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段永铭(内蒙古)
主编: 火凤凰(海外)
茹悦 (旅俄)
文学顾问:婉柔(海外)
编辑: 海外华人文学
图片: 昵图网
段永铭:公元1948年元月19日农历丁亥年腊月初九生于河套平原中部旧日的狼山县境内一個俗名叫:“天封西钉锅匠圪旦”的小村落。后搬迁到五原县原民族乡兴丰大队一队定居。
16岁因家庭变故辍学回乡务农。到1985年用自学的瓦工手艺外出打工。(一直在五原街上搞建筑)
1992年重返田园生活。从2010年因病丧失劳动能力至今一直赋闲在家。

《草原女儿》
作者:笔墨留芳段永铭
一九七五腊月初九,这个冬夜特别的冷,连星星都闪烁着寒光。
大山里一座破旧的土房里,昏暗的煤油灯疲倦的发着的光。乌力吉蹲在不冷不凉的灶台旁,不停摆弄着他的烟袋,一口接一口的抽着。偶尔的叹息似乎是在抒发心中的郁闷与无奈……
转年正月二十六,位于中蒙边境一个称为夏布格滩的地方,打杂工乌力吉,清扫着院子里的积雪,太阳冉冉升起,天地一片洁净,树上的几只麻雀被乌力吉的扫雪声惊扰喳喳飞起,欢快的起舞追逐。他停下手中的营生放眼望去,顿觉神清气爽,大自然的美景、人与动物的和谐安详、草原真是个天有多大就能让人的胸怀有多大的地方。
远处的孩子们陆陆续续背着书包由远而近,一个个冻的红扑扑稚嫩的小脸蛋儿上,鼻涕眼泪擦都擦不干净。乌力吉一把拉住其中一个
孩子说:“这一个个的真让人心疼,乖,让叔叔给擦擦鼻涕。”孩子挣扎着反抗,拳打脚踢,挣脱后飞快地跑走了。乌力吉用深情的眼神望着孩子的背影,十四年了,儿子巴图也十二岁了。想想也是,男人成家后才会觉得日子过的充实,老婆该子热炕头。
正在此时,放牛的邻家兄弟达赖,连跑带颠地招手高喊:“乌哥
,你三姐回从农村给你抱回一个四十五天大的小婴儿,你赶紧去看看吧!”乌为吉愣了神,质疑自己是否听错了,把手中的掃柱放在下,撒腿就往三姐家跑去,平常不远的路程为甚此刻却用尽全力跑,还跑不到呢?“三姐、三姐!”喊了两声推门进去,一眼就看到炕中央的小棉被、小枕头、蒜头大的小人头
,立马上炕要瞧个仔细。三姐一把推开他,“你身上冷,寒气欺人,小心凉着孩子。”乌力吉激动的语无伦次:“三…姐,给…给我的?让我看看,让我抱抱!”看着弟弟的表情,三姐释然了,自己的弟弟是多么期待他再有个女儿啊。这就叫知弟莫若姐了。
三姐对乌力吉说:“三弟,还不谢谢二嫂,这一路七八天全凭二嫂给孩子喂奶才能顺利回来,为了这孩子,二嫂将两岁的孩子扔在家断了奶,这份恩情你可要记得”乌力吉爬近炕边仔细端详着婴儿,嘴上一个劲的说着:“打今儿起我要好好多干活多挣工分,补报三姐和二嫂
,要好好养活这个孩子,我多想家里多几个孩子呀。”
这个消息也传到了不远处的蒙古包里,乌力吉的妻子其其格正在聆听母亲德德玛的训斥:“你这个没主意的其其格,别遇事就慌了神
,凭什么他那个三姐自作主张给你们抱一个孩子,你们就得接着?咱们有自己的巴图就够了!你不能要
,我看他们姐弟能把你咋样!”
