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风小筑头条版总第338期
雅风小筑欢迎您

琴缘恩仇錄
第八章
文/晓月
三人跟着那人,逶迤而行,七弯八拐,终于进入一个院坝宽敞的房舍面前。只见两个女人1,一老一少站立在屋檐下的台阶上,正向外凝望着。刚强一看,不是母親和姐姐还能是谁?一股热血冲上脑际,大踏步奔到台阶下,扑咚一声双膝跪下:母亲,孩儿不孝,让母亲受苦了!忍不住两泪纵横!
慕容夫人与小姐先是吃惊不小,但马上认出是慕容刚烈,夫人一下奔向孩儿,把刚烈抱在怀里,悲泪止不住的滴在刚烈脸上。
一帆在旁抚慰到:夫人,师弟,都不要太悲伤了,现在母子团圆是喜事,应该高兴才是!
惠君拉着嫣然的手,动情地说:小姐也要振作些,现在我们来了,老爷的事就由我们去解决,放心吧,老爷也肯定不会有事!
一帆此时拿出王槐之的字据,刚烈看后,怒火中烧,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如此奸相,乃国家之祸根,若不连根铲除,国家不幸,百姓不幸!
嫣然小姐看后,对大家说,这王槐之不仅是当朝丞相,而且还是皇上的姨父,太后的妹弟,其侄女王佩佩又是西宫娘娘,朝上一人之下,宫外万人之上。他的党羽众多,盘根错节,仅这张字据他可以全盘否认,谁能与他对质?犬戎酋长孔阿大与之勾结,总不会对皇上去承认吧。所以,这字据只能证明父亲是他的绊脚石,因此他要反诬父亲来清除异已!当务之急,是要营救父亲!
翌晨天尚未亮,刚烈:韦一一帆:惠君,便骑马飛奔,向京城而去。一路晓行夜宿,五日后,终于到了京城。
令三人惊奇的是,京城内似乎毫无戒备,守城的士卒懒洋洋的,没精打采地走来走去,对进出的人流不闻不问,十分松懈。大街小巷,车马往来如流,茶楼酒肆,乐坊青楼,生意兴隆,人进人出。商贾云集,杂货小贩,多如牛毛,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三人穿戴似一般平民摸样,毫不起眼,混迹在人来人往的杂闹中,一点不会引人注目。他们来到刑部大牢前,除两个值差的獄卒提矛站在门前守卫外,显得比过去要清闲,松懈得多。
这是怎么回事,莫不是王槐之搞的什么诡计:外松内紧,布下圈套让人去钻?
三人见附近有家酒楼,生意似乎有点清淡,便决定进去,吃点东西,找小二打听下情况,也许有些眉目可寻。
店小二见三人进来,忙将抹布往肩上一搭,热情地招呼着:三位客官,楼上请!
:楼上有靠窗的雅间吗?:一帆问道。
有,有,有!大大小小的雅间都有!
好,就楼上!一帆对小二说:带路。三人随小二,鱼贯上了酒楼,选了一间窗向大牢的雅间坐下。
小二忙将肩头抹布拿下,一边擦桌,一边问:三位客官,吃点什么?咱店有山珍海味,飞的,跑的,游的,爬的,样样齐全,蒸的,煮的,烧的,炖的,炒的,烤的,有川味,广味,鲁味,豫味…小二如数家珍,口若悬河说个不休。刚烈不耐烦地说好了,就上贵店拿手招牌菜一两样,外来几斤白酒,一盘炒花生米,一盘卤牛肉就行!
好哩!小二乐颠颠地下楼去了。三人坐定,望窗外大牢,正对酒楼,是个绝好的观察点。
小二端着菜盘,边上楼边喊道:麻辣鸡片,清蒸甲鱼,红烧熊掌,酱牛肉,香脆花生米,杏花村酒壹壶来了!
