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晴气爽,又逢星期天,便出去转游。来到西湖,只见游人如织。湖面,游船往来如梭,碧水荡漾,波光粼粼,泛起层层涟漪。岸上,游客摩肩接踵,扶老携幼,呼朋喚友,一派升平景象。只是人太多了,还是找个清静的地方吧。于是,来到西湖北山不远处的杭州植物园。

植物园里,游人相对稀少一点,但也是陆续不断。有相依的恋人,有白发的伴侣,有草地休憇的家人,有忙於拍照的摄影爱好者,大家倘佯于花前树下,恬静安闲,尽情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放眼望去,树高林深,林荫小道,曲屈延伸。植物园内的树木花草,门类众多,分区展示。竹类区,毛竹、淡竹、湘妃竹,杆杆挺立。林木区,雪松、冷杉、紫檀木,高耸挺拔。花卉区,蔷薇、牡丹、映山红、品种繁杂。木本花卉,桃树、腊梅、二娇玉兰多种多样。“百草园”里,各种草类分畦展示。时值初冬,树叶黄绿相间,遍地的枫叶,一片火红,真的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引得游人不断拍照留念。

那随处可见的亭台,池边建造的楼阁,塘里嬉戏的天鹅,水中暢游的金鱼,路边摆放的盆景,无一不让游人欢颜驻足,流连忘返。


沿着林间小路,踏着花间蹊径,仰视髙耸的树木,俯瞰初冬的花朵,正欲上“凌峰探梅”,忽见一对巨型雕塑,矗立于一幢楼前。近前看时,楼门上,“韩美林艺术馆”几个大字呈现在眼前。


经过微信预约,验证健康绿码,测量体温几道程序,始得进入馆内。三层楼的展馆里,分为四个展厅,共展出一千多件艺术品。这些艺术品都是韩美林捐赠给杭州市的佳作。市政府专门为这些艺术品,在植物园内建造了“韩美林艺术馆”,给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新的神韵。


漫步于展厅之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巨大的佛首。在各展厅里,雕塑品、陶瓷品、印染花样、木器设计、紫砂创意、书法、绘画,种类齐全。琳琅满目的展品,精致洗练,奔放的表现手法,极为罕见。那别具一格的艺术品,为观众送上丰美的视觉盛宴。展品件件使人震撼,让观众发出由衷的赞叹!

韩美林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曾领导创作2008年北京奥运吉祥物。囯际奥委会为他颁发奖章,表彰他对奥运作出的杰出贡献。

中国美术家协会为他设立“韩美林工作室”,那是全国美协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韩美林带领室内成员,组成“韩美林艺术大篷车”,从北京出发,历经太原、西安、洛阳、苏州、上海、杭州等全国各大城市,深入群众,民间采风,为几十座城市留下许多大型雕塑。
他曾怀着特有的紫砂情结,以传统文化为源,以书法绘画为媒,设计出形式美观的紫砂壶,被人们称为“美林壶”。

他的《母与子》雕塑系列,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金奖作品”奖。
他创作的艺术品,曾组织“韩美林全球巡展”,在巴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部展出,让世界全方位了解中国艺术。

这位艺术大师的足迹,遍布神州大地。塞北莽原的凛冽寒风,江南山水的雨露岚雾,南国丛林的神奇巫傩,都是他的创作之源。他剪纸、土陶、年画、木雕无所不涉,布、木、石、陶、瓷无所不及,刻、雕、印、染、铸无所不用,将民间审美融入艺术创作。同时遍访欧美及亚非诸国,汲取异域文化精髓。以他的睿智、能力,立足民族文化,探求符合时代要求的艺术精神,俗中有雅,豪爽奔放,拓展了艺术的审美领域。

韩美林的艺术创作,从来没有停歇过。正如展厅门口韩美林自己的话:“上苍告诉我,韩美林,你就是头牛,这辈子你就干活吧。”他无穷尽的创作,营造了一个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艺术百花园,成为当代艺术的一大奇观。


韩美林卓越艺术成就的取得,并非一帆风顺。他曾经因为替田汉《窦娥冤》设计过封面、邓拓曾为他的画写赋等事,被扣上“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三家村的黑爪牙”两顶帽子,遭受了四年零七个月的牢狱之灾,饱受折磨和屈辱。出狱后,在陶瓷厂劳动期间,与一只小狗为伍,从动物身上找到情感的依托。他那毛茸茸的动物刷水画,融传统水墨画和现代水彩画效果于一体,人见人爱。
韩美林这位人民的“孺子牛”,以优异的艺术之作取得了全国乃至世界的赞誉。
从“韩美林艺术馆”出来,已是红日将坠。观赏虽用时较多,却为韩美林的顽强和创新精神深深感动。为国家有这样走向世界的艺术大师而赞美!
这次林木深处观艺展,感触颇深,非常值得,因此久久不能忘怀。

作者简介:金玉国,男,县城人,大专学历,1945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洛宁县"教坛明星",曾在《洛阳日报》发表《特殊考场》等,《我的老师》获洛阳日报征文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