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正能量》新媒体记者 路遥 通迅员 曾帮勇 发自湖北阳新
湖北省阳新县黄颡口镇沙港村是该镇柑橘主产大村之一。据沙港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严庭学介绍,今年全村400余亩柑橘获得丰收,柑橘年产量300万斤。由于受全国柑橘普遍丰产、市场饱和等因素影响,目前尚有80万斤柑橘滞销,乏人问津没人要。
12月5日,《荆楚正能量》新媒体记者来到沙港村,还没进村,路边就看到一棵棵树上挂着还没有采摘的柑橘。
“辛辛苦苦种了一年,不忍心让它烂在家里,采摘后没人收购,又没有好地方储存,只能先这么让它挂在树上,干脆不摘。”沙港村民冯卫国看着家门口的柑橘愁容满面。
在村民冯美权家,两个房间也堆满了柑橘。其中一房间堆满了木箱子,箱子里面装的全部都是柑橘。记者随手打开了3个箱子盖,顿时,一股霉烂气味扑鼻而来。
冯美权老人告诉《荆楚正能量》新媒体记者:“今年柑橘产量大概有1.5万斤,如果按去年每斤7毛来算,年收入至少在1万元左右,如果按今年每斤5毛来算,年收入在7000元左右。现在最揪心的是5毛钱1斤还没有人要。”
记者在严庭学书记带领下来到柑橘生产大户严锦雨的家,他和老伴正在从堆积如山的柑橘中拣出腐烂的柑橘。没过几分钟,严锦雨就挑拣了一水桶,然后倒在附近的垃圾桶里。
严锦雨叹了一口气,说:“今年柑橘是丰收了,但价格太低,亏本了,每斤柑橘只有卖到五毛钱才能保本。”严献明的老伴坐在柑橘旁,不时地插着话,记者从她的言语之中,能体悟到她很伤心,因为她眼角溢出了泪花。
辛苦一年的大丰产,5毛1斤无人问津,成了随时会烂掉的“定时炸弹”。看到广大橘农面对柑橘滞销的无奈,记者的心中别有一番滋味。
在黄颡口镇街公路边上,《荆楚正能量》新媒体记者向卖柑橘的村民了解柑橘滞销情况时,被几个村民围了起来,都争着向记者诉说自己的苦衷。
村民说,现在存库的柑橘几千斤到几万斤不等。在采访中,记者不断听到基层干部和橘农发出这样的呼声:“不管贵贱,只要卖掉就行,可现在5毛一斤也卖不掉。”
随后,记者驱车沿着沙港村转了转,路边、山脚下随处都可见到柑橘地里还有一些柑橘至今仍挂在树上无人采摘,因为采了也挣不到钱。
在走访了沙港村柑橘生产大户后,就“沙港村柑橘产业发展如何走出低谷”这一焦点问题,
黄颡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江书强给出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发人深省。
他说,目前沙港村柑橘的品牌化建设还相对落后,知名度不高,影响了柑橘销售渠道的进一步拓宽;其次,品种还需要进一步改良,沙港村柑橘的口感和外观还难以满足高端市场需求,不利于产业升级发展。
市场柑橘供大于需求,导致湖北省阳新县黄颡口镇沙港村柑橘低价出售无人问津,
黄颡口镇驻沙港村副镇长余水明希望利用网络传播的力量,帮助黄颡口镇橘农宣传,使他们的一年辛劳有所获得,不至于打水漂。记者也感谢热心的网友麻烦见此文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