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时节,天刚亮,我独自一人坐在天津站的候车室等车,那时,人并不多。
一个穿橘红色风衣的中年妇女急匆匆地走来,一手拉行李箱,一手提个红包,胸前还挎个小香包,在我旁边的空位前停下,放好行李,冲我笑笑:“老乡,帮我看一下行李好吗?”她用手指了一下卫生间。“好的”我点点头。
回来,她从包里拿出一个鸡蛋给我,说:“吃一个,还热乎呢!”我觉得不好意思,“谢谢你,我刚吃过。”我推让。她又推过来,“早 上来时,煮十多个呢!”她的热情,搞得我一个大男人脸有点发烫,毕竟是陌生人,又是女的。
“听口音像老乡,你哪里人?”她一边吃鸡蛋一边问。
“我河南洛阳的,去过吗?”
“路过,我安徽阜阳的。那咱俩同道。”她高兴地说。
“我是洛阳过来的,来天津打工。”刚说完,她的脸色明显晴转阴。
“我还想咱俩同路,能做个伴呢!路上也好有个照应。”她有些失望。
其实,经常出门的我也有同感,尤其是长途。一个人来来往往,为了生活,浮萍一样,居无定所,孤独的身,孤独的心,都市霓虹闪烁,高楼鳞次栉比,马路宽广错综,车流如龙,这些都是别人的,与自己无关,我只是城市里一个小小的过客,如空气里的一粒微尘,又有谁会再意呢?
“回家有事?”我看出她的失望,好像自己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影响了她的心情。一个对你抱很大希望的事,到头来如泼了一头凉水。
“我妈病了,昨天晚上妹妹给我打电说,一休没睡。”看得出她很焦急。“我在开发区工地做饭,老板不让走,说找不到合适的人。”她停了一下,看着我。“哎!你刚从家来,会做饭吗?我推荐你去,工地的饭好做。”
我发现她的眼里又有了亮光。
“我在厂里上班,回家收完秋回来了。谢谢你的好意。”我不敢看她的眼神,可能又让她失望了。
她站起来,指一下行李,往车站的商店走去,我知道她让我看行李。打开手机,我心不在焉地划来划去。
她扔给我一瓶矿泉水,“鸡蛋不吃,喝瓶水总可以吧,不会有毒的?”我想拒绝,看到她那坚决的样子,我有些尴尬,急忙从包里掏出一苹果给她,“礼尚往来,不收不行的!”
坐下来她问我路上顺利吗,我知道她说的是上下车填表扫码的事,又给我看她的车票,怕坐错了车。她还说是第一次来天津,说自己只有小学文学。
我说,不用怕,不知道可以多问工作人员,没人会拒绝你的,像你这么好的人。
出站时,她冲我摆摆手,脸上露出微笑。
每一个出门在外的人都不容易,也许素不相识,也许只是擦肩而过,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慧心的微笑,都是真诚的祝福。顺手时,有能力就帮一把,常言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