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静好,原名王静,英籍华人。现任海外凤凰诗社副社长兼双语主编、世界名人会荣誉社长,作品散布在各网络平台及报刊杂志如《人民日报》《中国诗刊》《国际日报》等。多次获奖,华诗会会员,联合国《世界生态》杂志顾问。

疫情下英伦的真实生活(五十八)
——宅家日记Day 250
文|静好(英国)
11月27日,星期五,晴天。下午,我们去林肯市中心,先生去银行办事,我就去林肯市自由市场看看。
相比英国的连锁超市,我更喜欢逛自由市场,因为这里的食物大都比较新鲜,而且有更多的亚洲食物,也更有活力。
首先来到一个水果和蔬菜摊位。因为上周我在这里买了一盒红提子,又大又甜,才2.5英镑,真是物美价廉。这次想再买,可是没有了。看到有新鲜板栗,我就拿起一袋,问摊主多少钱?他说:“4英镑。”这么大一袋,才4英镑,很便宜,我就买了一袋。可当我将板栗装入购物袋时,发现有几粒长了黑斑,就喃喃地说:“这包里有几粒发霉了。”摊主帅哥马上说:“你从散装的板栗里挑几颗吧。”我没出声,心想算了吧,如今疫情很严重,出来买东西的人很少,在如此冷清的环境里还坚持摆摊,确实不容易。
帅哥见我没回应,就自己拿来一个纸袋,从散装板栗里挑了十来颗给我,说:“这些就当补你那包里发霉的几粒。”我接过道了谢,为答谢他的友好,就又买了一些新鲜辣椒和白罗卜。
来到鱼摊,看到鱼头,我买了两个。在英国,有周五吃鱼的习惯,这一天的鱼通常是最新鲜的。因为,渔船出海作业,一般要一星期,通常会在周四或周五回來,而周末鱼市就休息了。
其实,不仅是在英国,世界许多地方,都有周五晚上吃鱼的传统,这样的习惯可追溯到宗教缘由。基督教有星期五禁戒食肉的规定,如罗马天主教、东正教、英国国教等,信徒都会在周五、也就是受难日Good Friday 实行禁食;这是为纪念基督死亡日的忏悔。这项规定,在过去是必须严格遵守的,但现在已渐渐宽松,不过也演变成一种地域性的饮食习惯了。
随后是肉摊,没啥顾客,摊主满脸笑意地问:“女士想买什么?”我笑着答:“想买兔子。” 摊主:“对不起,今年没有兔子。”我笑着回谢,没再追问:为什么今年没有兔子?大概是受疫情影响,英国也禁止出售野生动物了吧。

往年的11月中,林肯市中心会举行圣诞灯点亮仪式。因为疫情,林肯市政府决定:取消今年的圣诞灯点亮仪式和林肯圣诞市场,以确保参观和经营该市场的人员的安全。
每年林肯的圣诞节倒计时,从11月下旬开始,一般圣诞点灯活动安排在St Marks Shopping Centre, High Street 和 Waterside Shopping Centre举行。近年来,林肯大教堂的泛光灯LED系统也加入其中,超过500个光源,旨在突显大教堂错综复杂的石雕和哥特式特色,为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增添额外的季节性亮点。

林肯圣诞市场始于1982年,是英国最老的圣诞市场,有200多个临时摊位,进行为期4天的交易。每年约有25万各国游客来此观光购物,是林肯市的著名盛事。
林肯圣诞集市,环绕着山间的城堡,夜晚望过去灯火辉煌。人们手握一杯热酒边聊边逛,便能感受到整个山间的温暖和身边的热情,有一种很温馨的味道,摊主和顾客都很友好。
在集市的某个角落,总有一小群人头戴圣诞帽,奏着圣诞音乐,唱着圣诞颂歌;路人驻足观看,看着看着就情不自禁地跟着一起唱起来。

不论是满街漂亮装饰的一派热闹,还是几个灯珠简单地点缀节日气氛;不论是一条街琳琅满目的圣诞木屋,还是几个摊位售卖的胡桃夹子圣诞烛台…都把寒冬中的英国,打扮得分外用心,人们穿梭其中,精心准备着属于自己的圣诞节。
点亮圣诞灯,是林肯每年夜晚最美的时候, 市中心的主要街道都挂满圣诞灯光,所有的记忆像电影上映般一幕幕从眼前划过...英国的冬天,伴随着冬令时来临,日益渐早的夜色,似乎就等着11月开始的圣诞灯光来点缀。当斑驳的圣诞彩灯点亮城市的夜空,当一个个富有节日气息的装饰摆满街旁的木质小屋,当每个人手中捧着一杯热乎乎的蛋奶酒...凛冬将至,进入圣诞季,是一年中最暖心的时光。
而今年,因为疫情,大型的公共圣诞庆祝活动都被取消。人们只能在自家房前屋后点亮圣诞灯,怀想往年的热闹。



注: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