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文者"说(随笔)
刘荫庄
“未有真境之所为欲为,能出幻境纵横之上者;我欲作官,则顷刻间便臻荣贵;我欲致仕,则转盼之际又入山林;我欲作人间才子,即为杜甫李白之后身;我欲娶绝代佳人,则作王嫱西施之原配……”此语出自李渔之口,他是说文人的,把个文人说的真是春风十里,携风唤雨极是自由意得。

也有人不是如李渔所说,这一厢当属陈寅恪,他说;“自由其道文人笔,最是文人不自由”,类如有此同感的,还有贾平凹,他闹情绪时喊过:“大丈夫不为散文矣”。
文学艺术和科学,关联了人类情感和智慧。它们的二元性就象一个硬币的两面,都源于人类最崇高的一翼,都追求深刻性、普遍性、未知性和永恒的意义。就文学作品而言,传统文论推崇全篇气象的光明俊伟,不可寻枝摘叶的面貌神至。“元气浑成,不复以姿媚为态”,不然,一动笔就来了单调窘迫,怕是以生命的枯萎做了代价的。

文人用笔敲打这个世界,对世俗生活人间万象作独特的显影,首要的是自己的人生觉悟。一些有品位有风骨的作品,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表征,一个神圣的心灵祭坛。就新中国建设初期和后延一段时间,就描写农村农家生活的作品回望,浩然的《金光大道》、《艳阳天》当属扛鼎之作。尽管时空转换,一些心存他念的人摇唇鼓舌,对浩然极尽贬损泼污,但风头甚嚣时,丝毫也没有把“大道"金光失色,把"艳阳”天泽湮灭!这只因为老百姓心里有杆秤,读者心中有天平,敦好敦歹自有考量。浩然是当代有社会良知的中国作家之一,他以探索人性和民族生存发展为已任和担当,他把时代精神融入文学创作之中,以独到笔触、视角、思想的厚重为时代放歌,一时期,他心中也有孤独和苦闷,偏有人还落井下石,尽显了萎琐和卑劣。

浩然晚年拖多病之躯,仍奋笔为《苍生》写意,斯情斯意,使人唏嘘,尽显了生于宝坻那方黒土地上人的执着和心胸坦荡。还应了那句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些人对浩然的妄言,也势所必然,乌鸦站在黑猪上,总说自己很漂亮。而时下,何来文坛的勃兴和多采,何来繁花和漂亮?还是仅就农村题裁的作品而论,鲜有和柳青、浩然、铁凝、路遥、叶文玲等人的作品媲美和超越。如何去体识生命和时代,以解放人格,创造人格,不虚伪、不矫情、不作假,以心灵的高贵作灵魂的洗礼才是时代为文者的必要之道。为文者无垠的精神空间,他的先锋意识、精品意识、人文精神、他的大气,这一切的向度,都自我规定了极为有限的自由度,而文人精神空间的无垠和外部空间的狭窄所形成的反差,最终落下了有修养的人操笔为文实在是无可奈何,量此也是难有好作品问世的根脉。

为文者搁笔,有的是意识使然,无兴遣笔。靠投机取巧钻营入了这“‘会”那“协”者,无力为文,当属水平之限,这类人浪迹文坛,也只是了放浪形骸,难成气候。
时下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严重冲撞,房地产老板挣足了票子,止步经营做了壁上观,他们的豪取之心黯然失色,辉煌已成昨日黄花。为文者的独木桥上虽亦步趋冷,但仍有人心存善念想只为愿戴个“作家"的帽子,因前有没凭真本事己进圈者的诱惑。胸无实墨,说大了也只是靠半瓶醋的“文人"支撑门面,指望这等人拿出象样的作品,必是“黄粱一梦"了。

在目前的纷繁环境和人文精神面前,还能一往情深地做文学家的守望者毕竟是少了,“笔锋销尽墨池荒",时代呼唤浩然等有铮铮凛凛铁骨的真正人民作家。社会主义文化不需要太多的软体动物,为文者的队伍渴望更多的雄刚之气人。
作者简介:
刘荫庄,作家、剧作家,高级警官。河北省公安文联原副主席,河北警察协会副秘书长。河北省出版协会常务理事。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警视窗》月刋执行主编、主编、社长。(1994年1月~2004年12月);《燕赵警视》杂志社社长。(2005年1月~2009年9月);《警察之友》杂志主编。2011年1月~2013年12月)。著有长篇小说《洼魂》(团结出版社);短篇小说集《燕子声声》(花山文艺出版社);报告文学集《沉重的蓝盾》(花山文艺出版社);散文集《野渡斋笔记》〈团结出版社);散文随笔集《远方》 (团结岀版社);中篇侦破小说《最后一个登机者》(大众文艺),中篇侦破小说《洼声〉(大众文艺)。自选集《收秋集》、《心路丝语》、《四色土》等。电视剧《古镜疑踪》、《古镇警魂》、《古塔枪声》、《古道邪风》、《4 . 18指令》五部。其中《古镜疑踪》中央电视台台播放,全国23个省市电视台转播,外四部河北电视台播放。《4.18指令》获影视剧奔马奖。小说《燕子声声》被省广播电台制作配乐广播,作为全国省级电视台交换节目。
被评定;河北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传略收录《中国专家学者辞典》、《中国青年作家名典》。

主播简介:
晚风,退休教师。喜爱诵读,喜马拉雅优质主播,滨州头条金牌主播,鸿雁文学等多个平台的金牌主播,以声音交朋友,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