老太太一脸的不高兴。其其格低头不敢言语。跟前的巴图好像听懂了阿爸和阿姑给自己领养回一个妹妹,也想跑过去看看。正要抬腿出门,听到姥姥一声呵斥:“巴图
站住!你要去哪里?我不允许你踏入你那个阿姑家半步,你要是敢去
,我就打断你那两条腿,让你和牛羊一样天天爬着!”巴图闻听后就真吓得不敢出门了,从小到大姥姥就是一家之主,所有人都不能忤逆她,包括姥爷在内。

又呆了十多天乌力吉的二嫂要急着回家了,可这个婴儿却迟迟不能被弟媳接受,三姐也束手无策,
只希望弟媳能被三弟说服,早点儿接回去给喂上牛羊奶,孩子才能活命。在德德玛老太太的干予下邻居们也不敢轻易给奶,只能背地里给偷偷的挤一点儿奶水。乌力吉无法与其其格沟通,只要一开口其其格就摇头,甚至躲回娘家好几天都不回来。一直僵持着。这下可急坏了三姐,此时的三姐悔不当初,真担心弟弟的家庭被自己突如其来的举动给搅散了。
一天巴图溜到阿姑窗下,轻轻推开门,看见一个像猫咪一样乖巧的婴儿在熟睡,顿时觉得很可爱,他想:“这是我的小妹妹,多么可爱呀!”越看越想抱抱,可是他又不敢摸。转身,撒腿跑回家扯着阿妈衣襟,让她一同去阿姑家看看妹妹
。他央求阿妈抱妹妹回家,他要像其他孩子一样也要有自己的妹妹弟弟一同玩耍。拗不过儿子,其其格也不想和丈夫硬到底,说实话,丈夫人挺好,能干又吃苦。这样想着
,便由儿子拉着来到婴儿面前看了一眼。正要转身离开,三姐回来了
。看见弟媳 殷勤的陪着笑脸:“噢
,其其格来啦?快坐下,三姐这就给你端茶,怪三姐,正好回娘家遇上这孩子,也没法和你们联系,就自做主張替你们抱回来了,你可别怪三姐。三姐也是看你俩年龄也不小了,才一个孩子,这正好是个女孩儿,将来你们老了,儿子在外面挣钱,女儿能给你们洗洗涮涮这不是挺好?听三姐的,儿女双全一家子,以后会更幸福的。”其其格一言不发,茶水也没喝一口走了。巴图可兮兮的跟在母亲后面一步一回头的走了。
蒙古包里德德玛老太太又在对其其格大发脾气:“没用的东西!瞧瞧你那个没出息的样子,就你这德行,你能抚养活一个那么不结实的婴儿?你好好连草原的一个羊羔都伺候不活!”其其格小声的对阿妈说:“阿妈,我想和丈夫好好过日子。”巴图躲在阿妈身后不敢看姥姥一眼。
二月初十上午,空矿的草原一座蒙古包里传出激烈的争吵声。本该是高兴的日子,乌力吉一大早请了假去三姐家抱回了这个即将属自己的女儿,越抱越喜欢越抱越心疼,他暗暗发誓,要对她好,要给他最好的。眼里的孩子像猫崽子一样蜷缩在破布烂衫里,甚至都不像一个正常的孩子,悄无声息。想到这里,乌力吉翻箱倒柜找到了结婚时留下的崭新的布料,他要重新包裹孩子。他笨拙的随意撕扯下一块布料,正赶上其其格进屋,看到心爱的布料尽被丈夫撕破,怒火一发不可收拾。一声婴儿哭声传达着求生的渴望,也是饿了的信号。乌力吉震惊之余一把搂住妻子,指着婴儿对其其格说:“其其格快看看我们的小女儿,她是健康的!他会哭
,他要吃奶,他饿了!其其格,往后孩子们交给你,挣钱养家都教给我。”受到丈夫的影响,其其格再次看向婴儿,多可怜的孩子,他比草原上被羊妈妈嫌弃的小羊羔可怜多了,瘦弱娇小。伸手抱起:“乖,
你妈妈不要你,我要你!”巴图等不到放学,提前跑回家,今天他正式和同伴们炫耀,他有小妹妹了。
“阿妈,让我抱抱!让我抱抱!”
