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07414585600043235.png OUB{B45A@C0V4MKQ)I$]6L3.png](https://img.zdwx.com/templates/default/images/defaultblack.jpg)
瓦 匠
随笔作者/向远茂/图片引用
白烟徐徐,缭绕在瓦窑的上空,随清风慢慢飘散。窑田水暖,瓦匠师傅手拿窑刀,就像一个执戟的兵勇在窑田上巡来察去,并定时放水下注给窑降温,以冷却窑内的砖瓦,待瓦窑降温后,便打开窑门,再敞几天窑,泥瓦坯变成了青灰色,完成了“质”的转变。
瓦匠,可以是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团队,几个人一起干。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张咏》记载:“有一瓦匠因雨乞假,公判云:‘天晴盖瓦,雨下和泥’”说的就是瓦匠晴天做泥瓦、烧瓦、盖瓦,阴雨天踩泥和泥,应时而工。
瓦匠是一个老行当,瓦匠师傅们辛苦而受尊重。烧瓦不是容易的事情,首先得搭瓦棚,瓦棚得大而宽敞,且棚内要平整,一般需要搭建十多米长的“人”字形茅草屋;其次才去选地选泥,瓦泥的要求比较高:地厚实,土质好,泥土粘,黄泥为最佳。然后踩泥,挖一个直径七八尺或一丈长的圆坑,将土挖松洒上适量的水,用牛或人在泥坑里来回地踩踏,踩泥很费劲也很邋遢,一直要将泥土踩到符合做瓦的标准为止,临近这个标准点的时候,脚踩在黏泥里几乎是很费力的,每拔出一次脚都很困难,这时才让人真正有那种“身陷泥潭”而不能自拔的感受!等瓦泥踩好,用薄膜盖实,以免透风吹干泥中水分。尔后,用一把自制的弓箭似的切割器,其实就是将一根带韧性的指头般大小的木条用火居中熏烤一下,做成半圆形状,两头系上细钢丝或线类,切割器便做成。用它去泥潭里将踩好的泥割一大坨,搬进瓦棚放好,再分割成规格的泥片贴上瓦桶,边置一盆水是放在架子上的,做瓦的工具是木制的,居中一根半人高的木材,上放活动转盘,并固定牢实,转盘底凿有一半孔,边有两根支撑木,转盘底半孔处对上落地中轴,圆形转盘内置一个圈稳固就行。瓦桶是一个活动的圆桶形状,圆桶交汇处左右上沿有一手柄,可将瓦桶分开、并拢,要做瓦时将一湿布套套在瓦桶上放到转盘,把切割的薄泥片紧贴在瓦桶上面,将泥片一头稳住,另一头泥片随着手的推动、旋转而衔接,右手执瓦桶的手柄,左手拿半圆的推泥板,朝顺时针方向多转几次,并不断沾水推平推匀,再把瓦桶上沿多余部分用“泥签”划掉。瓦匠提着瓦桶去坪场放置,随手拿一把锯木粉匀撒在地上,以便瓦桶与地隔离,才不会粘连。瓦匠放下瓦桶,移动手柄,泥瓦就完好的摆在地上,许时轻轻地取出泥瓦内的那层叫做“瓦衣”的布套,泥瓦晒干,拍成四块土坯瓦,成堆竖立摆放,瓦匠从第一个“〇”开始到千万个“〇”的累积,瓦就做成了。
建瓦窑,有现成的老窑是更好的,稍加维修,即可使用,方便而省时省力。如果需要建新窑那就麻烦了,要选窑址,重新请人挖窑,这需要人力、财力的投入就大了,新挖一窑少则半月多则一月,窑内要宽敞平整,开有半圆水沟,窑壁四周要做有烟道,烟道要用土砖块砌成,这就需要打土砖块拱瓦窑、修烟道,窑口也要用土砖块拱门。圆形窑顶上层是“千丘田”要灌满田水,下层“千丘田”有几处连接窑内烟道以便排烟放水使用。待所有的这一切都准备就绪,再请一二十人去搬泥瓦坯进窑,这时瓦匠师傅一直呆在窑内指导或者亲自摆放泥瓦坯,奥秘就在如何通火、排烟、透水,不是随便放置就行,有规矩、有讲究、有诀窍的,需要烧制的砖、瓦全部摆放妥当后,再封住窑门,留一方形小孔能够烧火、加柴即可。之后便开始烧窑,烧窑需要大量的燃料,之前就得准备一大堆木材,主要用的是松树、柏木以及松枝柏叶,还有其他木材都行。烧出的瓦要成青灰色且光鲜油亮,那就得多烧山竹、芭茅、野刺、松林、柏木等等,这些烧的全是新砍的燃料柴火,每天还得请一二十人上山砍柴,直到将整窑的砖瓦烧得透红刺眼,师傅从窑门往里观看,要看到里面四周的沟、孔通红透亮,烧到火候为止,才能再用大块的干松柴“缮”窑,之后便封塞窑门“闭”窑。窑上的千丘田有人不断地挑水、加水,师傅每天二十四小时定点去检查、放水、冷却,一把“窑刀”走上走下,就像一个执戟的卫兵,在白烟袅袅中严阵以待。瓦窑冷却到一定的时间,开启窑门再冷几天,便请人去出窑,说是冷却实则窑内温度很高,进去将烧成的青灰瓦搬出来,那都是一身灰尘,汗水渍渍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印度国王哈里什和儿子打猎途经一个城镇,空地上有三个泥瓦匠在工作。哈里什国王问那几个匠人在做什么?第一个人粗暴地说:“我在垒砖头”,第二个人有气无力地说:“我在砌一堵墙”,第三个人热情洋溢,充满自豪地回答说:“我在建一座宏伟的宫殿!”哈里什国王回到皇宫后,立即召见了第三个泥瓦匠,并给了他一个总督的职位。国王的儿子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这样欣赏第三个工匠?“一个人有多成功,最终是由他做事时的态度决定的”哈里什国王回答说:“有智慧的人可以看到事业最后的结果,而不是手头的任务,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克服困难的动力。”这三个泥瓦匠若是在现代,第一个还在“垒砖”,第二个可能成为工程师,第三个一定是看图纸并指指划划的老板。
人生如烧瓦火红而透亮,烧成的自然是喜悦,但也有红砖歪瓦,不能尽如人意。人,需要的是火一样燃烧的精神,透亮的心灵,不变的品质,还有不懈的努力与坚持,摒弃人们常说的所谓瓦匠的“疑心”,树立起自己永远不倒的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