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路艳霞
11月29日晚上,寒风袭人,但挡不住读者的热情,在雍和书庭举办的作家邱华栋新书《十侠》首发式上,邱华栋舞起大刀,展示他并未荒废的武功,引来阵阵喝彩,也让读者们对遥远的侠客充满了神往。

《十侠》是当代著名作家邱华栋的最新历史短篇小说集,他将侠客们置身于著名的历史事件中,浮现出中华民族绵延两千多年的侠义精神脉络。全书包括《击衣》《听功》《绳技》等十篇。从春秋战国到明清,讲述了十位各具特点的侠客的故事,比如,《击衣》写的是春秋晚期刺客豫让的故事,《龟息》以秦代为背景,《易容》则从王莽新朝的覆灭敷衍出来,《刀铭》取材于《后汉书》,写东汉;《琴断》重写了魏晋名士嵇康的故事,《剑笈》的背景则是乾隆皇帝让纪晓岚编修《四库全书》,部分情节取材自《古今怪异集成》。这些故事的叙述各有腔调,或活泼,或苍凉,或清逸,或悲壮,写出了侠的不同侧面。小说把刺客和侠士放在著名的历史事件中,想象历史的细节,赋予人物以温度,复活了侠的精神。《十侠》是作者在武侠小说历经数次嬗变之后,复归“原侠”宗旨的书写。
谈及这本书的创作缘起,邱华栋说,他小时候练过几年武术,在新疆昌吉州二中读书的6年时间里,他同时在州业余体校和二中武术队参加武术训练。令人惊奇的是,他的语文老师黄加震担任武术队总教练。邱华栋从蹲马步的基本功开始练起,到练组合拳,再到学习长拳、南拳、通背拳套路,而器械里的刀、枪、剑、绳镖他都练过。“我的人生中难得有这么一位文武双全的老师辅导我成长,我若写一本武侠小说,献给黄老师,为他八十大寿祝寿才好。”于是,去年邱华栋果真写了这部书。

邱华栋15岁时就写过一部武侠小说,是个小长篇,但没有写成功。这两年,他读了不少正史、野史、轶闻杂记、汉魏笔记、唐传奇、宋代话本,以及明清侠义小说、民国武侠小说等,他说,当年的兴味重新催动他下笔。
据悉,本书的插图,是邱华栋从晚清任熊所绘的《剑侠传》中挑选的,另有洪应明、上官周等人的版画。他还从当代画家赵明钧的《武侠人物百图》中挑选了几幅。插图和内文之间是一种意趣上的呼应:古之木刻,今之白描,豪气溢纸而出,与小说文本相得益彰。
“我写小说已逾三十五年,我不喜欢被认作是一成不变的作家。写小说,应该具有创造性而不应服膺于定论。”邱华栋说,为了保持写作兴趣,他经常换换手,左手写了当代的,右手就写历史的,也许以后还会尝试科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