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 排 球 的 那 些 事
三 球场上的年青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球场忽然来了几个新面孔。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几个新面孔慢慢的带来了更多的新面孔。
最重要的是,这些新面孔年青,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藏不住的青春朝气。

渐渐的,我们从陌生变成了熟悉,这些年轻的面孔来自于市内数个学校,有男有女,还有几对夫妻档。共同的追求爱好,使年过花甲的我们与他们成了球友。从熟悉变成每日必见同在球场大呼小叫快乐在一起的球友。
这些球友老师大部都具有较好的体质,弹跳,爆发力与硬排训练而形成的良好基础。特别是那些女球友,多数是大学体育专业毕业,她们的垫球,撑球,传球和扣发球的动作与整体配合协调的技战术,无一不显示出她们过人的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这些老师球友们为人师表的园丁风范体现在他们的一言一行当中,他们对人真诚热情,彬彬有礼,见面时知晓身份或者能排上辈份的,他们会谦卑的叫上一声某某长或某某叔,两者都不靠边的,他们也会称呼某某兄或某某姐。长期以往,球友们没有一个不在心里为他们的知书达礼点赞称颂。

这些年轻人的到来,犹如一泓清泉,冲刷洗涤了球场上的浊流尘垢。这些年轻人的到来,好似一股徐徐而来的清风,送来了迎面扑鼻的馨香。
这些年轻人的素养,同时也表现在球场上。对球友不规范的动作,他们会面带微笑的给你做示范。对球友场上的失误,他们会鼓励说:“没关系,已经打得很好了"。当遇上因为击球可能会与球友发生碰撞时,他们会停住脚步,放下已高高举起的手。这些年青球友表现的包容,豁达和理解,是满满的正能量,犹如和煦的春风,又象冬日的暖阳,和他们同场竞技,人们感受的不是压力,而是动力,是努力打好每一球,赛出好心态,赛出自己最高水平的积极向上的精气神。

都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此话确实不假。自打这班年轻的老师走进球友队伍,就把他们青春的气息,勃勃的生气,旺盛的生命力,不知疲倦的斗志带给了我们这些爷爷奶奶辈。老头老太们的眉头舒展得更开了,笑声更多更高了,球场的气氛也更和谐热烈了。周一到周五的下午五时许,我会照例奔向学校,在宽阔的操场放飞心情,遛遛老腿,然后在西斜夕阳的晚霞中走向早已清好场挂号网的室内球场,在师生们的喝彩声中大战几场直到华灯初上,才恋恋不舍的相互道别明天再见。周六周日,东方刚刚露白,我会迎着晨曦奔向球场,开始一天健康的新生活,在砰砰的击球声中看晨雾缓缓散去,迎东方红日喷薄而出。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对号入座未完待续)
2020年11月25日

作者简介:识途马,本名廖光文,男,有过从军,地质队员,企业职工和政府部门干部工作经历。早年有文艺作品与诗歌分别入选原福州军区“前线报"一九七三年元旦春节演唱材料与原国家地质总局“地质战线"编辑的“地质战士之歌"。其散文诗歌与新闻稿件散见在市级及以上报刋杂誌。遵循文学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则,作品中时隐生活原型,探寻有感而发,直抒胸臆,追求人性之真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