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的力量
——承德县磴上镇三家镇文学发展素描
文/牟福明
承德的人都知道兴隆县安子岭乡有个上庄村,名气越来越大,成了承德一处优美风景,是花的海洋,诗的故乡。这里滋生了刘章、刘福君、刘向东等著名诗人,走出了4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6位省作家协会会员。他们循着乡土文学的道路,以手中的笔描摹和赞美自己的家乡。这个小村庄也因此被人们称为"诗上庄" ,而今已成为文化名村。
其实承德县也有一处地方,是承德县东北部,北大山脚下,是县城的边远之处,即磴上镇三家镇域所在,是北大山石海森林公园风景区所在之处。这里土地神奇,风光无限美丽,人杰地灵,是滋生文学的土壤,尤其是文学创作人才辈出的地方,也产生了好几个省作协会员,如田牧、刘朴、孟宪歧、于广、郑爱民、韩闽山,这是个不可多得的文坛奇迹。
近些年,承德县文学创作发展甚旺,而尤以三家镇磴上镇的创作引人注目,涌现出来了一些杰出的作品,涌现出来了一些杰出的创作人才。诸如田牧、孟宪歧、刘朴、于广、韩闽山、徐秋穎、李连云、李贵、李丽华、郑爱民、陶青山、李全振、王秀春、刘建国、徐景富、吴焕民、王金兰、李志新等等,创作了许多的杰出作品,在不少报纸刊物上发表。而田牧、刘朴、孟宪歧、于广、郑爱民、韩闽山则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原隶属三家镇的东三十家子高中是培育摇篮,不少作协会员及文学爱好者皆出于此学校,当时名噪一时。
看,精神矍铄,神采奕奕的田牧老师来了。他不是纯正的三家磴上镇人,但在东三十家子中学当过教师,不少县作家协会的会员以及文学爱好者都曾经聆听过他的教诲。他还培养出许多文学创作的学生,可谓承德县文学作者的伯乐。他是诗人、词作家。他是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他曾在《人民日报》《诗刊》《人民政协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天津日报》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大量作品。1958年5月,于藏克家先生主编的《诗刊》首发《水塘边》二首诗歌,词作《架线工人之歌》经谱曲之后于中国音乐家协会等主办的全国性征歌中获得银奖,他的诗作《猎人之女》被收入多种优秀作品选集。这些至今仍是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著有《田牧诗选》。至今他仍坚持文学创作,还常去县图书馆翻阅报纸刊物。
看,博学多才的刘朴老师来了。他在承德名闻遐迩,是承德县文学领军人物。在县文化局博物馆工作,当过县作协主席,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光明日报》《文汇报》《河北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燕赵都市报》《河北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数百篇(首)。在河北省首届优秀网络文化作品"五个一"评选活动中,创作《山庄秋思》《追梦长城》,获得奖励。1998年第一期,考古发表了他创作的《河北承德县白河口遗址调查》。专著有《承德汤泉行宫》,散文集《一路平安》,《驿路情思》,小说集《威虎山与伊甸园》(与人合著),是承德县不可多得的考古方面的专家,是出类拔萃的人才。他擅长写游记,写的颇具意味涵义深刻。他组织的板城文苑群,群员已超百人之多,专门有自己的文章发表公众号,而且积极组织活动,保留了承德县文学的种子,让文学爱好者有了家的感觉。有不少文学爱好者得到过他的帮助,对承德县文学创作的贡献是很大的。
