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 山 贡 水
——宣恩各族儿女的母亲河》7散文选专栏
编辑制作:烟雨蒙蒙
作者:董明阳

涛涛贡水河,属于鄂西南最大河流清江支系,位于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境內,河床宽两百米左右,由西向东穿城而过,把整个宣恩山城划为南北两半。它孕育着土、苗、汉、侗等十六个民族,被称为宣恩各族儿女的母亲河。

贡水城区段全长共十余公里,上游高高耸立着一座气势宏伟的中南第一座水位近两百米的拱型大坝,既可用于发电又可用于防洪。

近些年,由于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对贡水河道进行了彻底治理与改造,经过治理后的河床水面平稳,并在十余公里的河道上装有四级随着水位涨落而自动升降的翻水大坝,使水位平均保持在1.6米左右(深则1.8米,浅则1米),为水上运动创造了良好的天机。

除开横跨在河床上的四座公路桥及座风雨桥外,另在四级自动升降翻水坝之间架设有多座浮桥、石墩跳桥等,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

两旁数十公里的清水走廊贯穿于整个河段,悠悠河水清澈透底、波光粼粼。江中还安装有中南地区规模最大全长四百余米的音乐跑泉,每当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之时,那随着音乐起伏高低喷出的水柱五彩斑斓、云雾缭绕,无数条水柱时而上串直插百余米高空、时而穿梭、相互交映,中间圆形蘑菇喷头上的水幕电影更是独具特色让人眼花缭乱,真可谓“江中彩虹雲雾袅、歌舞升屏醉黄昏”。使夜幕下的山城呈现一派“灯火辉煌、火树银花”的晚景。

为更好弘扬民族文化 ,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贡水河沿岸建有各民族文化特色的民族风情街、具有反映各民族人文地理风情的“梦巢小镇”,气势飞鸿的宣恩地标性建筑“墨达搂”群——湖北省名俗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也坐落在贡水河南岸,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与北岸钟角楼隔水相望遥相辉映,与横跨贡水河上古色古香独具土家民族文化特色的文澜风雨桥文脉相通,与江面那云雾缭绕缓缓升起的音乐跑泉相映成辉,映衬出大美宣恩人杰地灵、厚重久远的历史文化,钟灵毓秀的人文地理,美不胜收。

沿河两岸人行道上相间种植的桂花、枫柳、香樟、杨柳等各式各样的林荫树顺着河床整整齐齐、排列有序,遮天蔽日、绿树成荫。极目远望犹如天仙盛景。

十余公里宽敞的林荫大道旁的护栏全部用以反映民族风情文化的石刻浮雕与刻录的古诗及近、现代各路名流贤达所赋诗词组成,无不彰显本土深沉的民族文化底蕴。

当踏上清水走廊的栈道,你便会发现,整个栈道简直就是彩灯、浮雕相间的组合体。近百幅用石材雕刻而成的均高四米,长约四十余米的浮雕无不反应传承本土民族文化精髓。宣恩,因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悠久深厚的本土文化底蕴而享誉全国,也曾赢得全国各地体育运动爱好者和社会各界的青睐。近年来,曾相继在宣恩举行了《全国自行车山地赛》《武陵山区龙舟争霸赛》。继由国家体委及湖北省举办的《中国内陸首度水上运动会》以来连续数届也都在宣恩举办《全国汽车越野邀请赛》《湘鄂边老苏区第20届“贺龙杯"兰球友谊赛》《世界城市旅游小姐宣恩赛区总决赛》,由俄罗斯、英、美、法、德等36个国家及9个省市参加两年一届的《国际茶业大会》等等……

活动及赛事均在宣恩举办,曾为宣恩人民争得了荣耀,赢得了四方情谊,促使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宣恩得到了自我提升与发展,情系全国、誉滿华夏,为未来宣恩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商机。宣恩也因“贡水”这一具有得天独厚的母亲河而赢得“仙山贡水、浪漫宣恩”之美誉

个人简历

作者:董明阳,男,笔名:六月雪,汉族,出生于1954年1月,大专学历,湖北宣恩人,69年应征入伍,有过军营生活阅历,从事教育工作十余年,后从事工商行政管理直至退休,爱好文学,曾在南方都市报、凉城文苑等平台发表过散文、随笔等数十余篇。
编辑: 【个人简历】
烟雨蒙蒙(李安洁)生于1959年10月末已退休,黑龙江牡丹江人
喜欢狂热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搏击。从2017以来曾经在多家平台发文1000多篇左右,热衷喜欢散文、诗歌、随笔、微说、小说等练笔泼墨,曾经多次荣获多家微平台参赛获奖荣誉。

热爱生活,爱旅游。最大的缺点,想事简单,太直性了。优点善良正直讲义气的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