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中的襄阳文学人之二(梁斌、孙樵声、胡树国、段明贵)之凡夫

凡夫文学创作的亮光与影响
2020年11月27日星期五
作者:常兴
有人说,宣传部是出秀才的地方。不才却说,是秀才文字书写的亮光扩大了宣传部的影响。这活似乎有些偏颇,但不无玩味之处。话从两个方面说,平台,是人才演绎的舞台,是秀才展示才华的场景;而人才是舞台的支撑,秀才是场景的亮光。在襄阳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系列文字中,襄阳的主流媒体上披露过一篇文章,题目为《襄阳文学70年》,副标题为“襄阳,一方盛产文学家和文学作品的热土”,该文中有一段话,细心人可以读出其中的含金量。这段文字不长,“新中国成立70年来,襄阳文学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波澜初起;20世纪八九十年代,渐成气象;进入21世纪,高潮迭起、异彩纷呈。襄阳文学有几束高光引人注目、享誉全国——长篇小说、寓言、小小说、散文。”但这段文字,让人们把目光聚焦到一个部门——宣传部。
是的,在襄阳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宣传部这个部门起了领头羊的作用,其影响力是深远的。襄阳文学波澜初起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一任宣传部长梁斌的长篇小说《翻身纪事》《红旗谱》,在全国引起反响。胡树国的小说处女作《老电工》颇引人关注,长篇小说《地下儿童团》,三次再版,被三家出版社改编成连环画,还被翻译成朝鲜文,总发行量达37万余册。孙樵声的《宋哈哈》《过路人》《采访记》《磨镰记》等十多篇反映农村生活的短篇小说,先后发表在《萌芽》《羊城晚报》《长江文艺》上,因创作成就突出参加了1965年全国青年文学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襄阳文学发展的第二、三阶段,即20世纪八九十年代渐成气象;乃至进入21世纪,高潮迭起、异彩纷呈的束束亮光中,凡夫的寓言始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2013年,大象出版社出版的《百年中国寓言精华》(葛成主编),是一部介绍20世纪中国现代寓言辉煌的有特色的尝试性的选集。该书集中介绍了我国20世纪在散文体寓言创作方面成就突出的十位作家的寓言代表作。其中,就有凡夫的寓言作品42篇。诚如编选者所言:“这些作家,或者是作品数量比较多且质量上乘,或者数量虽不多但影响比较大。”
在襄阳当代文学发展的70年中,梁斌发表长篇小说时,凡夫才三四岁。但后来,凡夫有幸来到梁斌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工作,梁斌同志在襄阳担任的几个“第一”职务中(襄阳地委第一任宣传部长、共青团襄阳地委第一任书记和襄阳报社第一任社长),凡夫也曾担任过两个职务(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曾两度主持全面工作;报社社长),在文学脉络的传承中,凡夫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凡夫,原名段明贵,1947年生于湖北襄阳太平店。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原会长,湖北省作协副主席,襄樊市作协主席。副研究员。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他的工作经历,是其文学创作的宝贵财富,当过农民、工人;1965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襄阳县委办公室办事员,襄阳地委宣传部副科长,襄樊市委宣传部科长,宜城县委副书记、襄樊日报社长、总编,襄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等职。除坚持寓言创作达1500多篇之外,还书写了数百篇散文约80万字,他在《凡夫随笔》的“跋”中说:“由于是随笔涂鸦,不敢叫散文,权且称随笔。”
单就寓言创作而言,1980年开始寓言创作,已发表寓言作品1500余篇,有200多篇被100多家出版社选入《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精品》、《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名篇》、《当代中国寓言大系》、《中国现代寓言选》、《中国当代寓言选》、《中国寓言佳作选》、《中外寓言名篇金库》等150多种寓言选集。结集有《摘掉金箍的孙悟空》、《知识寓言故事》、《猫的礼物》等十余种,编有《中国寓言精选》《外国寓言精选》和《过目难忘·寓言》等十多种。《古利特和罗西》、《团结友善的乖乖兔》分获2002、2006年度冰心儿童图书奖。《凡夫当代寓言》、《100个动物寓言故事》和《黄鼠狼的名声》分获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一、二、三届"金骆驼奖"。《快乐》、《狮子和兔子》、《瘸蝉》、《云雀明白了》分别入选人教版、北师大版、冀教版和香港版中小学语文课本。有的被翻译介绍到国外。
凡夫文学创作的亮光与影响,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传承文学创作的文脉,坚持散文体寓言创作,在全国乃至世界蔚成大观;二是在职务任上,引领文学创作,栽培和扶持文学新人,放大文学在襄阳的光芒;三是组织编撰系列文学丛书,结集出版,成就文学事业。
30余年如一日,坚持散文体寓言创作,在全国乃至世界蔚成大观。已经发表的寓言作品600多篇,出版的专集有《凡夫当代寓言》《100个动物寓言故事》《狐狸的神药》《摘掉金扣的孙悟空》《黄鼠狼的名声》《知识寓言故事》等,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备受读者喜爱。他的寓言现实性强,往往能从哲理、人性的高度思考改革中的一些社会现象。一些讴歌改革开放,鞭挞腐朽守旧的寓言作品,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和反响,如《蝉的新生》,这篇寓言的点睛之笔在末尾一句:“谁怕遭受摆脱旧的束缚时的痛苦,谁就不能获得新生!”用经典寓意深刻的语言,通过对蝉蜕壳的艰难过程的细致描写,用蝉与昏睡的蜗牛的对比,使文章主旨呼之欲出:批判了守旧,赞美了改革,也反映了社会改革不可避免的阵痛。
在职务任上,引领文学创作,栽培和扶持文学新人,放大文学在襄阳的光芒。无论是在宣传部机关任副部长,还是在宜城县任副书记,或是在报社任社长,在文明办任主任,他都没有忘记引领文学创作的工作。襄阳市委宣传部机关,在他的影响下,走出一批文学骨干和文艺单位领导。他曾经担任过中国寓言学会会长、襄阳市作协主席等文艺单位主要领导,始终把坚持创作出精品,扶持文学新人为己任,不断放大襄阳的文学效应,闪烁文学的光芒。
组织编撰系列文学丛书,结集出版,成就文学事业。《襄阳文库》第一辑,一次就推出八部人物传记,分别是王瑞国的《宋玉传》、李明的《刘秀传》、刘克勤的《诸葛亮传》、叶植的《习凿齿传》、胡中才的《释道安传》、刘国传的《孟浩然传》、魏平柱的《米襄阳传》、张天儒的《杨洪胜传》。《襄阳文库·人物传记》第二辑《伍子胥传》 吴仕钊著,《张柬之传》 王宇飞著,《刘表传》 刘克勤著,《张士逊传》 魏平柱著,《羊祜传》 王瑞国,《朗宁的中国心》 姚景灿著。这些为系统推介襄阳的传统文化,擦亮襄阳名片,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作者简介:
吴仕钊,昵称:常兴,湖北随县人。文学硕士,襄阳市委党校退休人员。出版专著有《外国文学自学指导》《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南》《慈悲大洪山》《伍子胥传》《缅怀》等书。平时喜欢写叙事诗篇、杂文、随笔和散文。

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芃芸国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