乌力吉抚摸着女儿的头发说:“巴图
,从今天起你要和妈妈一起照顾好妹妹。”“阿爸,放心,我每天早起去牧民家给妹妹讨要新鲜牛奶”
小拳头高举一副很坚定的样子。
春暖花开的季节,其其格抱着女儿悠闲的走在羊群附近,绿草、蓝天、白云。自从她家领养了小女儿,乌力吉打杂的学校为了照顾乌力吉一家,把学校的羊群、草场
让给他们来管理皆放牧。这样既解决了小女儿吃奶的困难,也不用按日打杂挣工分,而是一份长期稳定的工作了。
突然远处羊群惊跑,一头白色小牛犊围着羊群找妈妈,其其格学着牛:“哞……哞……”的叫,小牛犊竟然乖乖的来到其其格面前。
一连几天都没有牧民来认领小牛犊回去。
乌力吉想为女儿起一个特别好的名字,真是绞尽脑汁大费一番功夫总算给超了一个“格日乐”名字
。寓意着旭日照草原一生享安乐。
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草原上,乌力吉一家迎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小女儿的亲生母亲和七姐。阳光温馨的照入屋内,五岁的格日乐拉着高过自己一头的铁火钩,满地绕圈追赶乌力吉,嘴里嘟嘟囔囔说着稚嫩的蒙语:“乌力吉、乌力吉,”这是她常常听到的姥姥的口头禅。而乌力吉只为看小女儿那倔犟的样子,由其是举不动火钩却踉跄像似要跌倒的样子更是可爱。常常故意的逗他玩。饭点到了,丰盛的手把肉、奶食、还没吃到尽尽兴,小弟就反复扭捏着,父母看出发儿的情绪,抓紧收拾清理桌面。女儿迫不及待的抱着小枕头爬上桌面乖乖的睡觉。
格日乐的亲生母亲起身告辞,
握住乌力吉夫妻的手:“这一趟来我放心了,自从把九儿送了人,我一直揪着心,怕她受委屈,如今我看到你们夫妻这样惯着她,说实话
,家里那八个都没一个比得上她样被宠爱。”乌力吉拉着他们说:“嫂
子,别走,大老远来一趟不容易,
多住几天吧。”其其格抱起小格日乐,她们头也不回地走了,是满意
?是再次隐忍?其实她们是疼得不敢回头望一眼女儿吧……但凡有几分奈何谁又愿意骨肉两分离呢?

八十年代初,乌力吉已经成为第一批万元户了,精神抖擞容光焕发。一帮称兄道弟的哥们儿一呼百应,在这偏僻边境的牧区人稀地广的地方,有了个体户标的客货两用双排座《北京130》车,有了雅马哈日本汽油发电机,有了娱乐的第一副麻将牌,有了手摇式蝴蝶牌缝纫机。德德玛眯缝着小眼睛喜笑颜开。当初自己一意孤行将女儿嫁给这个男人真是没有走眼,如今这个女婿一口流利的蒙汉语,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他是蒙古族中的上等人呢。其其格如千万家妇女一样,守护家,守护羊群,守护儿女,典型的贤妻良母。每天出门放羊,其其格排第一,白牛排第二,格日乐排第三,最后是被羊妈妈抛弃的小羊羔。儿子巴图也长大了,安排到学校跟着师傅学开车了。一切象征着幸福美满。
入冬的季节一天比一天冷,其其格这次住娘家半个月了。德德玛犀利的眼神扼杀着其其格心中对家庭的眷恋与不舍。“你给我乖乖在家呆着,这个男人是入赘到咱家的上门女婿,由不得他在咱们家做主
。真正的主人是你,放在过去,他就是咱家的一个奴隶,他只能造福于我们,而不是你反过来伺候他们老小!”
