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刚勇
古代的汉族人是怎么通报姓名的吗?
以桃园结义三弟兄为例,刘备是这么说,俺姓刘名备,字玄德。接着关羽说,俺姓关名羽,字云长。再接下来是张飞,他说,咱姓张名飞,字翼德。
这样问题就来了,姓名后面为什么要带一个字什么的?
其实,这里的字就是字号,有的除了字什么,还加上一个号什么的,作用有两个,一是有字,标志人己成年,二是避免重名。但名与字号是有内在关联的,或是诠释名讳,或是延伸原意等等,很有来头,有讲究的。如,刘备,备个啥?备玄妙之德,故称玄德。张飞,字翼德,则是对飞的诠释。关羽,字云长,则是羽的引伸。明白这个道理,你就知道曹操为什么字孟德,孙权为什么字仲谋,诸葛亮为什么字孔明(卧龙是他的道号)。北宋文豪苏轼,名轼,字子瞻,号东坡。不仅古代如此,当代亦然,如咱村上的老农陈定邦,字安国,号忠臣。因为在同辈人中数他年长,所以称他安国兄,或忠臣哥。但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绝大多数只有名而无字号,不了了之。
字者,似也,象也。与周易八卦等传统文化和习俗相关,学问大着呢!
孩子生下来,先取乳名,上学了才取学名(也叫大名),二十岁(称弱冠之年)举行“冠礼”(如西方的成人礼)之后才取字号。女孩子唯一不同的是,出嫁之前没有字号,所以叫“待字闺中“。只有富家千金临出嫁时给赐个字号,到了男方,冠以男姓,如娘家姓柳,夫家姓杨,自称杨柳氏,名月娥,全称杨柳月娥。不过,现在男女平等了,这个规矩也就不令自免了。
古代汉人的乳名和学名(大名)是不可随便呼叫的,一般只呼叫字号,客气一点的,加个称呼,如前面所举陈定邦被大家称“安国兄”那样。
现在有姓名,没有字号,而且连姓带名趋向两个汉字,如张锐、孙悦、王伟、李鹏,重名的成千上万,甚至多达数十万。重名太多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其中隐忧隐患难以胜言。
所以笔者提倡恢复汉民族传统姓名学,作为一个汉人,应当有姓有名有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