见英明的帝乙阴下了脸对比干说:“兑换新币要用寡人一年的税收?亏你想得出来。好了,我们讨论第二个话题,怎样才能保证国家的税收。庶长子启,你先说,各位多是长辈,可先吃着。”
庶长子启就是微子,他起立道:“陛下、各位公卿,大商进入当代,国土占天下之三,物产占天下之四,军队占天下之一半,官员是各国官员之总和,一个稳定而又持续的税收就是其保障。”
在来的路上,太子历问:“姬河,我国人少田薄,又无工商之利,如何才能保证税收?”
姬河忧愁道:“太子,我国几无税收,姬氏各部就是因为这个才归于公父麾下的,收与不收,收多少合适,公父也没主意。”
“那有没有百姓负担不重,国家收入又不少的办法呢?”
“应当有吧?就是国家一定以薄税轻役,就好像放水养鱼,只有民富才能国强。”
太子历笑道:“好一个民富国强,姬河,你是个生意人。”
在龙虎会的午宴上,微子说:“我认为税收的原则是国家收得不少,百姓又感觉不多,就是要把量做上去。”
帝乙看了看自己的庶长子,此子一出生就有龙凤之姿,他喜欢;相士说此子有尧舜之相,尧舜是什么东西?他不喜欢;此子从小就跟随他出入朝堂,有很强的办事能力,他喜欢;此子接受了叔父箕子和比干的仁德思想,他不喜欢;此子在兄弟姐妹面前很谦让,他喜欢;此子的母亲出身贫贱只是个侍妾,他对他想喜欢又不能太喜欢;可此子凡事总有独到的见解,这让他又喜欢又不喜欢。
微子说:“目前我国十税抽一,徭役和各种摊派无算,税收确实太高了,这就出现了大量逃民和倒闭的商户。”
众臣都停下筷子看着他们的天子,此处应当有呵斥声,却见他们的天子饮下一口酒说:“大量逃民和倒闭的商户?你有何办法让税收不减城市又繁荣呢?”
微子说:“就是不收税而食盐专卖。”
“不收税……而食盐专卖?”众臣说前半句话时好像从一座高山上滑下来,好险哪,说后半句话时才感觉双脚略微落地,原来微子有办法。
微子说:“首先,每个人都得吃盐,它是比粮食还重要的战略物资。”
有人说:“可是用量太小了。”
微子说:“不是用量太小,而是售价太低,可是杜绝私盐实现食盐专营价格就会大大提高。”
有人说:“如今山西有池盐、山东有海盐、巴蜀有井盐、漠北有湖盐,如何才能专营?”
微子说:“以前曾经有过‘盐币’,说明食盐能被控制和管理。”
掌管税收的“助”又算了一笔账,说:“就算盐价涨十倍好了,以我国目前的人口和用盐量,每年食盐的售价不到税收的十分之一。”
微子说:“以盐代的税叫‘人头税’,这对那些有钱的人不公平,公侯与商人应当按资产上税,我的办法是……”
在来的路上姬河问:“太子,按人头上税会不会苦了穷人,便宜了富人?不利于用人多的生意,有利于用人少的生意?”
太子历说:“真聪明,我还有另一种办法——‘年税’,以前一年国家的税收为基数,每年增长百分之一,分摊给农工商户和贵族,对他们来说涨幅不大,我对国家来说增幅不小,最主要的是便于管理。”
姬河说:“这么说我们不但要大量收购粮,还得大量储藏盐?”
太子历笑道:“那你就是个奸商。”
帝乙耐心地听完他的庶长子的话,说:“这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呀。寡人建立了一个庞大国家,你知道每年要用多少钱?寡人招募了一支强大军队,你知道每年要用多少钱?寡人修建宫殿、陵寝、道路、城池,你知道每年要用多少钱?寡人还要养活上百个嫔妃和无数子女,你知道每年要用多少钱?”他把脸一拉:“竖子不与为谋!”
太阳落山的时候太子历从营帐里走了出来,龙虎会开得很好,今后他要多多参加这种会,也让公父召开这种会,周国在国家管理上也与大商相去甚远。他大大地伸了个懒腰,里面刚刚讨论过第三个议题:如何对外用兵。太师箕子一张嘴就被帝乙一顿训斥,说:“你们三个,什么商国三杰?简直沆瀣一气。”然后就颁布了用兵计划,只针对淮夷,他一言未发。
太子历对姬河说:“如果有一天周国强大了,不因为我们做对了,而因为对手做错了。”
姬河心想:“周国在太子的手里肯定会强大。”一扬马鞭:“驾!”

作者简介
欧阳如一,规划师、建筑师、作家、诗人。
创作了大量文学,包括小说、诗歌、电影剧本等,近作有:
一、长篇小说
1、长篇系列间谍小说《天生间谍》
2、长篇系列情感小说《生死恋》
二、自由诗集
1、自由诗集《我的神》
2、自由诗集《大海,我的爱人》
三、长篇史诗
1、长篇史诗《大航海时代》
2、长篇史诗《周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