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恩温暖
作者/游有鲲
诵读/梦锁清秋
记得,儿时最幸福的事就是过年。
生长在缺吃少穿的年代里,果腹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再有就是有御寒的衣物。这两样东西,不但是人生存的条件,还是衡量贫穷与富有的标准。难怪从欧罗巴到亚细亚直至阿非利加,满世界的人都在呐喊“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在父母的辛勤劳作中,我们兄弟姐妹小时候从来没有缺吃少穿;可我们人人都盼望着过年。因为,每逢过年,技艺精湛的父亲,会根据我们几姊妹的身高、相貌、喜好,买来价廉物美的布料,裁剪出当年小镇上最好看的衣裳。除夕夜的饭桌上,久违的菜肴,让我们尽情地大快朵颐;特别是母亲做的红烧肉,顿时就会滋润干涸已久的肠胃,把一年到头的饥饿遗忘。因为忙于生计,我们几姊妹的新衣裳,大多时候是父母在年三十晚才钉好最后一件的纽扣,叠好分别放在我们床边。 每年的大年初一,我们几姊妹都会收到这份惊喜,都可以穿上剪裁得体,样式新颖的新衣裳。
父母精心的照顾,直到我们成家。至今回想起来,除了当年引领时尚的自豪之外,父母无尽的温暖,仍然流淌在我的心间,驱散我一次又一次的寒冷,伴随我战胜无数的雨雪风霜。

在岁月的煎熬中,父母再也拿不动剪刀,踩不转缝纫机了。耳濡目染,我们兄弟姐妹却学会了穿针引线,学会了踩缝纫机。父母不能给我们做过年的新衣裳了;可过年仍然不期而至。在外奔波的兄弟姐妹,每逢春节都会千方百计想办法赶回家过年。没有任何理由,只希望与父母吃一顿团圆饭,亲眼看看父母的生活状况,看看父母的身体怎么样。尽管我们都知道,父母衣食无忧,不缺御寒的衣裳;可是在回家的时候,人人都不忘給父母买件心仪的衣裳。细心的姐妹,还经常给父母买套装的床上用品。我知道,这一切,为的是在寂寞的夜晚,让父母感受到儿女们的牵挂与依恋,理解儿女为生活奔波,不能陪伴父母的无奈。

母亲在多年前就永远离开了我们,父亲前年也与世长辞。父亲去世的时候,几姊妹商量一致,花两万四千元租借殡仪馆的房间设灵堂。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静下心来,追忆父母的艰辛,怀念家的温馨,陪他老人家跨过阴阳两隔的时光。在收敛父亲的遗体时,按当地的习俗,要准备好一床大红绸缎的“衾被”,样子就像古装戏里,在寒风中披在身上带帽的斗篷。在给逝者沐浴,穿上纯棉的单衣和棉衣后,包裹上“衾被”,再用手工把“衾被”缝合好。在为父亲缝“衾被”时,我们六姊妹都亲自动手。这绝对不是在展示各自的缝纫技能,只是在最后一次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最后一次在家人之间传递亲情;最后一次给西归的父亲一丝应得的温存。
往事不堪回首,每当想起这些。胸中涌动着无尽的爱和深深的眷恋。倍感亲情的温暖。和失去亲人的酸楚。

作者简介:游有鲲:云南昭通人,新闻出版系列编辑。曾尝试过戏剧、小说、诗歌、散文、摄影创作,偶有作品获奖。

主播简介:尹相秋 (网名梦锁清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清秋之声》主编,《都市头条》编辑,中国互联网朗诵联盟会员;有百余篇作品发表在网络平台,部分作品在百度上可查。多家微刊平台实力派主播;能驾驭各种体裁的作品诵读;为微刊平台朗诵作品目前两千余首;配音秀达人;温婉清冽的女神音,会把你带入到意境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