格日乐一天天哭闹着要妈妈。
四岁的小弟很犟,每次喊他回来,
他就朝无边的草原飞奔,直到跑累了,直到隐约的能看到房子时他才止步,发现没人理他,他就悻悻而归。或许是饿了,渴了,他自己进屋拿吃的拿水喝,总之不能搭理他。只要有人关心他,他就犟着一去不回头。所以乌力吉就选择性的默视他的存在,桌子上备好吃喝便好。只有这样做,小弟才比较乖,自己吃喝自己睡。乌力吉擦着格日乐的眼泪“乐儿,乖,你是姐姐,多陪弟弟玩,多关心弟弟,乐儿长大了,帮阿爸照顾好弟弟,妈妈很快就回来啦。”
德德玛又一次冲其其格发威了
“妳这几年是怎么过的,就妳平时那个窝囊样,才惯的那个男人无法无天,尽然不来求你回去。反倒又接来三侄子帮他放羊了!这个驴崽子,他是得寸近尺,要翻身做主人
了!”其其格头一次对视着母亲喷火一样的眼神“阿妈,让我回家吧
,巴图也快休假回来了,您所担心的我懂。我要有一个完整的家,给巴图一个温暖的家,将来也定给巴图一个好的前程。”德德玛从其其格眼中看到了年轻的自己,突然间觉得这才是她女儿原本就应该有的样子。

当年捡到的小白牛,已经长大了,半月前又生了一头红色母牛犊
。第一个白色公牛犊满三岁,第二个黑色母牛犊满两岁,随着生产的增长白牛越来越护牛犊了。只要一看见乌力吉牠就翻着白眼转着房子羊圈,鼻孔张开“哞……哞……
”叫着追赶男主人。而乌力吉一看牛的架势就大叫着跑,一个跑一个追,真是乐在其中,这也箅是草原的乐趣吧。每当这时候全家总动员
,格日乐给牛助威让牛赶紧追,让阿爸赶紧跑,常常笑的直不起腰来
,小弟也只是在此刻露出童年本该有的却也是非常难得的笑脸来。
星期六的傍晚,格日乐背着书包回家。因为牧区住户分散,孩子们上学都得住校。而格日乐就住在学校附近的三姑姑家。三姑家四个哥哥两个姐姐。格曰乐和大三岁的二姐每天上下学一起跑校,每逢星期天才能回自己家。
其其格看到格日,问“乐儿回来了,你阿爸接你回来的?”
乌力吉往反于农牧区之间,一口流利的蒙汉语言成功恰谈农牧民生活用品的各种需求,这样的忙碌同时也增添了不少生财之道。
春节,喜气洋洋的大红对联贴满毎个门窗,包括羊圈羊棚的马头与角落。户主乌力吉,妻子其其格
,长子巴图,女儿格日乐,次子小弟,合家团圆,喜迎来往的亲朋好友。来人一个个称赞:“乌力吉真是个致富能手。”
阿妈其其格坐在山坡上,抬头上望白云蓝天,再向山下望去,珍珠一样洁白的羊群洒在像绿色地毯一般的草原上。这日子过得真像似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了。真可谓是牛马成群,六畜兴旺。儿子巴图已进入市区去副食厂上班了,也把户口迁入了城里,现在是人人羡慕的城市户口了。阿爸乌力吉确实是个既精明又能干的人。按目前的家庭实力,小小的县城已不在其其格的眼里了。她为儿子谋划的前程就是从市区起步。周边有姑娘的人家都有意无意的接近巴结她,想想巴图那一头自带卷的发形,穿上喇叭裤、配上白衬衫、再穿上开领小西装,十足的一个帅小伙。
看看周边能接亲的人家,真还是不太好选择。一没文化二没背景,怎么也该选一个门当户对吧!她憧憬着儿子未来远大前程。
小弟来找妈妈,其其格看着小弟低声说:“这个甩不的小尾巴”。小弟也长大了,也该去上学校了,可送到学校里,他念不了几天就哭闹着回来了。被送到学校的小弟,只知道山羊绵羊,对老师讲的课程一窃不通。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只要是走近他的老师或同学无意间抬手挠头的一个动作,他就很紧張的向别处走去。老师找来乌力吉,告诉他小五可能有智力缺陷。据乌力吉的姐姐说,他们有个一人爹就是这种类型的人,可能是遗传吧。在这种情说下,乌才吉只好把他领回家,让他陪其其格去放羊。
