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桑榆文学副刊《都市头条版》第一期

当歌声响起
李海岩
“那夜的雨,也没能留住你,山谷的风,它陪着我哭泣,”当王琪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在大街小巷响起,从城市到农村,从大人到孩童,从青年人到老年人,都能哼唱到陶醉,令人瞠目,那旋律和歌词完美结合,令人情不自禁地走进歌曲里,走进那个风雨交加的山谷……虽然驼铃声已悠远,只留下一个凄婉的故事,但是那酒香,那蜜甜般动人的爱情故事,依然牵动着人们心灵。好像丢失很久的心爱之物,突然发现,还在我们身边,一种愧疚自责,油然而生,那纯真的心动,还是如此美妙。

一首好歌,绝不是简单的视觉和听觉的共鸣能够概括的,在我看来,它更像一把万能钥匙,打开了人们纯洁,透亮的爱情之锁,让心灵自然而然的灵动,充满珍爱的情怀。

此刻我觉得,可可托海牧羊人的纯粹的情感,清凌凌的地流出广袤的草原,流向五湖四海,流进人们的心田。人们从喜欢歌曲,到关心人物命运,在心里祝福这美好的情感有个圆满的结局;认为牧羊人的等待,一定会有结果,严冬终将会过去,春天必定会回来;当草长莺飞的季节,歌声会由远而近的……
人们心底的呼唤,就像音乐的和声一样美妙动人!

歌里的故事并不复杂,那高级的简单,却如此强大的感染了人们极其敏感的情感世界。原来在人们心底都有一个温存善良可爱的爱情情结,发出对纯真爱情的呼唤,那就是最美妙的和声吧!
歌曲亦然悠扬,不知那浓浓的蜜香,何时才能回归到草原?回归到每个人的心里?

作者简介
李海岩:一代知青中的一员。
最早的写作是在煤油灯下写的日记。
最得意的事是15岁时,为自己改成了现在名字
1982年在长春日报发表小说《两颗纽扣》
最幸运的是33岁时考进新闻单位,做了编辑当上记者,圆了自己爬格子搞写作的文学梦想。这期间创作文艺专题,新闻专题数百部,有的获得省市,国家级奖项 。
最欣慰的是知遇桑榆文学社,让心灵找到了温暖的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