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牛山位于中国河南省西南部,东西绵延八百余里,属秦岭山脉东段支脉。伏牛山脉是秦岭延伸到河南省的一条重要山脉,西北- 东南走向,长200余公里,宽约40~70公里,形如卧牛,故称伏牛山,它构成了黄河、淮河和长江三大水系的重要分水岭。 伏牛山脉北面与熊耳山脉和外方山脉交汇,其间无明显界限;南面与南阳盆地相接。 山地向东延伸到方城东北突然中断,形成著名的"方城缺口",缺口长约30公里,宽约8~15公里,是一条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山间堆积平原地带,缺口东南又是地势起伏的低山丘陵。 "方城缺口"是沟通华北平原和南阳盆地、江汉平原的天然交通要道。
伏牛山脉,位于中国河南省西南部,地处中原腹地,绵延八百余里,属秦岭山脉东段。海拔1000米左右,主峰位于嵩县白云山风景区海拔2216米。西北-东南走向。西北接熊耳山,南接南阳盆地,东南遥接桐柏山。长约400公里,为淮河与汉江分水岭。覆盖河南省洛阳、南阳、平顶山、三门峡、驻马店5市的15个县。

伏牛山脉,是一部研究大陆复合型造山带的地质教科书,众多地质遗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稀有性和国际对比意义。南阳伏牛山地处罗迪尼亚超大陆和华北板块、扬子板块长期相互作用的主要区域,是复合型大陆造山带(秦岭造山带)的俯冲碰撞、汇聚拼接、隆升造山的关键部位和地质遗迹保存最为系统、完整的区域。
伏牛山的地球历史和构造地质学特征优势,在于她揭示了太古宙原始陆壳基底的裂解分离,并在早远古时期发生的沉积建造作用和变质变形作用,概括了中国中央造山带对全球性罗迪尼亚超大陆事件的响应,区域性板块构造动力学系统控制下的大地构造演化和大陆动力学过程。
伏牛山,呈西北~东南向展布于河南省南阳市的西峡、内乡、镇平、南召、方城等县境内,全长约250余公里,宽40~70公里,海拔高度400~2212.5米,山势自西北向南山势渐缓,是长江、黄河、淮河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暖温带与北亚热带的自然分界线。伏牛山被乔端~鸭河口、朱阳关~夏馆断裂自北而南分为三列:
北列西起嵩县境内,沿南召县与嵩县、鲁山县的交界地带一直延伸到方城县东北部,在方城县城至叶县保安一带断失,构成南阳盆地东北角的方城缺口,全长120公里。北列山脉在鸭河以西,山体高峻,山脊狭窄陡峭,山峰多在海拔1100米以上,突出高峰超过2000米。鸭河以东山体破碎,山势低缓,低山、丘陵分布广泛。主要山峰有观山海拔1886.9米、石人山2153.1米、大圣人垛1585米、小圣人垛1577.2米、五垛寨873.6米、马鞍山607米、双垛山624米、太子山610米、九里山639米、晒衣山609.2米、三贤山553米、养麦山505米、和尚帽山521.6米、老栗山686.7米、七峰山760.3米、小顶山716.8米。

中列由卢氏县入境,沿西峡县北部经南召县与内乡和镇平两县的交界地带,延伸到南阳县境内,全长约150公里。山脉西段为伏牛山的主脊,山体完整,群峰林立,海拔高度多在1500米以上,不少高峰超过2000米,如鸡角尖海拔2212.5米、玉皇顶2203米、马鬃崖2200米、老君山2192.1米、摩云垛2074米、老界岭2020米。在主脊南侧,老鹅河北侧支流横切山体,形成一系列深切谷地与高峻山岭相间的地形,更增添了伏牛山雄伟磅礴的气势。山脉东段山脊宽阔,突出高峰均在海拔2000米以下,但山势仍较陡峻,主要山峰有白草尖1845米、石撅崖1756米、银虎曼1630米、宝天曼1574.4米、牧虎顶1795.1米、云磨垛1156.3米、野人垛1432.6米、唐王寨1329米、驻马山1061.2米、牡丹垛917.5米、大曼1720.8米、五垛山1665米、尖顶山1181.2米、定南针1049.2米。在中列山脉中的石灰岩分布地带,岩溶地貌发育,大小溶洞分布广泛,主要有西峡县的鸽子洞、蝙蝠洞、荷花洞、神仙洞、老君洞、伏牛山地下河,桑坪乡天井和内乡县的天心洞、狄青洞、黄龙洞等。在岩溶地貌最发育的地区有地下河出现,如内乡县竹园沟附近,地下河时隐时现,长1000~1500米。

