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靠党,男,七零年生,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汤坊镇上新庄人,毕业于兴平市南郊高级中学,自由职业,喜欢写作,愿用手中的笔记录生活中的真善美!


怀念南郊中学求学的日子
陕西·赵靠党
引子

早晨八点刚过,我像往常一样打开商店的门,开始了一天的正常营业,七月的早晨天明的早,节气已近入伏,太阳已经照得街道上热烘烘的,透过卷闸门都有一股烘气逼人的感觉,阳光也刺眼异常!
也许是由于疫情的缘故,今年街道上的行人少了很多,可是不知为什么,这几天街道上突然多了许多穿着校服的学生,十七八岁,一群一群的,叽叽喳喳,时不时人群中传来女孩子那尖细的笑声,男孩子说话瓮里瓮气,腼腆中带着羞涩!他《她》们有的背着书包,有的手里拿着文件夹,里面夹着类似考卷之类。这时,商店里走进一对童男童女,女孩子中等个子,娇美的脸上泛着红晕,浅色的牛仔罗布裤配着一件白色的T恤,脚上穿着一双内增高的休闲白鞋,给人一种说不出的美!清秀,脱俗,又不失内涵!男孩子个子高高的,戴着眼镜,瘦瘦的,嘴唇上的八字胡依稀可见,他上身穿着一件黑色的短袖,下身穿着时下最流行的黑色工装裤,脚上一双白色的高腰帆布球鞋,时尚,前卫!正当我出神之时,男孩子客气的请我为女孩子选一件时下最流行的牛仔阔腿裤,,我连忙为女孩子选了一件最流行的款式和颜色,试穿之后,女孩子满意的点了点头,男孩子则忙不迭为女孩子付过了钱,逃也似的离开了店,生怕遇见熟人似的!此时卖鞋的四川邻居轻声说到“又要高考了”,此时我才如梦方醒,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久居店中,似与世隔绝,连一年一度的高考都几乎忘却了!
望着那一个个如我当年般的青葱少年,我不禁想起了我的母校---兴平市南郊高级中学…!
相遇篇
那是一九八六年秋,在经过了漫长而酷热的暑期之后,我们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开学季!能考上心仪已久的南郊中学,对一个农村的孩子来说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激动,兴奋,幸福,自豪,骄傲…!要知道,那可是全县唯一一所全日制重点高中,更何况那时要想考进这样的高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年一所初中几百号人,也就考进那么七八个人,而我则有幸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无数次在梦中,我想象南郊中学的大门一定是多么雄伟壮观,南郊中学的老师也一定个个是博学多才,学校的环境也一定美得是稀里哗啦!可是当我真正站在学校大门口时却略微有点失望!只见两扇近两人高的朱红大木门紧闭着,门上一排如拳头大的铁铆钉透着锈迹,与朱红的门色显得极不协调,大门上的油漆由于时间久远,有的地方已经有点脱落!门楼是用青色的砖砌成的,两边是用粗壮的钢筋悍成的两个小铁门,每根钢筋上都有一个红缨枪,四根粗大的门楼朵上插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正面画着毛主席头像,下面写着“为人民服务”字样。在正门的顶端,一条用钢管焊成的拱形钢管架上焊着“兴平县南郊中学”,右手则是一面型似黑板的水泥墙,上面写着毛主席的诗词:“红军不怕远征难……”!从远处看校门,让人联想起了古时代的县长衙门…!古朴中透着威严,神秘!
