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吹过来
中年的皱纹,一道比一道明显
兀自惭愧,垂下的影子
面黄肌瘦
我开始不解,并表示抗拒
甚至怀疑,你植下的千亩林木
竟然携同落日
把年龄以一场霜雪作为官宣
而季节的留言太过真实
即使没使用感叹号,也详细地诠释了
什么是
苍凉如水
致朋友
黄靠
我们从未孤独,在想起彼此的时候
这世界会让我们孤独
两极分化的大国,明争暗斗是世界旋律
委曲求全的是平民无辜
为莫须有的债务买单
人生的阶段性套路会让我们无助
青春、学业、工作、婚姻、亲情、友谊
从单纯到复杂的单纯
是一代人的成长基因与情感基调
除了资本,没法讲理
无奈是窗外川流不息的迷茫
乌合之众的欲望,陷入时代固有迷茫
我们都无法抽离这纷纷扰扰
正如世世代代的历史,湮没的真相
历史的真相是淹没人民声音
改朝换代于大人物的阴谋与手段
人民从未削减生命本质的想象
人民才是历史本身的抽象、具体执行者
细节如山河里,群星与月光荡漾
我们纵然平淡成这河水流逝
也是人世间最合理合法的,诚意与善良
从未低头于强盗的谎言
也未苟同这人间道德沦丧,肉体的殇
隐忍资本无赖,反复无常
刺这被诗人们无数次看穿,总写不破的黑暗
口器赋
陆岸
世间万物皆有口器
比如猛虎、毒蛇和秃鹫
这些明摆着的威胁其实并不可怕
我在天目书院小住时
室内为蚊子的口器所困扰
这些柔软的嗜血工具
隐蔽、渺小却异常锋利
而室外的蝉声,与之呼应
日夜不停歇的掠食、欢鸣
十万棵沉默的栎树、油松、水杉和八角枫
在烈日下和月光里跟我一样轻轻颤栗
这土地上有多少苦楚和忍耐,一言不发
被这些明晃晃冠冕堂皇的宣告
被底下伸出的口器
暗暗折磨、榨取
而我仍旧跟它们一样
只是轻轻颤栗
陈啊妮简评:借物喻世,即是最直观的用象征,隐喻,借喻来观照现实和现世,以“世间万物”作为意象参照系,换个视角去俯视现世的“迥异”,在证明与非证明,理想与非理性之间打破俗态的规范化审视去行文,在灵与拙,宏大与微观之间假想一种“相对性”,类似于物理学的相对论介入意念,已然诗人用语言的特权使其间沉浮明灭在一种真空的“泾渭分明”之中。理解这类诗,我们要摈弃一般意义上的常识,抛弃一些诗人类似迷惑人的意象载体和泛思,只看“大小相形,有无相生”。细细品味这“只是轻轻颤栗”,便是心灵导图的空寂之音,体味清旷而恒久的人生世理。“口器”暗合一种对抗性和非理性思考的捶打,把一种尖锐性批评与对抗主义引入悖论层面的“平衡”,并且借这种假设的“平衡”之力射出锋利的词语,却让思想纵深落入一种绵远忧思之境,在荒诞中抵近一种精神彻悟的澄明。
山中黄昏
陆岸
太子庵的黄昏降临时
昭明峰的鸣蝉正演奏一日的高潮
远处的婉转,近处的琅琅
隐居多年的这些读书人如今重见天日
正在努力登攀高枝之上
那时的禅源寺暮鼓还未敲响
静谧的曲径因此格外响亮
而更醒目的是密林中的赭黄色高墙
以及庄严的石狮和虔诚的路人
一个为考取功名的山庄和一个遁世修行的禅寺
在深山深处,仅有咫尺之遥
似乎都跳出了红尘之外
又明明藏身在俗世之中
而它们怀抱的这些
仿佛我们深爱着的一些矛盾之物
并不矛盾
又同时爱着这个初见的黄昏
陈啊妮简评: “山中黄昏”借用超现实,隐喻的审美意向,在“隐居多年的读书人”与“考取功名”两个时代纵深,完成了一次类似“自我”思想神游的,宏大的时间与空间之间相互“融合”的非理性征途。复杂质的诗思穿插在“太子庵”“昭明峰”“禅源寺”这些非虚构的“在场”,其思想目的暗合一种神性的指引和皈依。应该大胆设想,诗人是正在履行一种冷客观的情感呈现,用冷叙事衍生某种悖论的含蓄情感,即在虚无本质里去揭示一种“矛盾之物”。“我思故我在”,而诗人在语言的有效推进中深刻体验到了人的本体属性,即他在为存在而寻找最有价值的思考。尽管这“初见的黄昏”并没有出现实质意义的转机与希望,只是思想纵深的漂浮无定与撞击,而这种撞击直捣诗歌思想之核心。
读茨维塔耶娃
陆岸
如同停栖在
这个古老的小镇
茨维塔耶娃的香烟刚好燃尽
一个新太阳吻了吻又一个早晨
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时光有太多的空隙
忘记日子和人间过去那么多厌倦
我忍不住嗅了又嗅
大朵的郁金香仍插在瓶中
我回头,“你会躺成我喜欢的姿势:
慵懒,淡然,冷漠”*
雪就要融化了
彷佛爱的目光还停留在你的胸口
现在,吹笛者吹起他的笛音
鸟声已很密集
它们在窗外不停起落
我的小火炉上
两碗小米粥正在煮熟
*引自茨维塔耶娃《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陈啊妮简评:诗人在超现实运思中,引用“茨维塔耶娃”这个特殊意象的情感符合嫁接“自我”爱情经验,仿若两个时空流转的“对话”,幻象般的蒙太奇手法使这种直觉的情感抒写内在,真挚地发出生命本初愿景般的光芒。“香烟”“大朵的郁金香仍插在瓶中”“你会躺成我喜欢的姿势”,特定语境的嵌入使复杂的爱情变为简单,质朴的艺术表述要求,即从寂寞单调,凡俗琐屑的事物中发现生命情感的诗意。“茨维塔耶娃的香烟刚好燃尽”刹那间情景的捕捉,和“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共同衍生最大值的情感抵近,诚然这是双重情感意义的“和你一起生活”,可在诗中人物,亦可在生活中的爱人,心理时间的短促造成了心理空间情感的辽远和无限,两者都是殊途同归的情感奔赴。“笛声”“鸟声”是立体情感的对碰,激荡出一种内心深处明亮的爱情渴望,亦或灵魂与灵魂话语属性的价值确认。。“我的小火炉/两碗小米粥正在煮熟”,或许落入现实平淡如水的生活之爱情,才是真正永恒的。整首诗诗人表达了诗人深沉又迷幻般动人的情感,易感,融入,又挥发出淡淡的忧伤,而诗人始终忠于成年人生命情感的深层爱情感知,整首诗抒情自足,韵律朦胧,思想纵深平静,也更开阔地理解爱情内在的精义、远奥、去智与凝神。或许诗人力求呈现平淡,但整首诗更深入生活,更自觉地触摸内心情感,对于我们常常出现的日常思想经验,有一种澄明扩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