店小二麻利地摆上菜品,酒杯,笑嘻嘻地说:客官慢用,有甚吩咐,尽管对小子直言。
一帆从身上掏出一颗碎银,递给小二:小二哥,谢了,这点碎银给你喝茶,望勿嫌少!小二,慌忙接过,不住点头哈腰:谢客官打赏!
一帆道:小二哥,这大牢守卫如此松懈,难道不怕有人劫狱?
小二一听,瞥了窗外一眼,小声说道:客官有所不知,这大牢原来守备森严,近几日忽然变得松懈,这是一个圈套。前几天,刑部重金聘请了四个江湖上的高手,隐藏在大牢里面,只等有人去刼狱,好一并擒拿和慕容大人一同处死。这四个高手,这几天见无动静,天天都来本店饮酒吃饭。
店小二忽然对窗外一指,说:你们看,就是这四个,他们肯定是来喝酒的!客官慢饮,我告退了!
小二急急下楼,去招呼那四人去了。
三人豪烋一看窗外,果见有四人摇摇摆摆从大牢门口出来,径直朝酒楼走来。为首一个,是个道人,约五十多岁,拄根拐杖;紧随其后的是个瘦巴巴的汉子,约四十岁左右,另二个有一女子,容貌姣好,背揹一把宝剑,约三十来岁,最后是个大胖子,肚大如坛,也是三十来岁。店小二殷勤地招呼着:四位英雄,楼上还是楼下?
道人开口:就楼下吧。四人鱼贯而入,围坐于面街的一张桌前,瘦巴巴的汉子说:快点上菜,来壶二锅头,菜跟昨晚上的一样!
好哩!小二乐滋滋地应道,就进厨房吩咐去了。
楼上三位英雄开始慢慢地喝酒。惠君说:这四个人是不是江湖传说中的四煞?一帆点头:正是他们,这四人武功高强,尤其是那道人,拐中暗藏毒器,常常令人防不胜防,中他毒器送了性命。道人在江湖上人称铁拐李,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煞。瘦子善猴拳,招式灵活多变,招招致命,也不可小觑,人称瘦面猴。胖子叫彭皮肚,练就一身软功,肚皮收缩自如,一拳打去,如击棉花,拳头或刀剑一旦被他肚皮吸住,就象在肚皮上生了根,很难扯脱。那女人人称玉面狐,昆侖剑派的传人,生性淫荡妖媚,常以美色勾引男子,被她采阳补阴,精枯而亡。
刚烈道:看来这四煞是专门聘来对付我们的,一帆师兄,你既知他们四人的底细,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套路,想出一套对付的办法来,知己知彼,百胜不殆。
一帆道:师弟言之有理,现在,咱们先把肚子填饱,让他们先回大牢我们再离开,避免他们看见,回客栈后慢慢商议,你看如何?
刚烈点头,三人故意吃得很慢,待四煞离开酒楼后才叫小二结帐。
当晚,三人决定由刚烈:,惠君去大牢探个究竟,而一帆则去丞相府摸虚实,两处齐头并进,只侦察情况,最好不惊动对方,两个时辰后回来碰头交换探察结果,再商议下一步行动。
于是,三人穿上夜行衣,戴上面具,揹好刀剑,悄无声息从客栈房顶飞腾一般各自向目的地奔去。
刚烈,惠君绕到大牢后墙角下,一纵身跃上一棵大树上,向下探视。
只见大牢内有三进牢房,每一进都相互有高墙隔离,墙中间均是铁扇門相通,门两边各站一名狱卒,腰挎大刀。每一进牢房分两排相对,中间是过道,牢房又隔成若干小间,围以铁栅栏,大间可关押十多人,小间关特殊犯人,可容纳四五人。
整个大牢可关押一千多名犯人。第一进牢房为轻刑犯,第二进为重刑犯,第三进为死刑犯。那四煞正坐在第三进高墙下的一间敞房内,叫狱卒去给他们到对面酒楼去端酒菜来。
看来,慕容大人一定关在第三进的某个牢房内。
