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礼赞——深圳市福田区红树林奖颁奖仪式”基建老兵参加颁奖仪式后现场合影留念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和福田建区30年。回顾30载发展历程,福田因改革而生、而兴、而强,一代代奋斗者犹如扎根福田的红树林一样迎风向海、防风固堤,让福田从一片农田水塘蝶变为名副其实的深圳“城市主客厅”,他们献出的青春和热血值得礼赞。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之际,曾经获得国务院军转办、国家人事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授予“模范转业军人”称号的马成礼,又在深圳获大奖。在深圳市广电集团演播大厅举行的颁奖会上,马成礼第一个登台领奖前,大屏幕上简洁的纪录片,再现了基建工程兵在深圳艰苦奋斗,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画卷。
接着,演出了反映基建工程兵拓荒造城的情景舞蹈:60余位由深圳基建工程兵拓荒牛组成的老兵方队,身着65式军装,满怀激情,英姿勃发,随着口令,迈着矫健的步伐,高唱军歌,雄赳赳、气昂昂,阔步走向舞台中央;猎猎飘扬的基建工程兵旗帜与激动人心的采访场面,勾画出一副史诗般的壮美景观,成为颁奖晚会上最为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马成礼老首长作为基建工程兵杰出人才代表,接受了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的现场采访,精彩纷呈的对话,热情洋溢的语言,震撼全场。马成礼说:“这个称号名义上是给我的,实际上是给深圳两万基建工程兵的”。一问一答间,充分展示了基建老兵不忘初心,军魂永驻,为实现中国梦继续奉献力量的决心。
晚会场面热烈火爆,全场观众报以阵阵雷鸣般的掌声!近千名观众,见证了颁奖晚会的盛况。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福田区建区三十周年的历史性一年,福田区首设“红树林奖”,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全区人民继往开来,在“红树礼赞”中致敬奋斗者,吹响新三十年再出发号角。当第一位获奖人马成礼登台领奖时,主持人代表主办方,以激昂的声音给予了基建工程兵很高的评价。
颁奖仪式以一场突出纪实性的“情景报告会”特别呈现,分为“红树弄潮”“迎风向海”“大爱福田”“先行有我”4个篇章,由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担任讲述人,分别以场景化形式讲述了其中8位代表不同行业、不同界别的获奖者背后的“福田故事”。从音乐、短剧到朗诵、短片,无不以立体生动的形式展现了这些奋斗者走过的不平凡历程。
深圳基建工程兵战友之家荣誉总编刘坤德军旗手带领60多名老兵和现场观众重温了那段基建工程兵投入特区建设的激情燃烧的岁月,用榜样的力量激励人民学习发扬特区精神。
颁奖仪式现场,一幅战士渴极了就地喝泥塘水的真实图片,让观众唏嘘不已。特区初创,就是这群时代的“拓荒牛”——基建工程兵坚决服从指挥,奉命南下,在这片土地上打下了第一根桩,建起了第一栋高楼。
基建工程兵的优秀代表马成礼老先生在登台时忍不住落泪。
当白岩松问马老:那个时候叫谁来谁都不来,那你的战友就为什么来了?
马成礼回答道:“我们是解放军基建工程兵,服从命令听指挥,是我们的本职。越是艰苦的地方越需要我们来,我们就服从命令听指挥来到了深圳。这个奖,名义上是给我的,实际上是给我们两万基建工程兵在深圳转业的奖。”
听着马成礼老人的叙述,讲述者和台下的观众都流下了感动的眼泪。基建工程兵是深圳早期建设的拓荒牛,他们为深圳作出的功绩,是深圳历史上光辉的篇章。拓荒牛精神,也将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深圳人不懈努力,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
二万多名基建工程兵是深圳早期拓荒牛的集体代表,是最早扎根深圳、落户深圳的移民代表,他们的家庭联系着五湖四海的故乡,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代表着深圳移民文化最发达的根系。
回顾深圳40载波澜壮阔的历程,“拓荒牛精神”一直是激励一代又一代特区建设者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源泉。颁奖晚会上,马成礼等60名先进个人和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30家单位获得了“红树林奖”。
2020年11月26日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与深圳基建工程兵何林合影
颁奖仪式晚会结束后,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和原基建工程兵老兵何林签名合影留念。现场老兵何林表示,白岩松在央视主持的节目我很喜欢看,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偶像,他的信仰和精神时刻激励着自己。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为基建工程兵何林粉丝留墨签字
同时,我平时也经常读白岩松的书,白岩松写的一本《幸福了吗?》我今天也带来现场请作者签名,书中谈到幸福在哪里,今天我可以骄傲的说:“今天我们很幸福,在深圳这个改革开放的潮头40年,我们经历了很多的故事,经历了深圳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我们是深圳的最早一批拓荒牛,深圳从小渔村到国际化大都市的转变,我们也是深圳的实践者和见证者,曾经有艰辛有付出也有荣誉。现在享受深圳晚年的幸福生活,人生非常开心充实。”
供图:何 林
编辑:周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