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吟》
作者:鱼之乐
编配:*平凡
主播: 仲夏冰心

时唯庚子端午,新节恰盛。
晨兴遇莲,
观瞻新建之河畔池景,
远眺南山经塔,
恍然怡情忘归之际,接亲电催
遂以说走就走之兴致,
远赴渭水源头寻清幽之地,
发怀古仰圣之心。

经沿途,观景致,
久延入山林,雾云逡巡(qūnxún),
渭溪唱和,杂花秋春,
苍石漆黛,
佳胜之地乐而不欲返矣。
至龙门涧,星罗石盘,
耸于渭流之中,延俄而上,
入斧劈苍翠之中,几近无路。
沿岸草花并树,鸟鼠同穴,
盖其人迹罕至耳。
传夏禹治渭水黑龙之患,
命应龙甩尾,力聚神斧劈山,
断岩壑而致湍流奔涌向东,
恩泽渭川灌溉之农事,
是故稻粱丰沃,
民生殷实,立国安邦,
成中兴于中原。

途有先贤左公平疆之际游历遗迹,
勒石“大禹导渭”于峭壁,
雄洪见于数里之外。
偶遇茁壮之柳,
合围尚有不足,
思来亦与左公柳之传说有关。

渭源一县,
斥资弘禹浚(jùn )河导渭之功
融游置景,
于空山幽闭之地,
溯源延山列九亭,
曰:扬州、荆州、兖(yǎn)州、青州、
徐州、梁州、豫州、冀州、雍州。
以为“禹别九州,随山濬 (jùn)川,
任土作贡”之定国安邦意。
然随山修路,
盖以亭樟为栖息歇乏之所耳。

半程以后,
其山远,其路遥,
然其秀美常在于险远之途。
至山顶,花燃四野,
岚风拂耳,空山叠翠,
如临仙境,不觉畅然长吟,
思绪如渭流泉涌,绵久不觉。

夫自然之力,神工鬼斧;
造化之功,雕琢天成。
良景秀色,
常在于险远僻地而人迹罕至也
古往今来,唯其稀而令人神往
唯其少而令众身趋,
唯其精而令汝我唏嘘。
故凡山石秀美,水瀑淋涔(Cén)
谷涧深幽之地,
多为人力之迹稀绝而虫兽之印痕长乐耳。

是地也,杂花生树,
鸟雀灵鸣,
岁无久长之计量,
日无阴晴之分辨,
自古及今,晨昏定省,
叶枯更生,融融乎相偕共生。

殆 (dài)为人聚之集,
通会之市,
总无外乎以伐木建舍,
筑路通桥以为便利,
日积月聚,废旧更张,
以至于源水毁而林木废,
土地沃而剥产丰,
更兼取之无度而休息无佳,
久延至子,
至孙,至重孙之辈,
终致地贫无力,林疏且荒,
又岂能续延曾经自然之景象乎?

盖此之惑,
尤鯀(gǔn)、禹之治水之辨也。
固其疏浚优于封堵,
倡治利于固步,
存多措而共生,
力为众而无私,
谋长久而兴邦,
诚感念禹王之德并天地,
功昭日月矣!

今之众生相,
比皆以改为名,
兴革事于正统。
岂不知越俎代庖,
废秩兴制,
动辄以固己之心而度人之行,
予以规而限乎矩,
苛以责而惑于乱,
以至于鱼龙混杂,
流弊横行,遗害无穷。
而至于简政放权,
谦德抑法,几荡然无存,
而为世之所稀且道之不可攀也

噫吁嚱(yīxūxī)!
此皆未学禹之治水也。
苟以疏浚之精神得之一二,
又岂能若此世之乱乎?
何者盛世,与民休息,
宽德脩(Xiū)严,
束 (shù)己责众,
为法以安天下,
此当政者不得不察也!
作者:周昊,男,汉族,1973年4月出生,甘肃天水人,法官。个人爱好文学创作,喜古诗词,善散文。有多篇法学论文、调研报告获国家、省、市级奖励。随感、散文、杂诗等散见于《人民司法》《甘肃审判》等刊物及《浅月诗情》等网络媒体。

主播: 仲夏冰心,甘肃天水人,退休前是一位法律工作者,酷爱朗诵与旅游!爱生活,也爱诗与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