南列由卢氏县入境,经西峡县中部延至内乡县西部。山势较中略低,但老灌河以西山体亦相当雄伟,突出高峰在1300米以上,如赤马崖海拔1659.9米、青铜山1354米、代尖垛1232米、雨帽顶1548.4米、黄英垛1548米、三尖山1314.7米、木瓦房1536.3米。老鹅河以东山体低平、破碎,多呈孤立状分布于丘陵之上,主要山峰有高峰印海拔1073米、玄山859.5米、新寨798.5米。
伏牛山中还流传着很多优美动听的民间故事:
秦朝的时候,我国人多地少,有的地方只好在石板上堆土种庄稼,收获的粮食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许多穷人经常忍饥挨饿。而官府不是抓丁,就是搜刮钱粮,百姓没有活路,到处都是造反的人。
朝中一个奸臣想出了一个歪主意上朝奏道:“皇上,世上人多容易生是非,不如多杀些刁民。人少了,粮食就够吃了,百姓就不造反了。”秦始皇听了,觉得有理,就派人铸了头万斤铁牛,让官兵们把铁牛拉到百姓家,并规定:铁牛推到谁家,限三天推到别家去,推不走就杀掉全家!这万斤铁牛成了吃人兽,推到哪儿,哪儿的老百姓就哭声一片。

有一天,万斤铁牛推到了河南省一寡妇家门口。寡妇抱个没满月的娃娃望着那头吃人兽,眼看到了三天期限,只好哭天抹泪。正哭哩,感觉有人拍了她一下:“别哭了,我给你指条活路吧。”寡妇抬头一看,是个白胡子老头儿,赶忙跪地下磕起头来。白胡子老头儿亮出一样东西,亮晶晶的像根绣花针。他对着绣花针吹了口气,说声:“变!”眨眼间,绣花针变成了一根鞭子。
老头儿说:“这叫赶山鞭,是件宝物。到了今天晚上三更天,你拿着它,对着铁牛打三下,保你母子平安。”说完,金光一闪,老头儿不见了。到了夜里三更,寡妇悄悄地起来,拿起赶山鞭,对着铁牛身上就打。咦,万斤铁牛真的晃起来了!寡妇又喜又惊,把眼一闭,啪!啪!又是两下,铁牛先是一阵抖动,接着一摇三晃,越走越快。由于用劲太大,赶山鞭都戳到牛屁股里了!铁牛走着晃着,赶山鞭左右甩着,一直等到赶山鞭甩掉了,铁牛才慢慢停着不动了。
第二天,官兵们发现铁牛不见了,就来逼着问寡妇。寡妇把白胡子老头儿的事儿,一五一十地说了。官兵们一听有宝贝,赶紧去追。找着了赶山鞭,又赶紧献给秦始皇。
秦始皇得着赶山鞭,急忙去赶万斤铁牛,谁知道无论怎么挥鞭,铁牛只是纹丝不动。看到这种情况,秦始皇心里不禁有些发毛,心想:“这也许是上天在警示我?”从此以后,秦始皇再也不敢用万斤铁牛坑杀老百姓了。他拿着赶山鞭,把陆地上许多大山赶进了大海,填海造田,也算干了件好事。从此,万斤铁牛就留在河南,天长日久,变成了八百里伏牛山。据说送赶山鞭的白胡子老头儿,是天上的太上老君。见秦始皇杀人太多,为了搭救老百姓,才把宝物送到人间。

