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礼》
作者:石钟山
朗诵:杜 桥
鹅毛般的大雪,在铅色的苍穹中飞舞着,飞舞着。一支红军队伍,冲破了枪林弹雨的围追堵截,在零下三十多度的酷寒中艰难的行进着。
突然,队伍停了下来,只听有人喊:”前边,有人冻死了!”
军长一震,疾步向前跑去。
只见,在一颗高大的松树下,一位战士背倚着树干,坐在雪窝里一动也不动,他的左手夹着半截用树叶卷成的烟,小心的放在胸前,仿佛在这最寒冷的时刻,还在渴望着一支烟的温暖。他的右手握着一个小纸包,脸上还挂着一丝已经冷却的笑容。
军长用颤抖的双手打开小纸包,一只红辣椒跳进了军长的眼帘。这是辣椒吗?不,在这最寒冷的时刻,这是温暖,是希望,是生命啊。军长的眼睛湿润了,他轻轻地拂去战士肩上的积雪, 猛然间他发现那战士穿的竟然是那样的单薄,单薄的就像一张纸,裹着他瘦弱的身躯。
“棉衣?棉衣呢?为什么没有发给他棉衣!”
军长两眼发红:“军需处长呢?”
警卫员呆呆着望着军长愣住了 “给我找军需处长!”
队伍里没有一个人走动 “快去,给我找军需处长!”
警卫员再也忍不住了,哇一声哭了出来:
“报告-军长,他就是刚任命的军需处长…棉衣 不够啦,就连发的御寒辣椒他都没舍得吃一口啊!
军长愣住了,他望着雕像般的军需处长,眼泪成串成串的流了下来……
他把那只红辣椒高高地举过头顶,在青灰色的天穹下,在弥漫的雪雾中,那辣椒就象一支燃烧的火炬,照耀着前程。
然后,他向军需处长,缓缓地举起了右手,紧接着一只又一只的右手在缓缓地举起……
军礼是那样庄重,整个队伍发出一片抽泣声,就像一曲悲壮的哀歌,久久的回荡在,回荡在雪地的上空……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石钟山,武警总部政治工作部创作室专业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玫瑰绽放的年代》《大院子女》《遍地鬼子》等,中短篇小说集《旧辙》《激情燃烧的岁月》《军歌嘹亮》《幸福像花儿一样》《快枪手》等。另有编剧作品《激情燃烧的岁月》《石光荣和他的儿女们》《大陆小岛》等及导演作品若干。曾获“五个一工程”奖、百花文学奖、北京市政府文学艺术奖、飞天奖等奖项。
朗诵者简介

朗诵家杜桥简介:杜桥,著名朗诵艺术家、语言艺术教育家、广播电视资深主播、编导,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华夏传统文化网络电视台艺术总监兼总导演,世界华语诗歌联盟朗诵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互联网朗诵联盟艺术顾问,中国诗歌春晚执行导演,大型原创诗歌音乐舞蹈史诗“诗韵中华”签约艺术家。中国广播文艺专家奖、中国演艺界“最佳朗诵奖”、全国高校国学联盟“朗诵家诵读贡献奖”获得者。中国百姓才艺网艺术总监,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辽宁延安文艺学会朗诵艺术委员会主席、辽宁广播十佳金话筒。曾出版专著《抚摸往事》、《杜桥短诗选》、主编有声图书《中华诗词诵读.传统文化朗诵会》,并担任朗诵、音乐编辑、制作。诗作《牧歌》曾获《诗刊》诗赛大奖。
演出讲学足迹遍及海内外。曾多次应邀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海南、长春、哈尔滨、南京、郑州、无锡、大连、鞍山、锦州、铁岭开原、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包头、通辽、银川、承德、抚顺、安徽桃花潭、江苏兴化、江西南昌、山东曲阜、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沈阳音乐学院、沈阳师范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药科大学、辽宁传媒学院等地巡回演出、讲学、担任评委、主考官。 2017年11月随“诗韵中华”中国艺术家代表团赴美国洛杉矶、旧金山演出,在海内外赢得广泛赞誉。
著名表演艺术家、语言大师曹灿生前在给杜桥主编并担任朗诵、音乐编辑、制作的有声图书《中华诗词诵读.传统文化朗诵会》 推荐语中写道:“中华五千年文明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杜桥先生的《中华诗词诵读.传统文化朗诵会》无疑在传承上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他不但让人们欣赏到古诗词的文字美而且享受到她的音韵美!”。
杜桥说:“朗诵是语言的花朵、精神的火炬!生命因朗诵而精彩,生活因朗诵而芬芳。朗诵就是用声音作画,用声音的彩笔描摹一幅或清丽婉约、或激越悲壮的立体音画。朗诵是引领社会风尚向善、向美、向上的高雅艺术,诗歌和朗诵是“文化自信”的一双翅膀。弘扬朗诵艺术,放歌美好生活!我爱母语,我爱祖国!”。
对一首诗的解读欣赏及表现,是一门大学问。我一直很崇拜有个性的朗诵家,他会将你带到特定的情境和意境,让你迷失自己。言为心声,只有深刻的内心体验和独到的理解,才会有声情并茂的再现和锦上添花的升华!
——马戈(《解放军报》主编、摄影家、作家)听杜桥朗诵有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