三进牢房虽相互隔离,但如突来事件,则狱卒可从互通的铁扇门进出,相互支援,彼此呼应。
刚烈:惠君仔细观察之后,决定先回去与一帆碰头商议。二人会心的点了点头,象两只蝙蝠,毫无声息地飞落地上。
再说一帆,轻车熟路,进入相府。只见府中明显地增强了护院力量,士卒在府中各通道,各亭台楼阁,厢房两侧都站有岗哨,还有流动哨巡逻,即使府中丫环,仆人出入办事,也有腰牌,并要说出当晚的口令,如口令不合,纵有腰牌,或口令虽合,却无腰牌者,则格杀勿论。
一帆艺高人胆大,展开夜行功夫,借楼阁阴影在暗夜里窜行,飞檐走墙,穿堂入室,竟如一只飞鸟,停在王槐之的寝室横梁上,根夲无人察觉。王槐之以为府内外加强了防守,又叫护院约定了口令,发放了腰牌,应当万无一失了,不想一帆照样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后庭内室,又一次出现在他面前。
王槐之一见韦一帆,惊吓得魂飞魄散,仿佛见到索命的无常,不由得筛糠一样发抖。
一帆笑道:我要同你一起去大牢,将慕容大人无罪开释,我便放了你,决不伤你一根毫毛,如若不然,尔头必将悬于城门!是死是活,由你选择!
王槐之实在后悔,为什么不把四煞留在相府保护自已,却让他们去守大牢,真是千算万算倒头被遭人算。
他被韦一帆象抓小鸡一样抓在手中,右手提剑押着他走出卧房。
一出卧房,巡查的护院看见,大惊失色,立刻放出响箭,通知各处护院,士卒和家丁。不一刻,相府的各个角落窜出无数人影,围了过来。
一帆冷笑一声,朗声说道:要想你们老爷的人头不落,你们尽管围过来。识相的,赶快让开,否则,我就一剑割断他的咽喉,他一死,你们还能活吗?
众人一听,慌忙向两边后退,其中一个护院头领抱拳问道:好汉切不要伤我家主人,有什么话尽管说,丞相关乎朝廷安危,不能为你一已私利,与朝廷为敌,这是谋逆大罪,望好汉三思,放了丞相,我们决不为难于你!
一帆哈哈大笑道:你家丞相与犬戎异族勾结,图谋大梁江山,对忠良大臣慕容彬等人,罗织罪名,构陷栽赃,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尔等如识大体,认清忠奸,不为这老贼蒙蔽,不为虎作伥,才是真正保卫大梁的义士!
众人见韦一帆用剑横在王槐之的颈脖上,稍有不慎,即可断喉。况知一帆是个高手中的高手,不然防范如此严密的丞相,他单枪匹马闯入丞相府,而且擒拿住丞相,众人竟无一人发现,可见其武功之高,丞相府中无人能敌。故尔,众人不敢造次,只能远远跟随,担心靠近,丞相性命不保。
韦一帆已经不耐烦了,索性左手拦腰一搂,将王一下子横夹在左腋下,双脚一蹬,嗖的一下,跃上房顶。众人发出惊恐的尖叫声,没不及反应,一帆已夹着王槐之,象夹着一条死狗一样,迅速没入夜色之中,从众人眼中消失了。
这一下,丞相府已乱成了一锅粥,护院们象没头的苍蝇,只是乱声嗡叫,不知如何是好。
丞相夫人张灵芝从恐惧和惊慌中清醒过来,连忙叫住那个护院头领,快去备好马車,护送自己进皇宫,好奏请皇上派御林军去追击韦一帆,救回她夫君。
炅宗闻奏,心中暗喜,但表面上却龙颜大怒:这还了得!天子脚下,丞相府牛,居然发生这种逆天之事!传旨:把罪臣慕容彬押出大牢,与贼人交换王丞相,完成交换后,着兵部派兵追捕擒拿,务必活提,朕将亲自审讯贼子!钦此!都散了吧!
