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缘分的天空【四】(HEAVEN'S DESTINY (4)
湖南新邵作协、深圳龙华区作协“砺笔深圳”笔会作品【一】(九首)
图/明月清風 李业康 文友
作者/李泽彪 肖克寒 唐慧忠 李优成 邓勰 田野 陈荣荣
编辑/明月清風

编者前言:人海茫茫 相遇是缘 尘世间万事万物,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纵横交错的关系,皆因缘分而起~或不期而遇,或擦身而过。有缘无缘:或泛泛而交,或亲密无间~只在于缘深缘浅。五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相遇总是美好,分手则是缘分尽或缘分太浅。有些往事如烟随风,而有些却总是令人铭记于心 直到永远。
缘分,总是在你不经意间来到你身边。
现将新邵龙华两地部分作者联谊活动诗歌诗词作品九首以第一辑形式发出。后续敬请期待。

一、约定
文/李泽彪
愧吾等邀约,致克寒、泽提、慧忠等新邵作协诸君远道而来,舟车劳顿。短暂相聚,于煮茶行吟中,畅谈文字,中流击水,足踏梅沙,手抚鹏城,实为余寄寓他乡,凭添一枝芬芳馥郁的砺笔,书写深圳,书写人生。
二、临江仙~深圳纪行并致谢李业康李泽彪陈荣荣曾楚涛诸君
文/肖克寒
南国风香知有约,非关着木棉红。
诗篇深处意相通。迢遥高铁疾,
千里笑谈中。
感慨文朋肝胆照,邀来煮酒英雄。
莲花山上月光融。所城堪读古,
旭日海空东。

三、《从冬天走到春天》(外两首)
——参加县作协“砺笔深圳”笔会有感
文/唐慧忠
(一)
掬一捧资江水
携一缕龙山风
乘着浓浓的乡风乡情
我们从寒冷的冬天
来到暖意融融的深圳
来感受速度
速度是一列沙沙而过的高速列车
来感受底蕴
底蕴是四十年如竹节生长的声音
来感受富庶
富庶是栉比鳞次的高楼
和高楼里的温软耳语
来感受乡情
虽从未谋面
因为乡情和文学
让我们一见如故情意浓浓

开着不咸不淡的玩笑
讲些家乡土特产一样的荤段子
文友和乡情的味道
就如老家的腊肉和猪血粑
还有老家门前的那棵白果树
在遥远的异乡南国生根发芽
从冬天走到春天
又从春天走到冬天
不带走这里的一片云彩
及云彩下一缕轻柔的海风
而我的心
早己如满载而归的行囊
被塞得满满当当

(二)外一首
《你朝我走来》
——瞻仰邓小平铜像有感
文/唐慧忠
我无比虔诚
怀着朝圣的心
围着莲花山转了一圈
因为鲜花在冬天里绽放
因为繁华的心情
无处安身
我积蓄全身的力量
以冲锋者的身姿
超越一拨又一拨
向上攀爬的行人
在莲花山顶
我双手合十闭气凝神
仔细聆听
你衣袂翩翩
步履铿锵
带着微笑
朝我走来
有一缕甜甜的微风吹来
我张开两臂拥抱
在我的身后
你画了一个圈
圈里已经长满了高楼大厦
和蜘蛛网般的道路交通
我转过身
感觉眼前一片生机勃勃
满目郁郁葱葱

(三)外二首《你坐在我后面》
你坐在我前面
亦或坐在我后面
都没有关系
我觉得
你都住在我的心里
我写了一首诗给你
你说这是一首好诗
如果这也算好诗
请给我煮一壶清茶
或打一壶老酒
如果能在海边租一间小屋
我可以从早上六点
写到晚上八点
你坐在我左边
亦或坐在我右边
都没有关系
我觉得
你都住在我的心里
有茶有酒的日子
我决定在小小的房子里
写满一屋子诗
让你永远住在
我写的诗里

(2020年12月7日,参加新邵县作协和深圳龙华区作协举办的“砺笔深圳”笔会,返程途中,匆匆记于深圳至邵阳高铁上。)
六、沙滩上写真
文/李优成
一只海鸥展开翅膀,
我学它 张开双臂与肩并齐,
跳起来 身后的影子跟着一起跳起来
在此之间,像交换了身体
然后,我在沙滩上
用食指把大字写得更真

七、《海的声音》
文/邓勰
晨光
你从龙溪∥漂流而来
越过了高山
带走了云彩
在那茂密的丛林
我曾经拥抱了一晌
似乎∥在眉宇之间
又回到了从前
我安静地∥把身儿贴进故地
倾听你的声音∥你的表白
在我简写的阅历里∥错爱
晨风
你从云天∥款款而来
抚摸了烟波
亲吻了大海
在那柔软的沙滩
我已经沉睡了千年
仿佛∥在一夜之间
又泛起了涟漪
我轻柔地∥把心儿贴近海岸
倾听你的声音∥你的情怀
在我流淌的青春里∥徘徊
请遗忘海的约定
请淹没海的声音
如今
你是大海的女人
我是陌生的背影
你是大海的女人
我是陌生的背影∥背影