看,儒雅亲和的孟宪歧老师来了。他是承德县文学创作的旗帜性人物,他的小说在河北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名声与地位,已经走向全国了。他是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承德县作家协会主席,以写小说见长。他于《短篇小说》,《小说林》,《四川文学》,《安徽文学》,《小说月刊》,《小小说月刊》等杂志多次发表作品,累积达300余万字。作品有《那山那人那狗》,《女镇长》,《乡村情话》,《迷茫成长》,《乡村诗意》,《贫困户周老蔫》等作品,有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故事等多篇作品在全国各地多次获奖。已有近百篇小小说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微型小说》,《中国小小说年选》及被多家刊物选载。而且,他的女儿孟静也是一位优秀的作者,在其父影响下,也创作了不少作品,曾在报纸刊物上大量发表。父女俩都是优秀的文学作者,都是承德市作家协会会员,这在承德文坛堪称为一段佳话。
看,朴实厚重的于广老师来了。他早就名闻遐迩,农民作家,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嘉奖。国内许多新闻媒体对他的事迹做过专题报道,是承德文学创作的大家,是主要骨干力量。他是河北作家协会会员,承德民间百亿文化联合会主席,是市政协委员。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业余创作和新闻写作,取得卓越成绩,为繁荣县文艺创作做出了突出贡献。编辑出版文学史志著作十五部,出版上映影视剧十三部,出版长中短篇三十余部(篇),市以上获奖五十余次。他创作的小说剧本曾被拍摄为电视剧,这在承德文坛都是引以为骄傲自豪的事情。他的小说《爱可以分享吗》,是一部很好的作品。
看,温文尔雅面带微笑的郑爱民老师来了。他是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承德市作家协会理事,承德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曾有小小说、诗歌、报告文学、散文等散见于《北京日报》《人民政协报》《河北经济报》《河北教育报》《承德日报》《承德晚报》等各级报刊网站。以写散文见长,出版有散文集《静静的白桦林》,其中的《与浪花拥抱》,就写的很美,深切"感受浪花带给我的那份温情和享受"。
看,颇具学者风范的韩闽山老师来了。是承德县诗歌的代表人物,在承德乃至河北省都有一定影响。他以写诗歌为主,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是承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其作品见于《中国作家》《诗刊》《诗林》《诗潮》《诗选刊》《星星》等多家报刊,曾荣获2015年诗选刊优秀诗人奖,热河文学奖。著有诗集《根的方向》,《虚掩的门》,《空镜子》,《此生》,等。他的诗歌有泥土的声音,有阳光的深度,有尘世的回响,有对故乡的热爱及对亲人的思念。他的诗歌《根的方向》《年轮》《飘落》,等写的都很好。他在根的方向里写道:"看不到的生长,水流动,隐藏波浪,网无所在,无所不在。它将穿过月光,穿过明天的路途,穿过花朵,绿,欢呼,然后在风中跳舞。一滴热泪回归大海,大海是我命定的村庄,向下生长,向上歌唱。"诗写的美,意味深长。
看,还有许多创作者,还有许多新秀,都有着对文学的炽热之情。
娇小玲珑面带羞涩的徐秋颖,是河北省民俗协会会员,承德市作家协会会员,河北农民报通讯员,多篇作品在《河北农民报》《承德日报》《承德晚报》《热河》等报纸刊物发表。擅长写新诗,她一直坚持有个文学的梦想:“脚踏实地的努力终有一天会到达理想的彼岸”。
活泼开朗擅歌擅舞的李连云,虽只有小学文化,农民,但她多才多艺,诗词歌舞皆擅长,是有名的才女。承德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华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她与古典诗词、音乐、现代诗歌和精短散文特别有缘,作品发表于《诗选刊》《燕山》《热河》《国风》《河北农民报》《承德日报》等报刊杂志。
王秀春,承德市作家协会会员,热爱写作。有作品刊于《河北农民报》《承德日报》《国风》《燕山》《热河》杂志等。写的诗、散文颇具功力。
青年才俊陶青山,是教师。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承德市诗词楹联学会理事。在《诗选刊》《燕赵诗词》《承德诗词》《诗词报》等刊物上发表诗词作品百余首。是很有实力有成就的文学创作者,古诗词写的别具特色。
李丽华,是医生,自幼喜欢读书,酷爱文学,多篇文章发表在报纸及老家《热河》等媒体。
