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蜂子窝
徐宝生
蜂子窝,顾名思义,是蜂虫巢穴.我今天说的蜂子窝是一个地名,是临朐县九山镇的一个自然村,它座落在五镇之首的沂山脚下,它是我的祖籍,是我的老家。
相传,明朝年间,只有十几户人家的蜂子窝有种植槐树的传统。槐树是一种常见树种,在我国分布很广,北方尤为常见。槐树的生命力强,能活上千年。山西洪桐县的老槐树就是典型地例子,它是健康长寿的象征。古书中记载,家中门前种植槐树是希望后代位列三公的寓意,所以民间有人认为槐树能带来好运,故称槐树为树神。
蜂子窝人对槐树情有独钟,它不仅给人们带来好运,也带给蜂子窝人更多的实惠,枝叶能当柴烧,树干可做檩条,可建房屋,槐花可入药又可食用,特别是春夏之际槐花盛开的时候,槐花的清香迎面扑来,让人更心旷神怡,花在微风里摇摆着,就像美丽的少女翩翩起舞,吸引成群结队的蜂蝶,忙碌在美丽的花丛中,这些蜂蝶带着大自然的馈赠,天然的槐花蜜,向着自己的巢穴飞去。这一情形让智慧的蜂子窝人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启发了他们种植和养殖并举发展的想法,于是家家户户开始了养蜂。
由于自然环境的地理优势,这里的槐树茂密成林,养蜂业很快就发展得红红火火。纯正天然的槐花蜜就这样被蜂子窝人们发掘了。
蜂子窝的蜂蜜品质优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这个消息传到了当朝皇帝的耳朵里,皇帝派人查实后下令,该槐花蜜不准民间买卖,全部专供皇宫。并按排官兵对槐树林加以保护,扩大种植,加大蜜蜂养殖规模。从此蜂子窝人就吃着皇粮,成了专业养蜂人,这里也就自然成了皇家贡蜜的生产基地,因此得名蜂子窝村。
在一次饭局上,朋友介绍我时一同介绍我的籍贯,有位朋友就说还有叫这个名字的?不雅,我有些不高兴,初次见面也不好说什么,我就讲了名字的由来给他听,然后说了这个神话般的美丽传说,请问雅不雅?他没有回答,饭也没吃,红着脸悄悄离开了。
如今蜂子窝村成了名副其实的大社区,包括了峰子窝北村、南村、东沟、西沟、涝洼、岭后,李家、西域、旮旯域九个小自然村,人口大概1200多人,近340户人家。在村两委的带领下,过去崎岖的羊肠小道,也变成了水泥硬化的宽敞大道,直通村中心大街。村前矗立着功德碑,格外夺目,它记载着蜂子窝人们的功德,让蜂子窝人们的精神文明代代传承。
村西旁的潺潺溪水,日夜不停的欢唱着,奔向弥河的怀抱。
蓝天白云在阳光映照下,蜂子窝村被绵绵起伏的青山绿水所围绕,就像巨幅美丽的油画。 啊,蜂子窝我的老家,我爱你,在这片热土上,勤劳善良的蜂子窝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朴实的情感,谱写了劳动人民美丽的传说,我骄傲,我自豪,无论走到哪里,我永远是蜂子窝人。

作者:徐宝生 临朐县收藏家协会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