走进校园,一条南北走向,宽阔的足够驶过一辆卡车的砖墁地路直通校办公室,路的两边是两行翠绿的半人高的冬青树,紧跟着是两排土木结构的教学室,墙上贴着用红纸写的“欢迎新生”的标语。路的尽头,有一个大的圆形花园,几颗碗口粗的针叶松矗立其间,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花树,花园的后面,一栋古色古香的会议室呈现在了眼前,会议室的旁边有几棵合抱粗的棉白杨树,茂密的枝叶笼罩着整个会议室,更显得会议室的神秘,会议室的南边是一个半人高的土舞台,上面铺着砖头,在靠近办公室的一侧矗立着一杆几丈高的旗杆,一面红旗迎风飘扬,会议室的对面,则是一栋红砖砌成的三层楼房,那是女生宿舍,楼的前面,是一排与楼一般高的粗壮的棉白杨树,像一个个威武的士兵保护者那栋神秘的楼,而楼的右边则是一个足有一倾地大的土操场,操场周围都是用红砖砌成的一人搬高的墙,墙的里面,一株株说不出名的风景树植满了墙角,个个都有碗口般粗,操场的东南角,两排青砖平房,面南朝北,那是教工宿舍所在地。
啊!这就是自己将要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想想心里还是有些小激动……!
报名之后,我被分配到了高一五班,班主任是一位清瘦的中年人,高高的个子,一身洗的发白的中山装,不算太大的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是我们的数学老师,他和蔼可亲,又不失威严,在我的印象中,从未见过他发过脾气,即使我们当中有人犯了错误,仅他那双严厉的目光已足够使其噤若寒蝉,羞愧满面!
我们班上大部分的同学来自农村,城里的同学仅占不到三分之一,我和同桌同属西南乡,虽不在一个乡,由于离家较近,所以也倍感亲切,他叫马远库,中等个子,瘦瘦的,白白净净,由于家境殷实,所以衣着也与我们这些“土豹子”相去甚远!他常年穿一件白衬衣,一条藏蓝色的西裤,脚上有时穿白色网球鞋,有时穿一双白皮底的布板鞋,要知道那时农村的孩子大部分穿的都是手工布鞋,稍微好一点的则是军用黄胶鞋,而能穿白网鞋和白皮底板鞋,那绝对是城里孩子的“标配”,这还不算,更令人羡慕的是同桌那头“大背楼”发型,时常油光可鉴,光彩照人,这小子打扮时兴则还罢了,更令人可气的是,这小子竟然写的一手好字,那行书写的俊秀飘逸,如若游龙你说气人不?而且这家伙酷爱古诗,时不时言语中飘出几句古人诗句,颇显儒雅,你说气人不?那时男孩女孩之间是轻易不说话的,有时甚至同桌三年也说不上几句话,这小子竟然能在女孩子中间游刃有余,如鱼得水你说气人不?这家伙还有个特点就是是个夜猫子,白天在课堂上大睡特睡,晚上则常常熬到早晨四五点钟,如若不是我时常提醒,都不知被老师K了多少次,虽然如此,这家伙的成绩竟还不错,加上天资聪颖,每次都能够得到老师的赏识你说气人不…?
班上城里的孩子不多,女孩子个个白白净净,衣着也颇显时尚,那时皮鞋少,学校对女生穿皮鞋也没有硬性规定,我们班上竟有三个穿皮鞋的,一个是豆一萍同学,她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高挑的个子,时常穿一身藏青色的西服,外加一头日式的学生发,漂亮异常!这着实慕煞了那些来自农村的女孩子!农村的女孩子由于穿的是布鞋,所以进教室时轻柔无声,只要听见皮鞋“叮当”声,不用说就知道是豆一萍来了,男孩子们便不由自主的抬起头多看几眼!
另一位是校长千金,模特的身材,漂亮的外貌,由于时间久远,名字已无从记起,她是艺术生,画的是一手好画,经常老师在台上讲课,她在下面画老师!也许是由于是校长的千金,优越感十足,曾经有一次在英语课堂上不认真听讲,被老师训斥,老师反被顶撞,颜面扫地后拂袖而出,直到班干部集体出动才被请了回来,英语老师出身农村,言谈举止中都有着农村人的憨厚,他是刚刚才被分配到学校的,讲课时操着一口生硬的英语,黑黑的,瘦瘦的,戴着一副茶色大眼镜,是个很好的大男孩…!
还有一位是中途从大城市转过来的周怡同学,身材娇美,圆圆的脸蛋,时常穿一件紧身牛仔裤,风采异常,她喜欢看琼瑶的小说,有一次在英语课堂上看小说被老师发现,由于态度不好,被老师逐出课堂,不久便转到别处去了…!