炅宗下朝,感到无比轻松,他对王槐之在朝中一手遮天的行径极为不满,但王在朝野羽翼甚多,皇位已是岌岌可危,听张灵芝的哭诉,他如饮香醪,舒服,难得的暢快,但又不能表现出来,他心中感激韦一帆这样做,真为皇家出了一口恶气。他怕王的党羽中有人趁机先除掉慕容彬,让交换化为泡影,那么韦必将王杀掉。于是王党羽中最有势力者就会取而代之,把朝野弄得更乱,不可收拾。想到这里,炅宗立即传旨启驾,亲临刑部大牢监督交换成功,以免禍起萧墙,甚至引发内乱。
刚烈:惠君在回客栈途中,正碰上韦一帆夹着王槐之从鳞次栉比的楼阁瓦脊上飞身跃下,三人见面,一帆扔下王槐之,将其绑好才解开穴位,王如梦初醒,睁开惊惶的双眼,不知到了何处。
刚烈问明是王槐之,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一把抓住王的前襟,一下拉到胸前,咬牙切齿,左右开弓,扇了王两个耳光,打得王几个趔趄,差点跌倒在地上。刚烈:王槐之你这个老贼,认得小爷吗?
王摇头:老朽从不认识小英雄,为何这般对我?
刚烈恨恨地说:睁开你的狗眼看看小爷,我就是你慕容刚烈小爷,你陷害小爷的父亲,我恨不得食你的肉,寝你的皮!
王一听,闭上双眼,叹口气道:天要亡我,天要亡我!
刚强道:天作孽,尤可活:自作孽,不可活!你就等作领死吧!
一帆道:师弟,为兄理解你的愤怒,但现在我们要用他来交换你父亲,不然我们不可能从大牢中营救出你父亲大人,即使我们三人能全身而退,可你父亲既不会武功,又年迈体弱,如何能从监牢中毫发无伤的出来?
这时,黑压压涌来数百兵士,个个拿着明晃晃的长刀,准备包围过来,此处己到大牢门口的宽阔地。
一个太监骑马跑来,手举着圣旨,大声喊:圣旨到,王槐之,慕容刚烈听旨。
王槐之一听,马上双膝跪地,伏下头去:刚烈一听,大叫昏君,我又不是朝廷之臣,为何要我听旨?
太监道:你不是大梁臣民么?如你不是,则可不听,如是,就跪下听旨!
刚烈听太监这么一句,马上意识到刚才有些鲁莽,不承认是大梁臣民,那就是异族,不管怎样,自己总是大梁臣民,听大梁皇帝的聖旨,是不可抗拒的,否则就是造反。先听听皇帝小儿说些什么吧!于是也跪下,双手拂地,头埋在双手背上。王槐之以头叩地:臣:内阁大学士领丞相衔王槐之,祝皇上万岁'万岁/万岁岁!刚烈口称:臣草民慕容刚烈听旨。
太监打开聖旨,一字一句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王槐之身为首辅之臣,不思为朝廷尽忠尽职,反挟私报复,构陷朝廷重臣少傅少保,礼部尚书慕容彬,罗识罪名被冤入。朕体恤臣工未迨,惶于政务,特旨刑部无罪释放,官复原职。着丞相王槐之负荆请罪,赔償慕容府黄金千斤,并将慕容府家眷及仆从悉数放还。慕容刚烈封为御前侍卫,领从六品衔。钦此
太监读完,说道王大人,慕容侍卫,请恩吧!
刚烈听完旨书,大喜,不仅父亲罪名全消,且官复原职,全家又可团聚了,皇上果然圣明,是个好皇帝!因此,他高兴地大声喊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琴缘恩仇錄
第九章
文/晓月
王槐之虽然怀恨在心,此时却不敢表露,也只好叩头:谢恩!
