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宪华原创作品
在跳乱堂(无固定职业)的日子里(连载之六)
曾宪华
(之六)
临近中午,“都过来,分上个月的搬运啦!成明,你把记账本拿出来……”王五刚走到仓库大门,就拍了荷包,拉开嗓门。
分完搬运费后,王五拍了成明的肩膀,“走,到‘张酒罐’那里整两口,二一添作五……”
成明摆了手,“五哥,今天不得行,我要去溪囗,改天吧……”
王五拉着成明的手,“啥子不得行哟,找弟妹交账不在喝酒这点时间晒。走哟,我开钱……”
成明推开王五的手,“说那些,我是怕老婆的‘粑耳朵’吗?”随后,压低了嗓门,“我家果儿今天满三岁。”
王五打了手式,并点了头,“娃儿生日,该去,我俩喝酒另约时间。”
下车伊始,成明就拉开了嗓门,“果儿,快点来看爸爸给你买的东西……”
成果跑到地坝,接过碗口大的蛋糕,“妈妈,爸爸来啦,有蛋糕和鱼摆摆。”
文君拴着围布走到门囗,“你来啦!快点吃了饭到太安去,老汉打电话来说河坎的三娘去世了……”
未等文君说下去,成明就不耐烦地,“我们结婚,三娘送的五块,该让老汉带十块礼钱,何必去嘛,中途还要转车……”
文君给成明倒了酒,“我给老汉说带礼,可老汉很冒火,说送礼是小事,前往帮忙才是大事。”随后,文君拍了成明的肩膀,“我知道你很辛苦,三娘一家平时没少帮我家的忙,还是麻烦你走一趟。”
成明抿了一囗酒,“既然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只得走一趟。”
经过转车,走大路,走小路,成明到河坎三娘家已是九点多钟了。成明将烟递给老队许二叔,“二叔,明天送三娘上山(安葬),你看安排我做点啥?”
许二叔戴上老花镜,打开笔记本,“打井安排了8个,抬棺材安排了12个,端板凳,铲路安排了3个,打亮(煤油灯),丢买路钱安排了1个,挑火炮2个,放火炮1个,也都安排齐了。你天远地路来,也够辛苦的,就拿花圈嘛!”
成明挠了后脑勺,红着脸,“我一个大男人拿花圈呀!好笑人哟。我又是专程来帮三娘的忙,回去要遭文君埋怨呢!”
许二叔吸了一囗烟,“放火炮,你怕不?若不怕,就和刘二娃一道放火炮。”
成明拍了胸膛,“别说放火炮,文革搞武斗的时候,我还去鸡公山,马蹄寨捡过炮子壳(弹壳)呢!”
许二叔合上笔记本,“那你就放火炮嘛,明天早晨5点发丧(出殡),你4点半就要来,找一根竹竿来,放火炮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成明“嗯嗯”地了头,“许二叔,你放心好了。”
4点半未到,成明就穿着内兄补了几个疤劳动布衣服和牛仔裤到三娘家地坝,打开3柄如筛子般大小的火炮,摆在地坝边,用烟头点燃火炮。
“噼噼啪啪”后,许二叔拿乐队的话筒,拉开了嗓门,“各位帮忙的,请马上到三娘家地坝吃泡粑,稀饭,5点钟准时发丧(出殡)……”许二叔连喊三遍后,走到成明和刘二娃面前,“10分钟后又放。成明,你拿一把香一路,用香点火炮便利一些。”
出发了,已点燃几柄火炮的刘二娃,见成明还竹竿上绕火炮,就拉嗓门,“成明,你这城边边的娃儿胆子这小呀,绕在竹竿上放与脱了裤儿打屁,有多大的区别……”
未等刘二娃说下去,成明就瞪大二筒,“说那些。”随后扔了竹竿,点火炮引线,边走边放火炮鞭子。
从三娘家出发,走了几百米的机耕道后,便是不足一米宽田坎,上下均为冬水田。火炮炸的泥浆频频扑向成明和刘二娃。片刻,成明和刘二娃就泥巴人。
安葬完三娘后,成明回到成伯父家,将换下的泥巴衣服裤拿到堰塘洗,才发现牛仔裤被炸了几蚕豆般大小的孔洞。成明看着牛仔裤被炸的孔洞,自言自语起来,“哎,看来放火炮不是好差事,老子再也不干放火炮的差事了……”
(未完待续,谢谢阅读)
作者简介,曾宪华,60儿童,重庆市垫江县人。曾有小小说,散文,诗词,论文等散见于报刊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