其其格对镜梳妆,今天她要亲自去拜访当地派出所所长的夫人。上一次闲聊中所长夫人透露,有一个农村女孩子进城学了厨师,又能干又吃苦,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其其格认为,所长夫人要是能给做媒那也是一种荣耀。
自己找的丈夫,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儿子巴图,她也要给选一个能干的妻子,将来儿子的生活一定比现在更好。
羊肠小道,格日乐走在回家的路。下学期阿爸就要送她去市区上学了,市区比县城大好几倍呢。

市区的迎宾饭店,其其格高兴的接过儿子儿媳奉敬的茶,看着高过儿子一头的儿媳高挑的身材,漂亮的发型,精致的面容,哪哪都散发着秀气。牧区的女孩子是无法相比的。看向身边的儿媳,这么出色的女人,她只需要动动嘴,这个男人就会不惜其力的为她服务,是好
极了!不知不觉中,她接过新人敬来的酒一饮而尽。
格日乐要去市区上学了。爸爸买了宽大的房子,有哥哥的婚房,
有格日乐和弟弟独立的卧室。哥哥上斑,嫂子是厨师也能在家做饭,照顾上学的弟弟妹妹。新的学期新的环境,格日乐感到非常的高兴。而弟弟则还是摆脱不了被哥哥罚站和喝斥的命运。格日乐也搞不懂,弟弟为甚老要做错事,总是要被罚站被喝斥,甚至还要挨打?
所以自己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就变的更加小心翼翼,担心自己做错事也会被罚被打。有时听到哥哥喝斥弟弟的声音就会胆战心惊……
淳香的手把肉出锅了,格日乐闻着味道,吞咽着口水,上手就抓了一块。呜……呜……,肉在锅里的热度烫的她顾不上说话。她咬了一口,啊!就这个味道,这就大草原的味道!
在市区虽然嫂子也变着花样炒出各种鲜美的菜,但牧区长大的格日乐还是贪一口草原上有肥有瘦的手把肉的滋味。
乌力吉看着女儿的吃相,含笑心疼的抚摸着女儿的长发“格日乐妳是女孩子,妳该有女孩子的温柔腼腆,就这么大大咧咧是不行的,
长大以后是嫁不出去的呀。”
母亲其其格也担心女儿噎着,赶紧递上茶水。这种宠爱让格日乐觉得她是这个世界上最最幸福的该子!
其其格把一包包封口的小袋塞进格日乐的行李包里,格日乐眨巴眨着眼问阿妈“阿妈这些是什么呀
?干嘛都装到我的包里?”阿妈摸着格日乐的头说:“小声点儿,不要让妳阿爸看见。一会儿阿爸送妳上班车,要是问起妳,妳就说是换洗的衣服。千万不能让妳阿爸打开包看。”格日乐不解,但一个劲的点头。“格日乐,妳两个星期回来看阿妈一次,阿妈很想妳,妳们都走了阿妈觉得很孤单,所以妳要常常回来看阿妈。”其其格小声叮嘱着
,以防屋外的丈夫听見。格日乐一听以后能常回家,高兴的搂着阿妈的脖子“阿妈,我一定两个星期回来一次。”伸出小指拉钩约定。
父女俩站在公路旁等着班车,
格日乐向父亲叙说着学校的种种趣事。父亲微笑着点头迎合着。女儿是他的掌中宝,心头肉。班车来了
,乌力吉拎起包“什么东西这么沉
,你能拎的动吗?心疼的看向女儿
。格日乐紧张的说:“阿爸,这是我的衣服还有玩具。”格日乐上车,包也放在车上。阿爸付了车票钱挥手与女儿告别。格日乐伸了伸舌头
,摸着兜里阿爸给的五元零花钱,心头泛起一种怪怪的滋味……
“格日乐!格日乐!”男同学林阳哭喊着来找正在打扫教室的格日乐,“你弟弟出车祸了,就在学校大门口不远的地方,全是血,全是血啊!”男同学语无伦次的说罢
,便在前面带路。格日乐赶到出事点,推开围观的人群,地上一片血
,还有血滴的痕迹。有人告诉她赶紧回家通知家長。
孩子被送往市医院。格日乐撒腿往家跑,她要告诉哥嫂去。男同学在后面追赶着“格日乐,过马路时注意安全!”