慕容刚烈三人立即冲入大牢,去迎接父亲出狱。四煞在旁,虽恨恨连声,但也无可奈何。于是,随王槐之去了丞相府。
慕容刚烈对韦一帆更是感恩不尽,尊敬有加。而一帆却谦和得体,礼数有度,让慕容大人十分欣赏,夸赞。
因此,慕容大人非常想留下韦一帆,一帆深知其美意,便道:大人,我与刚烈是师兄弟,现在更是情同手足一般,我明日就回峨眉山向师父汇报,以免师父惦念,顺便与师弟刚烈,师妹惠君一起接夫人,小姐回府。
慕容大人大喜,对一帆感激再三。一帆又对大人言道:这奸相如今吃了哑巴亏,偷鸡不作倒触一把米.他决不会甘心认输的。大人一定要处处谨慎,注意安全。小侄不日也会跟刚烈弟一起回来的。
再说王槐之与四煞垂头丧气地回到相府,夫人张灵芝见王毫发未损的回来了,十分欢喜,立即让婢女去吩咐厨房多弄些好菜,为相爷平安归来接风洗尘。
酒桌上,铁拐李对王相献计:这个皇帝小儿居然敢戏弄相爷,真是活得不耐烦了,就让贫道送他去阎王殿去称孤道寡吧!这皇位正该相爷来坐。
那瘦猴从旁附合道:道长说的极是。相爷如不早下决心,恐将禍及自身,悔之莫及!
玉面狐妖声嗲气地说:小女子观相颇灵,相爷面如银盆,双耳垂肩,眉宇轩昂,有九五之尊之威仪。我等愿为相爷两肋插刀,甘效犬马之力。
王槐之哈哈大笑,亲手执壶,为四煞添酒:来,四位英雄,当初如让四位守在相府中,不到大牢去,老夫也不会被贼人刼持,后果不会象今天!想不到这炅宗小子竟敢这样作贱老夫,包庇慕容老儿,这口恶气,是可忍孰不可忍?
彭皮肚跳起来,挺起肚子说:相爷不能忍,也没办法忍,这说明皇帝小儿开始对相爷动起杀意了,相爷的地位岌岌可危也!
王槐之仰头倒了一杯酒入口,目露凶光:四位英雄说得都对,对极了!但目前,要想对皇帝小儿动手,时机还不成熟。老夫打算让两位英雄去犬戎部传书联络,让孔阿大出兵侵扰辽北诸州,造成大兵压境之势,我等便作内应,相机行事,那时必会事半功倍!四煞翘起大拇指:高,不愧是相爷,果然胸有韬略!
翌日,王槐之便称病朝,在府中日夕谋划,派瘦猴与彭皮肚前往犬戎部落,许诺事成之后,割让十县五州以献犬戎部落,并秘密诛杀王虎:王彪(即犬戎部落原首长赞扎西的两个儿子赞比利,赞比刚),以献孔阿大,免却孔阿大的后顾之忧。
接着,王槐之又请铁拐李道长,玉面狐谢媚娘去探视慕容府的动静,以便作出应对之策。四煞酒足钣饱之后,出了相府,开始分头行动。
铁拐李、玉面狐在暗中监视着慕容府,发现韦一帆,刚烈,惠君三侠骑马向南飞奔而去,二煞连忙赶回相府,禀告这一情况。王槐之沉吟了一会,立刻领悟了三人南去的目的:道长,女侠,他们三人如此行色匆匆,肯定是去接慕容彬的夫人和女儿。我们须迅速行动,跟踪其后,待他们归来的路途中,予先在其必经之路上,埋伏起来,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为万无一失,可多带些武功高强的杀手,此天赐良机,切无错过。事成之后,你们便远避山野之中,造成是绿林强盗所为。只要他夫人,女儿一死,慕容老儿也就完蛋了。
二煞依计而行,把相府中功夫好的护院都集中起来,每人都带上夜行衣,面罩,约三十人,交待了此行的目的。同时,铁拐李又发给每人一粒毒丸,如有人在行动中身负重伤或被对方所擒,立即吞下毒丸,决不成为活口。凡殉职者,家人一律由丞相终生供养。反之,其家人必受诛连。
