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里
李兴友
宇宙一开始生成了太阳、星星、地球
也生成了月亮
后来又生成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
这需要多么漫长的光阴才能完成
如今,我来人间报到,和陌生人交了朋友
千万分之一的概率,这缘分
是多么的不容易
静川点评:
语言在什么状态下,才可能从“时光里”,脱胎换骨地成为诗意?我们面临着一个图像刷新眼球的时代,人们对文字的阅读兴趣,正在被图像所取代,迅疾的刺激取代了传统审美的静观,及时行乐的快餐取代了传统的细品。但李兴友的诗《在时光里》却一点也不逊于图像吸引眼球的力度。足以称道的是,离开别出心裁地使庸常事物焕然一新:“宇宙一开始生成了太阳、星星、地球/也生成了月亮/后来又生成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这需要多么漫长的光阴才能完成”,诗的开篇铺垫很大,比前两首让我意外,诗意虽新,但我担心怕他驾驭不了内心去触碰大宇宙的时光之旅,让我意外的是,作者笔锋一转,“如今,我来人间报到,和陌生人交了朋友/千万分之一的概率,这缘分/是多么的不容易//”。灵性之美,使快意的阅读充满弹性。人心从容,并重新在文字里获得会心的对视。从这首小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很重情感的人。更让人欣慰的是,他能从宇宙这一宏大的时光里,找到自己人生的隧道。这种缘分,不浅。
燕子的徒步时光
刘世芳
神山圣水 , 西藏萨普
一队八人的重装徒步队伍
正在进发
脚下是活动的碎石坡路
“快则跪,慢则陷”
不知是神的启示
还是领队的告诫
雷电交加,是他们迴响在天上的呐喊
雪浪飞舞,是藏民挂在他们颈上的哈达
住的是装有“防熊门“的蓝房子
夜里,既怕有熊来袭
又真想听听那熊的叫声
翻越了五个垭口
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野哥说,他想留在这里了
因为太累了,太美了
驴友们多已躺倒
小妹燕子却成为晚餐大厨
为了这个特殊的双节
大展厨艺
领队誉之为“火箭燕”
遍地金黄的草墩
掉在湖里的大大棉花糖
天空,半边醉人的蓝,半边乌云密布
路上,断崖、峡谷、冰川、冰洞
不忍离去的绿渡母、白渡母
更为亮眼的是
山石上竟有一朶红花
花儿斑斓了雪域
惊艳了时光
这撑开石缝怒放的小花
不就是“火箭燕”吗
静川点评:
“遍地金黄的草墩/掉在湖里的大大棉花糖”我很喜欢这种形象又新奇的比喻,一朵又一朵的云像棉花糖一样掉进湖里,美的宁静,一点都不喧闹。让西藏的“天空,半边醉人的蓝,半边乌云密布/路上,断崖、峡谷、冰川、冰洞/不忍离去的绿渡母、白渡母/更为亮眼的是/山石上竟有一朶红花”这诗意的写生天地相连一片,占据青藏高原。这个单一具体的形象,在生活中俯拾皆是,却触发了刘世芳的灵感,诗人的目光越过高原的神灵之境,镜头又切换到主题:“花儿斑斓了雪域/惊艳了时光/这撑开石缝怒放的小花/不就是“火箭燕"吗//” ——诗意就是这样被发现并产生美感的。
读完结尾,迫使我回头重读这首诗,““快则跪,慢则陷”/不知是神的启示/还是领队的告诫/雷电交加,是他们迴响在天上的呐喊/雪浪飞舞,是藏民挂在他们颈上的哈达/住的是装有“防熊门”的蓝房子/夜里,既怕有熊来袭”“驴友们多已躺倒/小妹燕子却成为晚餐大厨”除非你深刻理解和体验过青藏高原的旅游生活,方能感受刘世芳这首诗中贴心的故事。诗人在看似清晰浅显的画面中,巧妙地将热爱自然,与大自然诗意共存相依为命的人们布局在字里行间,让自己的驴友“火箭燕”成为诗的眼,我觉得美的真实可信。读者愉快地读完这首诗之后,保持一种可贵的幸福感,传达一种平凡的幸福感。刘世芳的诗指向心灵一路,诗是生活,是自然,是一切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