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
主题展观后感
摄影黄建 作者语石
题记,正值抗美援朝七十周年之际,军休所组织我们参观在中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纪念抗美援朝主题展。抗美援朝战争历时约三年,入朝参战的人民志愿军约二百四十万左右,据不完全统计牺牲约十四万左右,大多长眠在朝鲜。现有已有七批志愿军牺牲将士遗骸从朝鲜迎送回国安葬。

走进展览大厅,
似乎一下闻到了战争的硝烟,
顿时听到了鸭绿江的枪炮响,
更感受到开国领袖决策的高瞻远嘱,
耳旁响起万众一心的呐喊:
雄纠纠,
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一心团结紧,
坚决打败美帝野心狼。

抗美援朝的战场,
五次战役,
用火与血,
书写了新中国人民的伟大尊严;
书写了人民军队的血性与坚强。
美帝钢多气少,
我们钢少气多,
用志气,
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用正义,
赢得了和平的希望。
神圣的三八线啊,
侵略者跨过一步都休想。
不信试试,
迎接豺狼的肯定是猎枪。

忘不了
长津湖之战,
冰冷寒天彻,
血热身冻僵。
零下三十度,
把鲜活人凝固成雕像,
是整整一个连。
进攻姿势至死不变。
怒目睁敌方。
永恒的冰雕,
绝世的悲壮。

忘不了,
坚守上甘岭的四十三天,
一个小小山头,
一个无名高地,
成了敌人倾泻炮弹的地方。
用炮火把山头削平,
用子弹把岩石打穿。
志愿军,
将身体、将生命,
用热血、用顽强,
把敌人消灭在阵地前。
断水断粮奈何天?
用命換命又何妨?
人在阵地在,
战旗不倒,
慷慨激昂。

此画面啊,
着墨嫌太淡,
染血怕变凉。
唯用灵魂篆刻,
才是不朽的震撼;
唯用精神谱成旋律,
才会永久的传唱。
中国人民志愿军,
一一最可爱的人,
如金达莱开放在三千里江山;
更如一座丰碑耸立在中国人的心上。

在血染战旗中,
留下的烈士英名,
何止邱少云,黄继光;
英雄儿女的赞歌里,
又何止一个王成,王芳。
哪一个烈士,
不感天地,泣鬼神,
让敌人闻风丧胆。
成千上万的英烈啊!
哪一个不是鲜活生命?
哪一个没有女儿情长?
如今,
岁月静好,
山河无恙。
你们岂能长眠在异国他乡,
怎忍心英魂飘荡在遥远的荒原。
我们不舍,
我们挂念,
我们接你回家。
回到祖国怀抱,
回到亲人中间。
你们与共和国同在,
沐浴着月色的宁静,
沐浴着阳光的温暖。
就如同纪念碑前,
那绽放的鲜花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