城里的男孩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叫胡连峰的同学,一米八的个子,清瘦,大眼,说话一字一板,不紧不慢,爱开玩笑,他像城里多数男孩一样,活泼好动,酷爱足球,哪里有胡连峰,哪里就有说不完的笑话,听不完的笑声…!
我们的校长五十多岁,中等个子,据说是一位老三届大学生,我们都非常喜欢他在每周例会上的讲话,他博学多才,幽默多识,同样的励志道理在他语言的世界里总是那么动听!他一会儿诗歌,一会儿古文,演讲的艺术在他口中演绎的淋漓尽致!听的我们是热血澎湃,五体投地!恨不能学尽天下之知识,历尽古代之圣贤,成为像他那样的人…!

学习篇
在经历了短暂的新鲜激动之后,我们便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当中,渐渐的,我们都发现,小小的高一五班真是卧虎藏龙,有的同学数学学的特别好,有的同学英语口语那叫一个顶呱呱,有的同学写的一手好文章!就在开学不久,我们班率先以学校的名义成立了《三秦文学社》,而文学社的社长,则是我们班的才女边美红,美红同学不但文章写得好,人也长得漂亮,真是文如其人!而副社长和编辑,则分别由我们班的赵文斗,刘军旗等人担任。
从此以后,南郊中学便有了自己的内部刊物,校园里那些爱好文学的同学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文学平台,好多优秀的诗歌,散文等都被省市级刊物采用,在每周的例会上,校长则把那些优秀的作品用自己独有的朗读方式在全校师生面前深情的朗读,直到现在已经三十四年了,我还记得边大才女写的一首诗中的两句:
“…猪儿依旧往前拱,鸡儿依旧往后刨……”!
在所有的代课老师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他五十多岁,皮肤黑黝黝的,但他却有一个与其外貌极不相称的名字--“白胜玉”,所以有好事者并不买他的帐,背后称其为“黑斯坦”!
白老师讲课风趣幽默,他讲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里的中学留学生的丑态“……头发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时,不顾自己已是年过半百之人,也将脖子扭了几下,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在讲到《孔雀东南飞》时由于不满焦母的专横,媳妇刘兰芝“举身赴清池,自挂东南枝”时,白老师也学着刘兰芝“自挂东南枝”险些跌下讲台,同学们既好笑,又怜悯!还有一次,讲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里的主人公葛朗台在看到首饰盒里的金子时“…眼睛里发出亮光,把身子一纵,向首饰盒扑去,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为了把守财奴葛朗台的形象演绎到极致,他努力把本来就不大的眼镜睁得圆圆的,也做了一个饿虎扑食的动作…!笑的全班同学捂着肚子半天直不起腰…!
还有一位老师是我们的解析几何老师,叫慧继海,他健谈风趣,又愤世嫉俗,常常在我们上课的间隙,大谈时政,褒贬世事,他为了我们能对平面坐标系有个深刻的认识,曾经专门一堂课给我们讲了平面坐标系的发明人,法国数学家迪.卡尔,从此我们了解到平面坐标系也叫迪.卡尔坐标系,而我们的慧老师也便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了“卡尔老师”……!
高中的学习是非常紧张的,所以每周的音乐课便成了同学们的最爱!每当有音乐课,同学们早早地就收拾完桌上的课本,静静地等待着音乐老师的来临,我们的音乐老师是位年轻人,中等个子,英俊帅气,大背楼(发型),音乐学院毕业,嗓音极好,他音域宽广,不管是唱高音,还是唱低音,都是那么动听!从他那里,我们学会了《明天会更好》,《出嫁歌》,《父爱母爱》,《诸葛亮》,《白兰花》等等歌曲,这些代表者我们那个年代的歌曲,三十几年后我们好多人都还记得…!
我们大家有非常喜欢听他唱歌,记得一年全县高中组歌咏比赛在县剧院举行,老师是领唱,由于没有多余的票,为了能听到老师的演唱,我和胡连峰,杨建鹏三人翻过一人多高的剧院墙,险些让工作人员逮住,现在想来还心有余悸…!