且说韦一帆三人骏马飞奔,晓行夜宿,三日后终于到了报国寺。
悟明方丈听闻三人在京如何刼持了王槐之,炅宗皇帝又如何下旨,慕容大人已官复原职,王便称病不朝的经过情形后,十分高兴,连连称赞韦一帆大智大勇。方丈叫三人在寺内休息,夫人和小姐另派弟子去接来报国寺。当下,设下斋宴,犒劳三人。刚烈,惠君见方丈如此安排,就请求方丈,允许他们上山分别去拜见自己的师父。
悟明许诺,二人便喜出望外地结伴上山而去。
当晚无话,第二天,大家收拾好行装,夫人与小姐盛情地拜别悟明方丈:悟心与慈云也赶来送行。
慈云师太言道:贫尼与两位师兄己派出十多个徒弟为你们打前站,为确保夫人,小姐的安全,防止奸人半途偷袭,要他们一路暗中护送,直到京城方才回来交差,不许出任何差错!
夫人,小姐,刚烈,惠君听了师父们有这番安排,感激得热泪盈眶!
一路上,大家心情格外轻松,小姐还在马车上,抚起她最心爱的焦尾古琴:
山迢迢兮水茫茫
山水朦胧四野荒
芳草萋萋掩小径
柴门深锁映斜陽
农家苦兮无宿粮
长叹息兮暗悲伤
小姐琴声凄恻,勾起众人对农家劬劳靡息,尚饥寒悲苦的同情,大家心情顿时沉重起来。
小姐一看大家都不再说说笑笑地赶路,个个沉默无语。于是,琴音一变,如群莺交鸣,百花争艳一样,动人心弦:
春花灿丽兮群莺鸣
群莺鸣唱兮歌入云
四野芬芳兮醉我心
醉我心扉兮抚焦琴
…众人都从未听到过如此美妙的琴声:,简直变得如痴如醉了!
琴声在山野间轻荡,悠长悠长地回旋着一一
抚焦琴兮喜欲狂,
白云缱绻兮飘扬,
归心似箭兮激荡,
激如波潮兮击桨,
思亲人兮相聚,
喜盈盈兮飞翔。
………
这一天,他们歇息在云都境内的凤鸣村。
凤鸣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村庄其实是个集镇,每逢单日,是赶集的日子,人来人往,集市贸易,大多是农家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如粮食,油,盐,柴,鸡,鸭,鱼,猪,牛,羊等,还有布匹,针线,剪刀…应有尽有,都是附近农家或流动商贩带来交易的,或买卖,或实物交换。总之,集市是非常热闹的,你所需要的什么东西几乎都有,简直是包罗万象
他们第一次见到这种集市场面,都感到很新奇。连夫人,小姐也下了马车,边走边看,十分兴奋。两个贴身丫环云儿扶着夫人,凤儿扶着小姐慢慢在人群中走着,一帆,刚烈,惠君寸步不离地紧随,佣来的车把式吆着马车缓缓而行,挑行李的四个苦力,挑着担子也放慢了步子。
夫人对儿子说道:刚儿,今天我们就在这个村镇歇息吧,大家走了半天了,挑担的师父们也累了,饿了,找个客栈住一宿,明天再赶路吧。
刚烈点头,一帆说,我去前面找客栈,大家跟我来。
凤来客栈是凤鸣村最大的客栈。客栈装饰得古雅而气派,高高的外墙将客栈围绕着,墙外青石板镶嵌的人行道环墙一周,旁边又分出岔道,通向四面八方。墙内植有修竹:桃,李,海棠,参差错罗,探出墙外,掩映着院内的屋舍,回廊,假山,水池…与其说是客栈,不如说是园庭。夫人,小姐一见客栈优雅别致,十分喜欢,一进院内就开始欣赏起四周的景物来。
小二哥打扮也如读书人一般,之乎也者不离于口,又漏洞百出,让夫人,小姐掩口而笑,忍俊不禁,小二哥见众人进来,连忙笑脸相迎:诸君住店,本店不胜欢迎,住一宿乎二宿乎?
