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备课应该是教师走心的思考,这种思考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有些老师喜欢在书本上写写画画,做一些批注,有些老师喜欢做成课件,思考优化教学流程,有些老师喜欢记一些简单的笔记,提示课堂的教学要点,虽然新入职的教师需要强化这方面的训练,但是制作成电子教案既能节约时间,又能高效利用和分享,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当我们迈入互联网时代,还一定要固守着纸笔这种最原始的方式,并且用这种近乎清修的苛刻方式徒增老师们的负担吗?这种检查也好,引导也罢,表扬也好,批评也罢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做着漂亮的表面工程,老师们通过手抄教案更深入思考课堂了吗?老师们通过手抄教案更了解学生了吗?老师们通过手抄教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了吗?这一本本密密麻麻的手抄教案,有些是老师们为了应付检查复制粘贴的,有些是为了面子上好看各种颜色圈圈画画的,这其中有多少思维含量和教学智慧呢?这些漂亮的笔记更像是学生年代不会学习的孩子只知道把老师的板书抄写得工工整整一样,只是看上去很漂亮,对学习,对提升,毫无意义。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更应该改变教育,诚然,纸笔的意义深远非凡,人类数千年的文明都是这样传承下来的,但是当我们有更好的工具可以替代纸笔的时候,这未尝不是一种进步,教育更应该走在进步的前沿而不是固守着旧家当止步不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