生活篇
但凡上过南郊中学的农村学生都知道,那时上学每周一个大锅盔,一罐头咸菜是我们每周的“标配”,那时农家人穷呀!能吃上玉米和麦面掺和的馒头都算不错的家庭!而我们当学生的“待遇”还是不错的!开学时从家里拿上些玉米榛子(粗粮),再驮上些麦面(细粮),交到学生灶上,换取粮票。早晨打上一碗带有焦糊味的玉米榛子稀饭,然后把从家里带的锅盔掰碎泡在热饭里,然后把从家里带的咸菜或炒的绿辣椒拿出,几个同学围在一起,,没有饭桌,习地而蹲,活像农业社时的大锅饭,大家吃的是津津有味!上午饭则是二两五分钱一碗的连锅面,稀稀的!偶尔也有二两一毛钱的带着几星肥肉的荤面,我们俗称过生日,然后把百搭锅盔掰碎泡入期中,如此一碗“红肉泡馍”便大功告成,那简直是世上最好的美味,现在永远也吃不出那样的味道了!这也许就是清代文学家周荣在《芋老人传》里所云“犹是芋也,时位之移人也”的缘故吧…!
由于同学们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普遍离家都比较远,所以几乎所有的同学都选择寄宿!一个班一个宿舍,一个十几米长的大土房里安放着两排大床板,能容纳三十几个人,人踩在上面咯吱作响,在经过了一整天的学习之后,睡觉前那近一个小时的时光,就成了大家最快乐的时光,健谈的同学此时天南海北,海阔天空,以马备军,杨建鹏,袁前进,胡连峰马远库为主力军,分成两派,一方就某社会事件提出自己的观点,另一方必持反面意见,各方各执一词,引经据典,博古通今,摆事实,讲道理,都想以理说服对方,别的同学也深受其影响,加入其中,所以两派之间给人感觉就像“掐架”,此当中犹以马备军为最,这家伙是学文的,博才多识,口才极好,当大家提出一个大家公认的真理时,他却总是提出和大家不同的反面论点,而且搬出不知从什么地方搜罗来的论据去证明自己的“谬论”,给人感觉这小子纯粹和人抬杠,虽然大家明知这家伙在强词夺理,然而往往被他那些所谓的证据搏的是理屈词穷,久而久之,大家便美名其曰“杠校毕业生”…!毕业那年,这家伙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
由于宿舍小,人数多,冬天则还罢了,夏天的蚊虫是大家最难忍受的,更不能让大家忍受的是由于是土屋,床底下便成了跳蚤们的天堂,虽然学校每周派人打“敌敌畏”,然而效果却不甚理想,所以每晚睡觉前同学们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捉跳蚤,唯有如此,晚上才能睡个安稳觉…!
渐渐的,几个性格内向的同学便商量着搬到教室去住,一来空气能好些,二来晚上也免遭蚊虫之苦和宿舍的吵杂喧嚣!只是比较麻烦,晚上只能待同学们走之后才能把课桌拼成床铺,第二天天不亮就要恢复原状!
渐渐的,在我们的影响下,别的班也如法炮制,大行其道!如有生人到我们学校,便会发现一道亮丽的风景,那便是,老师在讲台上讲课,教室后面则摞着一人高花花绿绿的被子,墙上挂着锅盔妥妥,老师在教室里讲课,教室里则弥漫着锅盔的油香!记得有一天,由于早晨起的匆忙,被子摞的太高,正上课时,忽然被摞轰然倒塌,压住了我和袁前进,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

毕业篇
三年的高中生活如白驹之过溪,一忽而已!时光荏苒中,我们很快迎来了毕业季!