凤儿调皮,学着小二的腔调:有上好的客房乎?
小二:有哉,有哉!凤儿:上好客房四间,普通客房六间,有马料乎?
小二殷勤回答:皆有之,皆有之!上好客房二楼,普通客房一楼,,诸君随小可来兮.
众人安顿好后,一帆,刚烈,惠君又环绕内院一周巡视了一遍,没有可疑之处,便放心地让小二把饭菜送入夫人:小姐客房,由丫环陪着。三人与马把式,四个苦力在大厅攴馆,叫了两桌饭菜,狼吞虎嚥地吃了起来。
而打前站的十多个俗家弟子,分别在五间普通客房里休息,并没跟一帆等人打个照面,按方丈的吩咐,大家都作了乔装打扮,象行商或逰客,暗中保护夫人一行。
嫣然小姐心情愉快,觉得一点也不困倦,便对夫人说:娘,您小睡一会吧,现在才未时,集市还没散哩。
夫人说:今天一点也不乏,想听听嫣儿抚琴。
嫣然听了,让凤儿抱过琴来,放置在几上,自己便开始抚起琴来: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再说王歆琴公子与仆童宁儿已离开京城三个月了,两人边观风景边访琴坊,如今也来到凤凰镇。
京城他父亲王槐之与慕容府之间所发生的事情,公子当然不知道。但他在途中却听到百姓都怨恨其父的声音,那表情令他不寒而栗。起先,他还以为只是个别的百姓,可能大多数人还是称誉父相的。但他三个多月所经历的州县,乡村,几乎对王丞相都有微辞,甚至切牙痛恨。公子与宁儿再不敢暴露真实身份了,而公子也将自已的名字改成秦歆玉,让宁儿叫他秦公子。
主仆二人到云都城后,秦公子(即王公子,以后都称秦公子)因听说其叔父王槐文是个大贪官,视百姓如犬彘,所以便没有去见过知府王槐文大人,在云都若大城市里,也未寻到中意的善抚琴的女子,乐坊里的琴师大都是些中老年,只好悄悄离开。
失望之余,便打算回京城,不再去寻访了。
在回京城的途中,主仆二人仍然不急于赶路,每天游山玩水,走走停停,不知不觉来到慕容夫人与嫣然小姐下榻的凤凰镇的凤来客栈。
还在客栈的高墙外,就听见荡人心魄的绝妙琴声与歌声一一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秦公子立在墙外,痴痴地听着,这是他从小到大,从未听到过的最臻于完美化境的琴声。抚琴者高超的技法,可谓己达到了无人企及的地步,是那样的牵人魂魄,撩人情思;而抚琴姑娘随琴声而吟唱的歌声与琴韵丝丝相扣,相得益彰,更增强了琴声之魅力,让人听之难舍,欲罢不能。
秦公子的眼前,此时已幻化出抚琴女子的倩影一一在芳草萋萋的湖畔边,一个绝色的姑娘,坐在湖边的凉亭中抚着琴。湖边长有高高的芦苇,随轻风而摆动着马尾般的苇梢,使湖面漾起一圈圈涟漪。而一群从远方飞来的骛鸟,掠过湖面,降落在芦苇丛中,画面是如此动人,与琴声相融相扣……
公子醉了,痴了,完全沉溺在自己的幻境中。
原创作品
作 家 风 釆

肖相忠,笔名晓月。成都市人。现退休在家,酷爱文学,书法,美术。也曾任过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也在《成都日报》发表过诗词。
投稿请加芦苇总编微信:152819668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