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子愷老先生的小花园
——作者:庄寅亮
(日记写于20200110)
丰子愷老先生外孙女——杨老师的客厅花枝招展,春意盎然,似乎是走进了花房。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在丰子愷老先生小花园前玩耍的美好时光。
陕西南路39弄门口进去就是丰子愷老先生的家,弄堂有三米之宽,两边均是红砖洋房,绿树成荫,每家都有一个20平方左右的小花园,一到夏天“知了”叫得最猛,而我们小伙伴“捉迷藏”,从陕西南路口子一直追到长乐路那一个出口,一旁原是“法国总会俱乐部”,现为“花园饭店”。
偶尔在“小花园”前看见一位胡须飘逸的长者在浇花,我的父亲就悄悄告诉我,他就是丰子愷老先生,桐乡人,绘画“一支笔”但人很低调!从那时起,在我们幼小的心灵就播下对他的崇敬——学品、人品。
可是,不知哪一天,小花园门前突然散落一地的撕破了的古书字画,在寒冬腊月里,随着枯叶在“小花园”、在那条长长的通道里,似喝酒醉般地乱舞……。我们好像懂得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不懂。抬脚刚想踏进小花园看个究竟,一旁戴着红袖章的大妈呵斥劝阻:别进去!
花凋零,意惶惶。本是两侧的绿意荡然无存,不过,丰子愷老先生的画,和我们儿童时代中的印象始终清晰。那个年代,人们不敢再走近小花园,而我每次经过这小花园时,我的父亲总是小声叮嘱我——为人民绘画发声的人,人民永远记住他。他没有错……
睹物思念,在这新世纪二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里,看见客厅里的花,又看到那位胡须飘逸的长者,依旧在小花园里浇花……
作者简介:庄寅亮,著名笔迹鉴证专家,上海丰子恺研究会会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员,上海出海口文学社会员,桐乡市凤鸣民间历史研究中心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