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喜 (小小说)
文/唐凤华
忙碌了一个下午,贤姐和耿哥,终于完成了这顿浪漫的烛光晚餐。这是他俩期待已久的时刻,喝了这交杯酒,看一眼耿哥,(确切地说就该叫老伴儿了)贤脸上热乎拉的,一种莫名的羞涩涌上心头,终于"解放"了,翻身农奴把歌唱。
贤如其名,是个贤妻良母。上学时校花一朵,许是好人没好命,儿子3岁那年,一场车祸丈夫变成了植物人。贤照顾他8年后离世了。姐一个人把孩子抚养成人。儿子大学毕业在南方工作,去年国庆节举行了婚礼。她是个女强人,这些年又种地又做买卖,儿子买楼她交了首付。其余月供三千由儿子偿还了。
性格泼辣的贤姐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城里她可不想去,就在故乡小镇养老了。她向亲朋好友郑重宣布过:"从今往后换个活法。"铁了心做个自私的人。她的发小耿哥几年前媳妇病逝,前年同学聚会让他们加深了了解。虽然彼此你情我愿,但姐是个知道轻重缓急的人,等儿子完婚,再考虑自己的事儿吧。
自从那次加上微信,老耿隔三差五地表白。从小一起长大的,贤知道他是个值得托付的厚道人。当初年轻时就有人给他俩牵线搭桥,只是贤不想捋垄沟找豆包一辈子,他们便各奔前程了。如今他也拆迁生活在这个小镇,也是个有儿孙的人,虽然退休工资不足三千,加上自己的二千多元,俩人的生活也应该过得去,都有住房,就图晚年身边有副肩膀,或许还能搭伴出去见见世面、遛达遛达。
这大半辈子净为别人拼搏了。有个老伴说话唠嗑的,也找找被人呵护的感觉。想跳舞就跳舞,爱养花就养花,专门做自己想做的事儿。奔六十的人了,尽在家门囗忙碌了,去趟天安门拍张美颜照,是她多年未了的心愿。
耿最了解贤,从小一起玩家家,他俩就扮爹和妈,也都是贤当家。一晃老了又凑合到一起,想不到阴差阳错的,缘分终于来了,挡都挡不住!他知道贤铁了心不想带娃。这次他们提前商量好,如果有了孙辈,不愿去看娃,但老俩口儿省点花,每月咋的也得贴补儿子二千多。这样婆婆也是个好婆婆,媳妇也是个好媳妇,距离产生美。带娃的事,就是亲家母的了,"近水楼台先得月"吧,儿子给他们养老,自己举双手赞成。人嘛,谁都是双重父母。
贤姐正为自己的高见沾沾自喜着。突然儿子发来视频,"妈,大喜啊!一埯三株全带把。"儿子乐得眼睛成条缝。"啊,真的吗?"贤吓了一跳,以为神秘的蜡光晚餐走露出风声,缓缓神吸了一口气,从头顶凉到脚心。
三胞胎!一切计划全玩完,谁成想半道杀出个"程咬金"。儿子媳妇都孝顺,可房贷、车贷,一下子来仨娃儿,一出大戏敲鼓了,不光差钱得有人去转转啊!
憨憨的老耿犹豫了一会儿,额头青筋直蹦,把烟头使劲一拧:"我有一招你也可以不去带娃,我去南山猪场喂猪去吧,三个娃咱得多拿钱。"贤姐不敢抬头,心跳得咣咣的。
蜡烛忽明忽暗、滴滴答答,述说着欲言又止的情话……她的心已飞到了海角天涯。

作者简介:唐风华,农垦退休工人,北大荒作家协会会员。现在黑龙江省红兴隆经营麻辣香锅快餐店,偶发作品,网络平台,风格质朴,真情独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