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贴 膏 药
周 义 军
俗话说得好,偏方治大病。临朐县冶源街道办车家沟村的冯伟民,祖传的“真武追风膏”,在中医外科应用上有独特的功效。倘若知道有个腰酸、背痛、腿抽筋,不打针、不吃药,一贴膏药就见效。

冯氏家族行医,始于清朝光绪年间,高祖冯允亮先生,读过私塾,经商有方,住着三进门的大宅院,门前还有棵唐槐。有一年,其母得了疾病,方圆几十里却没有个草药先生,虽家境殷实也无计可施,因为缺医少药才不治而终,这让冯允亮先生倍感未能尽孝,从而励志学医,他只身前往青州府拜访名师学艺,主修中草药医病之术,三年期满,回乡创办了“福荫堂”药店。

从此,冯老先生潜心研究中草药,在实践中,他通过不同药物性能分析,并反复进行比对,独创了许多在中医外科应用方面的秘方,尤其是真武追风膏、神效金黄散、拔毒奇神膏和冯氏败毒汤,对治疗疮痈、跌打损伤、腰腿疼等症状有明显的疗效。冯老先生坐诊,针对病症,“一贴膏药”,一剂汤药,病情就大为好转,在四邻八乡也有口皆碑。

在清朝末年,青州知府背部生痈,访了许多名医医治也不见效,知府的师爷经多方打听,得知冯允亮先生擅长医治疑难杂症,当即回禀知府,急忙带人抬着轿,来回上百里,赶到临朐,接着冯老先生到青州府衙给知府看病。经冯老先生对病情诊断,只用了一根三棱针扎了两下,随即一贴膏药,辅助一剂败毒的汤,仅三天就痊愈了。为此,知府宴请冯老先生,并邀请了很多名仕、名流作陪。席间,知府问冯老先生有什么要求。冯老先生便说到了一棵黄杨树。知府顿时无语,这本是知府的喜欢之物,在那时树龄也有50多年,知府既然有言在先,也只好忍痛割爱了。后来,这棵黄杨树也随着冯氏家族的膏药秘方,就这么一代一代的传承了下来,到如今,还是有第五代传承人冯伟民搭理着,算来,这棵树的树龄也有200年了。
(清朝的黄杨树)
冯氏家族独创的秘方,迄今已传承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从第一代冯允亮老先生,经过冯元和、冯益琪、冯恩林这三代,到了冯伟民,已是第五代了。一直以来,由冯氏家族传承的秘方,所制成的膏药,主要是用于治跌打损伤、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对风湿类关节炎、老寒腿、腰酸背痛、骨质增生,以及月子里落下的关节疼痛,治疗起来也是“一贴膏药”。
(真武追风膏第二代传承人冯元和)
但是,在这前后几代传承中,他们是既保留了传统,又各自有创新。第二代传承人冯元和,自从继承了父亲医术以后,又刻苦钻研,把冯氏外科发扬光大,并登入临朐县名医录,特别是对治疗恶疮、恶疖子等方面尤为突出;第三代传承人冯益褀,一生行医,谨慎小心,对冯氏神效金黄散又有所创新;第四代传承人冯恩林,兢兢业业,医德医风正,在治疗哮喘方面实现了突破。
(膏药贴制作中)
冯伟民作为冯氏家族的第五代传承人,生于1982年,自幼就受家庭的熏陶,酷爱中药医术。除了父亲对其言传身教以外,还坚持自学中医理论,并于2000年到益都卫生学校深造,又通过了三年的中医理论的系统学习和临床实践。2003年,在家乡开办了冶北村卫生室。
(第五代传承人冯伟民)
冯伟民行医二十多年来,在不断总结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的医学理论,对真武追风膏又进行了补充、完善,使之在疗效上更加明显,在使用上也更为便捷。尤其是对跌打损伤,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并有助于骨折对接、愈合作用;对不同的病因,对症下药,从而起到了疗效好、见效快的最佳治疗效果。2020年7月,临朐县人民政府、临朐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将“真武追风膏”公布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膏药的作用,是贴于体表,渗透入皮肤,通过通经走络,而起到治疗的效果。冯伟民在膏药的制作上,精选了70多味真材实料的中草药,采取浓缩熬制的方法,有效的调动药力的发挥,并且形成了膏药的复合力和渗透力。在膏药熬制的全过程,均采取纯手工操作,通过目测、调整火候、不间断搅拌,使药膏质地油光如漆,粘稠度恰到好处,使着膏药更加卫生、精细。
(熬制膏药)
膏药的制作过程复杂,极容易掺假又不容易发现。冯氏家族,五代行医,冯伟民始终遵循着冯氏祖训:“做良心药,赚良心钱。”坚持用良心做好每一贴膏药。造福一方。
门诊地址:
临九路,冶源社区车家沟村牌坊向东100米
冯伟民电话:183656708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