市区医院里,煎熬的等待……推车上弱小的身躯,滿头都是缠绕的纱布,这是小弟。格日乐轻声呼唤着“小弟……小弟……”没有一丝回应,格日乐不相信这就是小弟
。得到消息的阿爸很快赶了过来。医生告诉他,小弟被摩托车仰面撞到,有脑震荡,面部被摩托车大灯划伤,缝了八针。
格日乐天天放学去看望弟弟。一次正赶上护士换药清理伤口,一层层的纱布被揭开,正要张口惊叫的格日乐被哥哥堵上了嘴,睁大眼睛定格在爬上弟弟嘴角的一只耀武扬威的红色蜈蚣,那是伤口缝合的印记。懊悔……为什么不等我?如果不是轮到值日,格日乐都会带弟弟上下学。就因为打扫教室去的迟了点,他就出事了……
弟弟跟着同伴一起出了校门,
在大路上玩耍时遇上迎面飞驰而来的摩托车。“唉!我这个小弟从小就不让人省心。”格日乐心里想。
格日乐经长一个人往反于市区与牧区之间,有时阿爸在家,有时阿爸外出没回来。阿妈的包裹时大时小,阿爸在就小,阿爸不在就大
。格日乐常常受到妈妈的夸奖“我的格日乐很能干,像男孩子一样利害。”而格日乐也一次比一次的卖力,感觉自己就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不是软软弱弱的女孩子。
一天放学回家,房门紧闭,窗帘也拉着,格日乐挨个推门寻找哥嫂。在哥嫂的卧室里,哥哥正和他岳父翻弄着满地的羊绒。见格日乐进来显得很是紧張,他俩相互对视着不说话。听到动静的嫂子从厨房出来一把拉回格日乐“嘘……格日乐不要声张,他们正在加工羊绒,这样就会增加份量,可以多卖不少钱呢。”嫂子轻声嘱附。格日乐问嫂子:“嫂子,阿爸知道这事吗?能多卖钱阿爸也一定很高兴呀。”格日乐打小就很崇拜阿爸,阿爸是她心目中的一家之主,家里的大事小情阿爸都应该清楚才对。嫂子情急下拍了一下格日乐的肩膀说“不可以让阿爸知道,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你每次回家阿妈让你带回来的就是这些羊绒,现在市面上一百八九十元一斤,加工一下可以卖到二百多元一斤呢。这里面也有小妹的功劳,妳想吃什么?嫂子带妳去街上买,奖励一下我亲爱的妹妹”。
嗨,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这年深秋,山里发了山水,乌力吉为保护山坡上的羊群,被山水冲到沟里,当人们发現他时,他早已闭上了双眼停止了呼吸,到另一个世界去了……
乌力吉走后,他们家的生活状况一下从巅峰跌到谷底。格日乐因阿爸的离去,也再没有心事去上学了。就此她离开了学校回到家里,和阿妈一起养畜、一起放牧,直到她出娉天天如斯。结婚后的她,仍然没离开这片生她养她的草原!
投稿须知: 海外华人文学致力于华人文化交流,努力打造文学爱好者学习共进的平台。
1、只接受原创投稿。题材包括小说、散文、评论、格律诗、词、赋、现代诗。稿件内容健康,不涉及政治,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价值。来稿文责自负。若非首发原创的作品,请在投稿时注明!
2、投稿资料:包括原创文稿、作者简介(200字以里)、作者高清照片1张。
3、投稿:投稿后15天内未刊登,请自行处理稿件,恕不退稿。
4、凡已投稿及选稿作品,经审核后,编辑不再做修改。
5、编辑部有文稿编排,版面设计权利,不提供制作预览。
【海外华人文学】
主编: 火凤凰 茹悦
首席评论员:婉柔
文学顾问: 婉柔
投稿微信 :bhwr691589
ru243649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