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淑环)为增强留守儿童群体的法治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各类侵害留守儿童案事件的发生。2020年12月2日,在第七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河南省偃师市人民检察院未检检察官李淑环一行,走进辖区第二实验小学新新校区,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播撒法治阳光”系列主题活动。

活动以绘本解读、视频导入、案例剖析、场景模拟、安全演练等形式开展,旨在践行双赢多赢共赢的检察监督新理念,提高留守儿童群体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发挥学校及留守儿童家庭在预防和减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方面的作用,有效促进专业化办案与社会化保护有效衔接,全面发力,保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其留在家中由老人看管,或寄宿在公寓中,或寄养在亲戚家,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和照料,再加上接触社会较少,缺乏社会阅历,对社会的复杂性揣测不透,一旦被不良风气所染,极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近年来,留守儿童遭受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很多儿童对遭受到的伤害却茫然不知,或羞于启齿而隐瞒。

活动中,检察官以寓教于乐的方式,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成长环境,开展灵活多样的现场教学。通过故事讲述,险情分析与应对方法,以提问的方式,引导留守儿童思考,在野外迷路了该怎么做?能不能在大路上追逐打闹?遇到危险时,自己该如何应对?事后如何与父母沟通?检察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什么是性侵,什么是恶意接触,什么是不法侵害,如何预防性侵,如何应对不法侵害;讲解了男女生的差别,隐私部位的保护等,在检察官有趣的讲述和细致的引导下,孩子们从羞涩到勇敢,学法热情空前高涨,聚精会神听讲,全神贯注思考,踊跃回答问题,现场气氛活跃,时时传来热烈的掌声和孩子们欢快的笑声。
本次活动的开展,增强了留守儿童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保护意识,提升了留守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得到了留守儿童家长的认可,他们说,留守儿童性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因为羞于启齿,却没有向儿童讲解过这些知识,而本次宣传活动的开展,正好弥补了家庭教育的不足。
偃师市关工委副主任王要红表示:留守儿童不只是一个缺少父母关爱的个体,更是这个时代的孤儿。他们的陪伴和监护问题是社会热点乃至焦点话题。同样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的健康成长与中国的未来息息相关,关爱留守儿童就是关心祖国未来,是我们当今社会的共同责任。此次活动的开展,对引导留守儿童树立爱国爱家爱自己情怀,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法治观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积极作用。
偃师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银轩表示: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关乎自身家庭,更关乎社会发展,关乎祖国未来,留守儿童法治教育任重而道远!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切教育都可以归结为养成良好的习惯。留守儿童保护永远在路上,坚守初心,守护童心,用爱点亮心灯,用情助燃希望。下一步,偃师市人民检察院“关爱留守儿童”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不仅走进学校,还要走进偏远乡村,走进广大社区村居,走进留守儿童家庭,走进老百姓心田,建立检、校、社合作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全方位保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构建留守儿童司法保护工作社会化大格局。

提升留守儿童法治素养,厚植社会法治文化,是一曲时代赋予的战歌,未检人也一直在路上......。
相关链接:
留守儿童如何学会自我保护?
1、对于父母来说,留守儿童的平安成长比留守儿童的成功更重要,留守儿童要知道这点。 2、留守儿童要知道自己身上一些私密的地方是不能让陌生人摸的,例如背心和裤衩覆盖的地方。
3、永远要知道生命是第一位的,财产是第二位的,不能因为钱财而丢失性命。
4、留守儿童如果有秘密最好告诉家人。
5、陌生人给的东西一律不能要,饮料不能喝,糖果不能吃,有什么想吃的跟父母要。
6、有陌生人搭讪,不要理睬,赶紧走开或寻找小伙伴。
7、遭遇危险情况时要大声呼救,或者打破玻璃等东西引起别人的注意。
8、有危险时可以自己先跑,然后找人来帮忙。
【编辑 赵萌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