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言·童话经济思想史
文/王朋
延花、娜娜、雪儿在一家咖啡馆闲聊。
她们3人是好朋友。眼下社会的经济状况好,娜娜超市生意兴隆,“雪儿”食品公司遍布世界的生产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延花毕业了,在雪儿公司当工人,工资收入不错。
说起眼前日子,延花对雪儿说:“哎,你们这些资本家别忘了。工厂里每一块巧克力、每一听奶酪的价值,都是我们的劳动凝成的。”她很崇敬那位名叫“马克思”的大胡子。在他那颗硕大的头颅中,好像有无穷的智慧。一代代工人听他的话,为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雪儿听后一撇嘴:“话不能这样说。工人对企业的贡献当然大,但光靠工人的劳动也不行。一块巧克力,只有可可豆、牛奶、机器、厂房,再加上你们工人的劳动、厂长和会计的管理,嗯,别忘了,还有我们这些资本家寻找商业机会、投资冒的风险,才能形成它的全部价值。”
娜娜大咧咧地插话:“好啦好啦,两个女学究。什么劳动、豆豆?多破坏心情呀。什么是价值?就好比这杯咖啡。如果我觉得它有用,香甜,它就有价值。我觉得它的用处有多大,它的价值就有多大。”
走出咖啡馆,3个朋友决定到河上划船。这条河有个奇怪的名字,叫“经济思想史”。她们每人一条船,高高兴兴地向下划,说说笑笑。
没想到光顾着高兴,前面突然出了一个岔口。娜娜船儿猝不及防,顺着右边的岔口就流下去。她看到河岸边写着大大的路标:“主观价值论”。

老师:一杯咖啡价值有多大?就要看娜娜当时是不是想喝那杯咖啡。她如果特别想喝咖啡,她就会主观地认为,那杯咖啡的价值很大。
商品的价值不是由客观存在的物质决定,而是由人的主观认识所决定,就是“主观价值论”。
延花和雪儿还在一起。她们的河岸也有大路标:“客观价值论”——雪儿工厂生产的巧克力,它的价值是由客观存在的物质形成的。
老师:商品价值不是由人的主观认识、而是由客观存在的物质形成,就是“客观价值论”。
可是不一会儿,延花和雪儿的河流也有了岔口。延花在左面,她敬仰的那位大胡子手指前方,路标写着“劳动价值论”。雪儿在右面,河岸路标写着“生产费用论”。
老师:劳动价值论和生产费用论,都是“客观价值论”。这两者的区别是,究竟哪些客观的要素才能形成价值?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一种要素——劳动,才形成新的价值。其余的要素,例如可可豆、牛奶、机器、厂房等,都只是旧的价值转移,而没有形成新的价值。而生产费用论认为,商品中的所有要素共同形成了商品的价值。雪儿公司生产的巧克力,它的价值是由可可豆、牛奶、机器、厂房、技术、工人的劳动、管理人员的管理、资本家的智慧和冒险等等,共同形成。

3个朋友在岸上会合了。她们很生气,一同去找河流的管理处。管理处的两个领导都是英国人。主任叫亚当·斯密,只会专心学问。副主任叫大卫·李嘉图。除了学问好,还是一位大银行家。看着3个气嘟嘟的小姑娘,两位领导笑了:“大河向前流,总会分岔的。‘经济思想史’是条大河。它虽然水中鱼蚌、岸边花柳,多姿多彩,但归根到底却只问一句话。就是你们刚才所争:商品的价值是怎样形成的?围绕这句话,这条大河分成了两条支流,就是‘主观价值论’和‘客观价值论’。而在‘客观价值论’这条支流中,又分成两个新的河流,就是‘劳动价值论’和‘生产费用论’。你们各自走了一条河,多长见识啊。”
小红妹是两位领导的秘书。听到这里,她若有所思地抬起头:“也许有一天,这3条支流还会重新合一呢。”
3个朋友离开河流管理处的办公楼。回头看看,办公楼很宏伟,也很结实。楼的底座被筑成两本平放的书。上面的一本用英文写着:“《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大卫·李嘉图,1817”。下面支撑的那本也写着英文:“《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亚当·斯密,1776”。但姑娘们发现,斯密著作的英文旁边写着3个大大的汉字:《国富论》。
注:本文是依据我国建国后沿用多年的,即:以“价值论”为中心而论述经济学说史,因此也许和其他一些论述不尽相同。
——选自《小红妹经济学》

作者简介:
王朋,北京人,退休工人,1953年生。
致力开发少年儿童的“诗歌写作无差别趣学”产业。
网站:(小朋友学诗歌)cmqxysg.com(“春苗趣学院诗歌”汉语拼音缩写)。
作品:
校园诗歌集《春天》。
校园女生诗歌集《小红妹》。
大学校园女生诗歌集《开心湖畔小姐姐》。
红星诗歌拥军项目《军嫂歌》。
4个诗歌集都以格律诗为主体。除了极少几篇译作和改写以外,全是原创,也均未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