尹新春,满族人,从小爱好诗词,自幼爱好写作。曾在《承德诗词》《长安文苑》《天女木兰》等报纸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诗歌。
李全振,承德市老年作家协会会员,承德县作家协会会员,曾在《热河》《燕山》《承德诗词》《承德晚报》等报刊上发表诗词。擅长古诗词。
王金兰,教师。爱好文学,喜欢读书,看报,时常有文学作品见诸报刊。
李志新,教师,爱好文学,曾于报纸刊物发表作品,是一个有爱心的人。
李贵,擅长写古典诗,一直笔墨耕耘于文坛 ,曾于《承德日报》《热河》等报刊上发表。
刘建国,承德德艺缘梦书画院的创建者之一,擅长书法绘画,在当地是知名人士。
徐景富,承德德艺缘梦书画院核心骨干,书法绘画都很拿手。
吴焕民,书法绘画行家里手,承德德艺缘梦书画院核心骨干。
这些人不仅自己才华横溢,而且还联合志同道合者组建文艺团体,积极宣传文化,在承德县颇有名气。他们组建了承德德艺缘梦书画院,还组织乡村书画文学比赛活动。在2019年1月初,在三家德艺缘梦书画院举办书画文学大赛。
为弘扬中华传统艺术,提高农村业余文化为宗旨,以古朴、古香、民俗、民风为主题歌颂党,展示新农村风貌,在三家镇政府支持下,供销社无私奉献场地,由此承德德艺缘梦书画院,于2017年9月28日在三家镇成立。是一些书画文学爱好者组建的,由京津冀老年德艺爱心联合会牵头组建,得到了盛世凤凰酒业,三家供销社和三家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尤其于2019年1月22日举办诗魂书韵,有曙光爱心,为德艺传人,做爱心寿神"。广结善缘,深修德艺。尤其于2019年1月22日举办了诗书画文学大奖赛。这在承德县举办乡镇书画文学赛是首屈一指,乃在全市也是少有的。这开拓了文化宣传的意义。
面对许多珍贵的民间艺术,即将失传或绝迹的险境,要抢救挖掘整理民间艺术,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刻不容缓,2015年5月30日,由三家作家于广赵金华等人,成立了承德百亿民间文化联合会,有书法根雕奇石古玩皮雕剪纸等艺术品,展现了民间艺术的博大和精深。这也促使了各门艺术更快更好的存续与发展,展览会的展出已经促进推动了地域文化经济的发展。
以孟宪歧为主席的作家协会群,以刘朴为群主的板城文苑群,组织活动,甚是活跃。
县作家协会又重新焕发新的活力,选举了孟宪歧为主席的新一届作协领导班子,吸纳了一些新的会员,2018年又有几位中青年作家加入了承德市作家协会,增添了新的活力。县作协于去年组织了兴隆"诗上庄"的采风活动,这是著名诗人刘章的故乡,亲身体会了花与诗歌的海洋世界。2019年6月,县作协专门请老师进行了诗歌小说培训创作会,尤为可喜的是一些年轻人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都扩大了县作协的影响力,积极传播了文化。
刘朴组织的板城文苑群,群员已超百人之多,专门有自己的文章发表公众号,而且积极组织活动,保留了承德县文学的种子,让文学爱好者有了家的感觉。
燕山杂志在承德县设立专版,由郑爱民负责,让承德县作家走出去,不仅仅停留在承德县,要往承德市发展,甚至还要往更大的空间发展。
以上这些不少都可以看到三家磴上人的身影。 这些都是三家磴上镇出来的文学创作者们对承德县文化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这焕发了承德县文学的新生,也涌现了一些杰出作品,如刘朴写的游记,于广创作的影视剧,孟宪歧写的短篇小说,郑爱民的散文,韩闽山的诗歌等,老作家们继续焕发勃勃生机,而新人如徐秋颖、李连云、陶青山等也一展风采,在不同领域积极创作,佳作迭出,可喜可贺。
展望未来,良好的文化氛围已经形成,在宣传部、文化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相信三家磴上镇的文学创作会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会有新秀辈出,会有佳作不断,姑且就称为三家磴上镇乃承德县"文化镇""文学镇",其成就与经验应当值得借鉴,应当加大宣传和积极的推广。
作者简介
牟福明,河北承德人,系承德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报纸刊物发表。诗观:写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