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井冈山,我来了!
文/菩提树
竹立山坳向天冲
根深杆粗合抱升
华学家人乐苦行
再攀井冈山外山
走的是山路,唱的是红歌。草叶零落碾成泥,再把精神赞。为了能更好地主持自己的人生剧本,千里万里,只为内外兼修。让生命从前半生的量变到后半生的质变,希望我永远是那个有能力来绑定高度而成为那个不断成长中的人。
2020庚子天动地,我的旅行年,跟着日月环山跑,众人居家我独行。美善一江水,无处无不在!
金秋九月重游山西,面对壶口瀑布气势磅礴的黄河,播放了我诵读的三木秉凤老师的现代诗《黄河,母亲的眼神》,初冬十一月,为了追求永恒,又与一群有红色情怀的人,一路高歌,攀登了江西井冈山。
笃学笃行在路上,研学之旅道无形。
一生最享受的是坐在台下听道、学道、布道。那种放空归零,灵魂升起,与天地融合的状态我真的很需要。
2020.11.24乘着巴车,在山坳里穿行,出没山水十八弯,历经近一小时,来到井冈山革命圣地茅坪红色讲习所。我们的学习开始了。对接课程内容,梳理我的前半生也同步启动。经典传承,诗情画意,徒步苦行,义工精神,这四个板块内容给了我一个最好的自我评价体系。做最正确的事就是在正确的轨道上,能始终在道上来完美着生命,这不仅仅是智慧,它更是德才兼备,习惯模式,格局层级的使然。养天地正气,做千古完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只为把人性中最美最善最真的东西唤醒,让我有能量、有智慧来面对生命状态。感恩给予我一切经历、阅历的天地万物。

在活动中成长是真正的成长,在体证中升华才是成长的最高境界。
2020.12.2,华学232期69名学员,参加了时限8个小时21公里的徒步苦行——重走长征路,再上井冈山。
天公做美,朦朦细雨陪伴左右,增加了体验情境的真实性。攀爬的是泥路,追赶的是欢笑,坚定的是信心。当爱国爱党之情再次被点燃,学员们不约而同地唱起红歌"映山红″:……若要盼得红军来,岭上开遍映山红……我们在"诗情画意″小分队担任政委,我们冒雨准时在18:00时前到达茅坪村,获得团体笫一名。
在座谈分享会上,有这样一段话:“真正的高光,不是刻意打在身上的舞台C位光,不是别人因你的位置与特殊的职务而笼罩在你身上的人工光。真正的高光,是一个人经历千锤百炼之后的人格高度,是历尽苦难之后依然保有一颗高贵的赤子之心,是一个人高度自律之后灵魂散发出来的香气,每一个有理想有志向、对生命有追求的人,都可以炼成有高光的人。”生命的不同源于志向的不同,格局的不同,还源于追求永恒的高度不同。当一个人的心量不是小家而是大家的层级,你所经历的苦难将是助推你成长的试金石。
《庄子》有曰:“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此文大意是物之有形,人皆知其用,然而无形部分方为真正“大用”,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有形之用皆为小用,故“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红色之旅,井冈山精神,不是说出来的是走出来的,是用英雄的精神讲出来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沧桑显魅,泪洒雄天。力拔山河的大志弘愿。这就是无形之大用矣。
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我遇见了让我能成为自己的那个“方向”。当“风雅颂集天下文章于一身 思沉浮揽人间智慧如玉字”唤我从梦中醒来,我就再次验证了我在寻路中已经走在了当走的道上。
走的是山路,磨炼的是意志,在落差中体证,在生命的拐点处,我真正认识了自己,找到了方向。感恩大自然的无私奉献,感恩太阳、月亮、空气……的大公无私,感恩我们的祖先智慧的传承。上善若水,水利万物,再出发的维度,再攀登的高度,我找到了。井冈山,我还会再来!

、
作者简介
菩提树教育工作者。喜欢诵读和文字,喜欢用声音守护着童真,用文字丈量着世界。亦喜亦忧,在文字里寻道,提升意识能量的自由度,明明德而至于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