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李天飞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0年11月版。
内容简介
该书是作者李天飞所著的解读经典文学的作品,从《封神演义》和其他典籍中的各路神仙入手,以通俗有趣的语言讲述他们的前世今生和传奇故事,颠覆你对“封神世界”的认知,致力于构建属于当代人的“神仙传”;其中也包括对各种民间传说的考证、辟谣等内容,力图正本清源,为读者讲述一段完整可信的神话历史;并在历史长河和文学作品中对人类、文化和社会进行深层次思考。
目 录
序章 一张封神榜,“诸神黄昏”之后的大团圆
封神榜:一张无视规则的诸神系谱
现代视角下的“封神榜”
道教影响下的自然神
决定吉凶祸福的神煞们
宗教护法神
民间俗神
最伟大的神,也许不在封神榜上
世界秩序的维护者
创世之神与人类之祖
是谁筹划了封神大计
第一章 封神大计:一场恩怨,源自民间
“封神”是千年历史的传承
无关善恶,只问逻辑
阐教和截教的爱恨情仇
《封神演义》的作者之谜
封神榜:《封神演义》的最大贡献
封神榜背后的中国民俗
第二章 那些人尽皆知的名字
哪吒:最动人的悲壮传奇
北方天王有狂子
兄弟之名难自洽
英杰生来震鬼神
三头六臂显神通
脚下金轮手中枪
殷郊:原本该站在哪吒的位置
被哪吒抢走的伐纣先行官?
被埋葬的弑父悲歌
殷洪:展现忠孝矛盾的虚构角色
殷郊之死的谜中谜
殷郊的师父是孙悟空?
杨戬:中国神话中的“超级英雄”
华夏血统的猎户座
源自波斯的天狼星
只看英雄事迹,不论姓甚名谁
雷震子:被忽视的男主角
雷震子传奇之文王百子
雷震子传奇之墓中产子
肋生双翼,一飞冲天
韦护:真身远比故事更伟大
第三章 虚实之间:小说背后的真实历史
太公在此,诸神回避
被《孙子兵法》推崇备至的谋略家
历经磨难,方成大器
军师的十八般武艺
一代明君周文王
第一位“三顾茅庐”的帝王
杜撰出来的“食子传说”
昏庸残暴商纣王
不是主角,亦似主角
比干:命运掌握在陌生人手里
邬文化:猪八戒的前身?
第四章 统领万方:中国的“八百万众神”
自然神:源于自然,用之于民
五岳:中华民族的保护神
雷部:农业社会的希望之源
精兵简政的火部
斗部众神:不只是天上的星星
小封神榜:其实是一部神煞榜
众星捧太岁
杨任:拥有超高辨识度的形象
好色之徒土行孙
张桂芳、风林:谁才是丧门星?
七孤星、七杀星
九曜、二十八宿
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
斗姆:斗部的首领是女性
民间俗神:逃不开的生老病死
瘟神吕岳:被讨厌的神
身兼数职的财神赵公明
三霄娘娘:既管生孩子又管厕所
显道神和开路神
护法神:你的信仰由我守护
混乱的四大天王
四大元帅:已不复当年模样
保安队长哼哈二将
第五章 群神之战,可能是各大神系最亲密的一刻
宗派之一:最活跃的神仙们
从神道到仙道
众神之巅,前仆后继
十二上仙:阐教最强天团
神秘人云中子
逍遥散仙说陆压
宗派之二:被小说提前了上千年
接引道人、准提道人
燃灯道人、长耳定光仙、惧留孙
文殊、普贤、慈航
孔宣:并不是坐骑
羽翼仙:大鹏金翅“雕”
被当成财神的多宝道人
马元:吃荤的神
余元:本是监斋神
民间宗教:老百姓心中的神话传说 332
通天教主:孙悟空的原型
截教的“圣母情结”
火灵圣母:巫术军事家
第六章 百鬼夜行:《封神演义》中的妖族
妲己:也许是东亚最著名的妖怪
九头雉鸡精和玉石琵琶精
千里眼和顺风耳
“梅山七怪”还是“梅山六怪”
妖精到底该不该封神
参考文献
-------------------------------------------------------
序
这本小书,算是我读《封神演义》这部书时做一点总结。首先要感谢凤凰联动各位编辑老师,是他们让这部小书得以顺利出版;也是他们的督促,让我有机会为这个庞杂的体系做了一番尽可能详细的梳理。

清籁阁刊本《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在古代小说里,历来是不太受重视的。因为文笔很一般,它的“思想性”比不上《西游记》,它的故事也往往千篇一律,人物形象也不免单薄。
但是,这部书在今天的价值,好像又迅速飙升起来。因为它的阐截两教斗法的世界观足够宏大,它的法宝系统也足够酷炫——比《西游记》的单打独斗还要酷炫得多,所以非常适合现代影视改编。
近期好几部电影,都以“封神”为主题,就说明了这一点。它的法宝,又给无数玄幻、仙侠小说提供了标准素材库。各自媒体平台的内容,什么元始天尊实力究竟如何、鸿钧道人的真身是谁之类,一搜一大把。大学课堂上的冷冷清清,和媒体平台上讨论得热火朝天,恰形成鲜明的对比。