那几天教室里有一种异样的气氛,焦躁,骚动!平日里安静的晚自习也明显多了些喧闹,而且人数比以前也少了很多。晚自习后,偌大的操场上散步的人也多了起来,有的几个人席地而坐,有的则三五成群,绕圈漫步,时不时传来男孩女孩的嬉笑声!此时月亮早已升起,皎洁的月光撒满校园,平躺在草坪上,遥望星空,满天星斗似乎里我们近在咫尺,伸手可摘,夜风习习,吹在脸上,舒适无比,白天的劳累荡然无存!天空中,牛郎织女星此时眨着耀眼的星光,让人浮想联翩!不远处,围墙的树荫下,人影绰绰,每隔几颗树下,一对对男女同学在悄悄地说些什么,女孩子背靠着树干,低着头抠着手指头,男孩子则一手搭在树干上,一手插着腰,低头对女孩子低语者,月亮透过树叶的缝隙,撒在男孩女孩的身上,显得斑驳陆离……!
那段时间,平日里很少说话的女同学似乎话也多了起来,有的同桌三年说的话也没有几句,然而那段时间同桌间请教问题的频率也忽然多了起来!那时农村的学生思想都比较封建,平时男孩女孩在校园相遇,目光都不敢直视,都低着头,匆匆而过!可是临近毕业的那段时间,男女同学都已改往日的羞涩,见面都轻声相互问候,虽然问后满脸霞飞,可是心里却不后悔,因为大家心里明白,能在人生最美丽的年龄相遇,这种问候现在是多么奢侈,这种问候是问一次少一次,也许以后就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终于有一天,当一个个精美的毕业留言本摆在自己桌面上时,我才意识到,我可爱的兄弟,我至诚的伙伴,我亲爱的同桌,还有我梦中的她,这一切都将离我而去!顿时,一阵悲哀涌上心头!鼻子酸酸的,想哭!我不愿意相信离别这么快就来临,我祈求时间老人放慢自己的脚步,祈求上天不要残忍的把我的好兄弟,好姐妹这么快就分开!
那几天我们正在学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晨风中,不远处传来某男同学不合时宜的诵读声“…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可是当那血红的毕业证书发在我们手中时,我们不得不承认,离别已成事实,那些好动的男同学似乎也比以前安静了许多,女同学时常从身边走过,一个个眼睛都红红的,有的拿出手帕,转身偷偷抹掉眼角的泪水!然后拿出早已精心准备的留言本,希望在这最后的时光里,留下彼此最美好的记忆!男孩子则强装欢笑,其实看得出内心却早已崩溃!故作大度地写下李白那句宽慰人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然后工工整整的写下自己的大名……!





南郊中学
(兴平市南郊高级中学)
南郊中学,全称兴平市南郊高级中学,建于1953年,占地面积135亩,为陕西省标准化中学。曾获咸阳市“文明学校”、“先进学校”、“红旗团委”、“规范化考点”等称号。
南郊高级中学现有学生4500多人,开设68个教学班。现有教职工245人,任课教师200人,其中,高级职称21人,中级职称67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奥林匹克数学教练员3人,咸阳市“三五人才”3人,咸阳市学科基地研究员及学会理事2人,咸阳市各学科会员11人,教学骨干20多人。
中文名 南郊中学 创办时间 1953年 所属地区 陕西兴平 占地面积 135 亩
学校建设
南郊中学现有教学楼4幢,综合楼1幢、科技楼1幢,学生公寓楼3幢,教师住宅楼2幢,学生餐厅1幢【分两层】,自行车棚12个,总建筑面积约50000平方米。可开设68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5000多人。
教学设施
南郊中学现有8个实验室,物理、化学实验室各3个,生物实验室2个,标本室1个,微机室3个,电子备课室1个,多媒体教室3个,语音室2个,电子阅览室1个(微机100台),可容纳352人的多媒体阶梯教室2个。现有藏书10万册,电子图书90万册,每年订阅刊物140多份。
信息建设
南郊信息化建设处于停滞状态,数百台装载windows2000系统的电脑正在更新维护,维护完成后将实现建立自己的网站,实现监控、广播、图书管理、电子阅览为一体的数字化管理。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可以实现音视频互动教学,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图书资料查寻和阅读。
教学管理
南郊中学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注重教学研究,狠抓课堂教学,关注学生发展,在近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校管理始终坚持“学校管理条块网络化,教学管理分层序列化,学生管理全程立体化”的原则,在管理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广泛好评。








主编微信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