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年月的火盆
文/房国臣
现在农村生活好了,家家都住上了红砖大瓦房,窗明几净,瓷砖铺地,墙壁装修别致。冬天烧着土暖气,屋里暖烘烘的,看到这美好幸福生活,使我联想起小时候过冬天炕上放着火盆的场面。

过去,农村的冬天,你无论到谁家去串门,一进外屋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壁一层白花花的霜,来到屋里炕上放着火盆。各家冬天就是靠着火盆来取暖的,总觉得火盆比什么都亲。每天早上,女人们把饭锅烧开后,急忙把灶堂里的火用掏扒,扒出来放到火盆里,用脚踩实后,端到炕上。火盆里的火可根据自家条件来定,有的烧秫桔,有的烧豆杆,有的烧高粱挠,还有的烧木头……。不管哪一种烧柴,燃烧后都能放到火盆里来取暖。有的人家炕上火盆里经常插着一把烙铁。家里有老头和老太太的老人在屋里猫冬的,白天守着火盆,叼着大烟袋,用烙铁不时翻着火盆里的火,吧嗒吧嗒抽着旱烟。女人们做鞋时用火盆里的烙铁烙鞋帮和鞋口子,男人们从外边回来进屋直奔火盆用烙铁扒啦一下火,烤烤手暧暖身子。炕上的火盆不光插烙铁,过去,哪家孩子都多,孩子们饿了,大人就给他们烧冻豆包,烧土豆,炒苞米花……,来客时,在火盆里用铅酒壶还可以汤酒。

总之,家家户户都有火盆。那么,火盆用什么材料制做呢?农村行话来说:“打火盆”。每年一到秋季,需要打火盆的人家,到屯外坑边寻找黄黏土。拿到家里用水把土和成泥,找一些乱麻绳头,用剪子剪碎掺到泥里,再放些米汤,把泥搋(chuai)好后。找来泥瓦盆(三盆)做模子,把三盆翻过来底朝上,这时可以把搋好的泥用手在三盆外均匀摊在盆模子上,薄厚自己掌握,摊完以后,用手挨板敲打,把黄黏泥严严实实贴在盆模子外边。火盆打好后,首先不能曝晒,防止出裂子,放在阴凉干燥处,让它慢慢地阴干。经过十几天阴干后,火盆就可以从盆模子上取下来。再仔细检查一遍,发现哪块儿有裂痕,再用饭米汤和点泥用手指,往裂缝上抿吧抿吧就可以扒火,放到炕上取暖了。
小时候的冬天,天气特别冷。火盆是农村每一户人家唯一取暖工具。火盆在日常生活中也给人们带来了好处和方便。火盆不但取暖用途诸多,火盆的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远,可是在老一辈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写于家乡王合
2020.1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