八、那片海
文/田野
驶向大海,是另一种相依为命
渺小的身影拥抱黎明
以爱的方式
放下人世间所有的牵绊
只与,每一朵浪花温柔相认
把天空留给太阳
江山如此辽阔如此多娇
把海水还给远方
填平坎坷
心田的沧桑,形同静水深流
无法用苟且的生命,
回归大海
站在山顶与白云之巅
散尽浮华
掏出体内的激情
灌满海水的足迹。
已不再孤独
吹来的朔风与沸腾的阳光
每一种更迭与诞生
都能触碰,呼啸

九、冬日暖阳~
新邵龙华两地作家联谊会有感
文/明月清風
清澈的东江水
煮沸了雪峰山 碧绿的茶
火热的冬日暖阳
燃烧了南国 如同盛夏

龙华研讨会,
我们畅所欲言 谈论诗与远方
水都圆桌旁 我们促膝交流 推心置腹
品尝地道家乡菜 品味亲切家乡话

莲花山上
我们瞻仰了总设计师的巨大雕像
博物馆内
惊叹于深圳特区四十年来的巨大变化

南海之滨
我们浪遏飞舟 心情逐浪高
海滨栈道
我们欣赏海天一色美景 漫步天涯


大鹏所城
留下了友谊的足迹
较场尾椰林
记录了又一段友谊佳话

欢聚时间 总嫌太短
汽笛声声呜咽 喉咙嘶哑
惜别的眼神 晶莹的泪花
互祝安好
再会,在诗意盎然 春光明媚的蓝天下……

第一辑七位作者简介(按诗顺序排列)
一、【作者简介】李泽彪,网名泽惠木子,湖南新邵人,深圳某央企中层骨干。有十五载基层工作经历,爱好文字,热衷书法。现蜗居鹏城,为脚手架工程鼓与呼。

二、【作者简介】肖克寒,曾用笔名铁瑛,湖南省新邵县作家协会主席。中、短篇小说及散文作品见诸《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散文》、《湖南文学》、《湘江文艺》、巜特区文学》等报纸期刊,已出版有散文集《晴色山路》、《山泉在上》。

三、【作者简介】唐慧忠,湖南省新邵县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邵阳市第四届作家协会理事。2003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中国青年》、《小说界》、《羊城晚报》、《湖南日报》等海内外300余家中文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1400余篇(次),有近百篇作品被《读者》、《知音》、《杂文选刊》、《文萃报》、《微型小说选刊》等刊物转载;有50余篇作品被年度最佳小小说、新课标指定的课外阅读课本《智慧背囊》和全国168所重点中学推荐阅读的《中国中学生快乐阅读系列》等选载。为《郑州晚报》专栏作家,毛泽东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创作培训班学员。曾被《格言》、《城市晚报》和新浪等媒体评为“非主流写作”代表人物。著有长篇小说《一年》、作品集《人生显微镜》、《无钱一身重》、《幸福不在别处》等。

四、【作者简介】李优成,笔名李灵。湖南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人民日报》《芒种》《延河》《诗选刊》《湖南诗歌》等。出版诗集《生活低处的呻吟》。

五、【作者简介】邓勰,男,1979年出生于湖南新邵县龙溪铺镇。文学爱好者。2003年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中文系,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2014年转业至今供职于长沙市公安局岳麓分局。

六、【作者简介】张伟建,笔名,田野,湖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惠州作家协会会员,湖南长沙天心作家协会,诗歌文学网主编,华北凤凰诗社副社长。作品于《惠州作家网》《诗家》《中国诗歌网》《中国实事求是学习网》《中国慈善书画院学习网》发表。

七、【作者简介】陈荣荣,笔名明月清風、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中教高级。与人合著(第二主编)《英语入门与能力培养》(再版多次)等教育教学专著数部。发表在国家、省市区级教育教学论文数十篇并获奖。喜读书写作朗诵,有上千篇(首)散文诗歌作品发表于《辽河》、《文学百花苑》、《青年文学家》、《特区文学》、《特区教育》、《湖南日报》、《深圳特区报》、《宝安日报》、《新邵文艺》、《深圳老年科协》、《长江诗歌》、《宝庆声音》、《中诗社》、《湘楚山地文学》、个人公众号《荣府观园》、《今日头条》、《都市头条》、《简书》国家级省市县级报刊杂志及各种平台。曾获《青年文学家》全国情诗大赛“勿忘我“奖、深圳市文化馆《疫情中的温暖》朗诵征文优胜奖、《深圳特区报业集团*奋斗在深圳*征文》三等奖两项、深圳广电集团《才艺大赛*诗歌朗诵》优秀奖、《深圳市科普剧大赛》银奖。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市县(区)两级作协会员、中诗社唯美诗刊副主编、深圳市老年科普艺术团成员。

编后~此为两地文学交流作品第一辑,拟共发三辑。欢迎两地文友踊跃赐稿。之所以发布在《都市头条》,是考虑到作者文章可以投其它公众号,而如果先发公众号并注明原创(本公号系新开公号必须注明原创才可以留言讨论),则不可以再在其它公众号发布,此其一;其二是《都市头条》比较人性化,可以修改文字更换照片及配乐。因此大家发现错误可以及时告知我修改。昨晚搞到两点钟,不料疲惫之极,按错键码,未能保存。全部重新编辑,因此推迟了发布。还望各位海涵。不妥之处,万望斧正,不吝赐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