另一个传说是在嫦娥奔月之前,有一神人把她养的一头黑牛带进了天宫,被王母娘娘派往蟠桃园耕地。有一次,嫦娥去天宫借牛耕地,王母娘娘不同意。黑牛便悄悄地衔着嫦娥的衣带来到月宫。王母娘娘知道后大怒,将黑牛打入东海受罚。善良的嫦娥派蟾蜍把黑牛搭救出海。王母娘娘又派天将去捉拿黑牛,黑牛一头扎进地穴躲了起来,被凶恶的天将封死在里面。黑牛运功变成了巨大的神牛,但是,始终没能撑破地皮钻出来。从此,平地便隆起了八百里伏牛山。
伏牛山脉是我国南北气候的 过渡带,长江、黄河、淮河的分水岭。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也是河南省境内平均海拔最高、人类活动相对稀少、自然生态保存完好的山脉。
这里是北亚热带山地生态环境的标志地,南水北调的源头,中生代白垩纪恐龙的故乡。这里峰峦叠嶂、林海苍苍、流泉飞瀑、鸟语花香,大气磅礴与自然幽婉交融,浑厚粗犷与清秀玲珑并茂,是河南省生态旅游资源十分独特的区域之一
伏牛山,是中国河南省西南部山脉。东南与南阳的桐柏山相接,为秦岭东段的支脉。西北-东南走向,长约400公里,为淮河与汉江的分水岭。海拔1,000公尺左右,三大主峰分别为鸡角尖、玉皇顶、老君山,其中鸡角尖的海拔2222.5米,是伏牛山最高峰。主要旅游景区:中国栾川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景区尧山、老君山、白云山、嵖岈山以及宝天曼、老界岭、鸡角尖等景区。

伏牛山脉西北段山体被西北-东南走向的老灌河断裂谷地纵向分割成两列规模较大的山岭。北面山岭构成伏牛山的主脊,位于栾川以南的部分,当地称之为老界岭,为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老界岭山脊狭窄陡峭,多呈锯齿状或锥状,一般北坡陡,常有悬崖峭壁出现,坡度多在40°以上,有的超过80°;南坡稍缓些,坡度25~40°。这些中山区海拔高度为1500~2000米,部分在2000米以上。其主要高峰:玉皇尖、老君山、玉皇顶、龙池 、石人山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部分在1200米以上。山地多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两侧为古老的变质岩层,局部地方有石灰岩出露。大部分山坡,上部为直线形,下部为凸形。发源于山脉两侧的河流或谷地,下切强烈,形成一些又窄又深的峡谷或嶂谷。并有很多的跌水和瀑布,使山区具有明显的峰高谷深的特征。在海拔1400~1800米上、下的地带,有古冰川作用的遗迹,栾川南部的鸡角尖,西峡北部的桦树盘,古冰斗形态保存尚好。嵩县南部的龙池 山顶北侧,有一冰斗积水成湖,常年不干,谓之龙池。地貌以流水侵蚀为主,重力崩塌在局部山坡也常发生。 伏牛山脉东南段在玉皇顶以东的主脊分为两支。北支沿南召县与嵩县、鲁山县交界地带,呈东西方向一直延伸到方城缺口,长达100余公里,构成长江与淮河水系的分水岭。突出的成锯齿状的山脊海拔多在1100米以上,其中高者可达2000米左右。著名山峰自西向东有:龙池 海拔2129米,石人山海拔2153米,松垛海拔1577.2米,关山海拔1134.4米。鸭河口以东山体破碎,深低山集中分布在白河谷地北侧,海拔400~1000米,相对高度500~600米,南支山脉沿南召与内乡、镇平两县交界地带,由西北向东南延伸,一直到镇平县城以北,长达70余公里,构成白河与湍河两水系的分水岭。其山脊宽阔,山体也较为低缓,突出的高峰海拔均在1100~1900米,如白草尖海拔1871.9米,红石橛海拔1782.3米,大墁海拔1721米等。

伏牛山脉是我国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分界线和中国动物区划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分界线,也是华北、华中、西南植物的镶嵌地带,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北亚热带常绿落叶混交林的过渡区。区内森林植被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达88%,是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天然阔叶林保存较完整的地段。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条件,加之人为干扰较小,使本区保存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区内维管束植物有2879种,其中有中国特有属37个,单属种59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连香树、香果树等32种;野生动物中兽类有62种,占河南省兽类总数的86%,鸟类有213种,占河南省鸟类总数的71%,昆虫的种类则超过3000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金钱豹、麝、大鲵等50多种。伏牛山还是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水系一些支流的发源地,为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

作者简介:程卫东,男,1947年生,洛宁县大原村人,县政府烟办原副主任,2008年退休,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会员,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顾问,洛阳市姓氏研究会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