民国石印本《封神演义》人物画像
其实这就看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封神演义》这部书,在学者那里和在民间那里,评价是不同的。
许多文学专业的学生,是从《中国文学史》中了解到《封神演义》的。但是,如果仅从课堂上教的方法去读它,就显得太“乖学生”。来回一般就是那几套:思想深度、艺术手法、人物塑造……其实,古典名著都是异常丰富的,因为无论文笔好坏,它都深深扎根于那个时代。它体现的,首先是那个时代读者的共同的知识结构、思维逻辑。

李天飞校注本《西游记》
而且,我们的文学,能进入到视野里的,大部分是精英阶层的文学。而《西游记》《水浒传》《封神演义》这样的通俗小说,我们在谈论它们的价值的时候,什么人物、思想、艺术……也是从精英的角度去要求的。如果不能满足,就容易判在次等。
其实,传统文化本来就分精英的文化和草根的文化,也就是所谓的“大传统”和“小传统”。这些书的主力读者,本来就不是精英阶层。它们在当时,都是红极一时的畅销书。它们代表的文化,是当时草根阶层的文化。
当然,它们写到一些“普世化”的内容时,例如人性、自由、生命……也会够到精英阶层的话题门槛,但大多数情况下,仍然是在用草根阶层喜闻乐见的文化元素编故事而已。就像今天的网络小说写盗墓,写东北“黄皮子”,这些主题到底有多深刻,其实谈不上,但是,大家就是爱看!

北京白云观所藏斗姆画像
草根阶层的文化,一般很难在历史上系统地留下痕迹。精英文化中,经部是意识形态核心不容质疑,史部为帝王将相作传,子部是学者的各种学说,集部主要是诗文作品。它们都太精妙,太高雅。我们可以知道李白在想什么,苏轼在想什么,李世民在想什么,但是很难知道一个明代的底层老百姓在想什么——因为没有人为他们发声。
但是,历来不列入四部分类的白话小说,在这里就体现出作用了。老百姓非常容易相信:打天下之前是要拜把子的,军师是必须会法术的,朝廷里一定有忠臣和奸臣两个阵营的,山洞里是住着世外高人的,改朝换代时神仙是要下凡帮忙的,两军阵前是可以斗法宝的……这些逻辑深深印在人们的脑子里。
其实,今天的网络小说、影视,去掉现代元素的剧情和特效,也基本还是这些逻辑。精英的文学讲究“玄心洞见,妙赏深情”,但草根的文学不讲这些,首先要热闹好看,而这种要求是千百年一贯的。

《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
就拿斗宝来说,可能我们会觉得《封神演义》里的各种葫芦、扇子、镜子显得过于老土,但你说《星球大战》的光剑和陆压的斩仙飞刀有什么本质的不同?“真炁”和“能量”有什么高低之分?藤崎龙的改编版《封神演义》就很好地说明:这本书真的是适合各种“位面”的改造,因为它太合大众的口味了。
《封神演义》还充满了专属于中国人的底层文化元素,比如说,封神榜上封了无数群星列宿,比如青龙星邓九公、勾绞星费仲、七杀星张奎、六合星邓婵玉……很少有人关心这些星宿到底是管什么的,天上到底有没有。
其实只要熟悉一点命理,就知道这些星宿,绝大多数都是用于占卜、择吉的神煞。它们和天文学半点关系都没有。我们受过12年中小学教育甚至高等教育,但在学校里,还真的从没有人教过我们这些。

北京白云观所藏马元帅画像
但是,它们既然大批列入“封神榜”,就说明当时的老百姓是非常熟悉的,而且直到今天也仍然生机勃勃。
又比如书里的截教,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一个教派。许多学者猜测“截教”的原型,比如影射道教的正一派或全真派等,也并不能得其要领。截教的掌教师尊通天教主,更是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那么,这个形象从何而来?他和民间宗教有没有关系?为什么虽然我们明知是作者的虚构,却总觉得哪里有点影子?
又比如《封神演义》里的殷郊,他本来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他和太岁信仰、和哪吒的关系,几乎可以写一本书。殷元帅信仰,至今仍然在民间流行。但不知为什么《封神演义》把他的故事作了非常大的修改,这种修改和他的信仰有什么关联,仍然是一件值得探讨的事情。

北京白云观所藏赵公明、岳元帅画像
隐秘的东西既然存在过或仍然存在,就一定会对社会起作用,就像“暗物质”对宇宙起的作用一样。作为现代人,我们虽然不必去相信它们,但一定不能茫然无知,而是要知道这些东西的存在。否则,我们的知识不会全面。
作者简介
李天飞,学者、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硕士,曾任中华书局编辑,《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组成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俗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会员。曾为《西游记》校注,并著有《万万没想到:〈西游记〉可以这样读》《为孩子解读〈西游记〉》《为孩子解读〈三国演义〉》《为孩子解读〈水浒传〉》《为孩子解读〈红楼梦〉》《李天飞精讲〈西游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