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长长的海岸线
长长地延伸
接长江调皮的浪尖
如海燕般逐风绽放笑颜
香港与深圳成为远方
在同一个城市 我们
却要久久地想念
骨头缝都想疼了也甘心情愿
窗下 栀子花开缕缕暗香 缠绵
眸光 追着晨曦远去
悸动 就在你回首的瞬间
远方,是苦苦的思念远方啊,除了遥远


遥远也芬芳(代序) 

写在诗集《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前
文/王永华
一些回忆,如风徐徐掠过,舒展开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一些往事,像月光过滤的一泓清水,漾漾地流淌过我的心间。
2018年3月,我接到陈利平的电话,才知道分开20多年的她一如既往的喜欢着文字。我很骄傲,在我的众多弟子中,她这么坚持和努力。看她倔强的为尊严、为明天不颓废,用文字去当药,虔诚学习!
2018年7月28日,陈利平开始了感恩之旅。她组织了一批文朋诗友做《青诗盟感恩集》和《青诗盟名家对对碰》,沿着湖北的高铁线来采风。访贫问苦,采访,施善播爱。她说永远记得我当年说过的:写作要有悲悯的情怀,要有人间大爱。她说自己走不动,就用文字去做一匹思想狂奔的烈马,跑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不为别的,只为慈爱在一起,行走在眷念的路上。
同年7月29日,陈利平带着她的感恩团队,回到了梦寐萦绕的仙桃。阳光眷顾,握手之间,温暖又添上了几许生涩,久别重逢,仿佛冥冥之中早已被安排,我们所有的热情和温度成正比,罡罡燃烧文字的默契。
“故乡的桃花、栀子、菡萏、襄河,是我固定的诗行。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值得用一生的时间去书写。”
陈利平给我说的第一句话带出她多么深厚而缠绵的故乡情结啊,在她的眼里,油菜花,绊根草,红枣树,排湖浪,沙湖湿地,以及天空里流过的每一片云……都随着她的呼吸而呼吸,在她的灿烂中灿烂。
当日9时许,《复州文苑》的群主郑敏、《诗星空》的主持彭火章、诗友杨世钦、胡敏等一批诗友,带着“车龙”驱车往沔城采风。
来到沔城荷花池,在曲径通幽的观光走廊来回穿梭,像一只燕子在阳光的领地苒苒浮动,滟潋了流光和生命的风景,可这些都抵不住她的大声喊叫:“嘿,胡汉三又回来了!
这每一声的喊,都渗入血脉;这每一声的喊,都扯得我心尖尖的酸。正如著名诗人黑塞所说:“世界上所有的水总会重逢”……
中午没到,我们已是大汗淋漓。诗的热情,就像这盛夏的火,被染得红彤彤。《沔城诗联》的李和风,於正江,宋传香三位会长,听说远方的游子回来了,一定要尽地主之谊,我们一行也沾了光。席间,我们以诗歌为题,故乡,在我们酒杯里裸露,一缕缕诗情高昂萦迴。我们畅饮此刻的幸福——饮胜那温暖、浓烈的琼浆!
7月29日,陈利平一行离开仙桃往荆州古城而去。回到香港后,她给我打来电话,说湖北之旅,是一次诗歌之旅,精神之旅。她说要把我写的抒情长诗《沔阳红》,在她主持的微信平台推出,希望沔阳红遍四方,让大家都知道:“沔阳红,窜鸡笼,东边起,西边拢……”
之后,香港的灰色和疫期一起流觞,我担心的事情越来越多,生怕在远方,孤零零的她有什么闪失。我不能用任何一句生硬的话语去确认远方安全,只有在静静霸满山坡的栀子里,为远方的亲人默默祈祷。
2020年10月,接到了利平的微信:王老师,中诗网开始推广电子书,我又可以用出诗集打发疫期了!清空这所有的芜杂,迎接这惊喜而圆满的秋实。——我心底暗暗想:这是经过了多少劳作与流转,经过了怎样的积累与打磨啊。我叮嘱她,快去闻一闻这阵阵甜果香!
随后,她将诗集《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发在我的邮箱里,拜托我多指点和写序。
《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多么忧伤的书名。的确,人的一生,大半时间在仰望远方。而远方,经过风轻云淡的岁月,过往的无量,连红树林,都穿透流水悠悠响……
陪着,走过。听花开有声,用最好的热爱,陪你走;好一个《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打开诗稿,朴实通俗易懂的诗句铺面而来,好似她年轻时生动的笑容,更像是被菩萨摸过了顶一样灿烂。这部诗集主要写了祖国之爱,自然之美,故乡之恋,同志之情,亲情之甜。这遥远而又浓烈的芬芳四处弥漫,给文字的世界充满爱意,妩媚而多姿,像那多情的宋词。
《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陀螺》、《灰烬》、吻醒漆黑长夜的《栀子花》、《月下心语》、《水天一色伴我行》、《紫丁香》、《一路有你》等诗:阳光、执着。如此美丽风景,难怪她心底处处春光。
在她的诗集里《落日》、《天路》、《蝶恋花》、《夏荷》、《星光》、……像一幅幅画,如幻如谜,色彩斑斓,世间的色彩、声音、气味、音乐、画面,若隐若现,静静地镀上了一层又一层的亮光。
我最喜欢读陈利平的一首写《年》的诗。
这首诗立意新巧,巧就巧在作者摈弃了那种落俗套的写法,把过年的年味写成了一种生命的求索与思考。
人们都在忙过年,而作者“窃喜在工作里”,“还在无语地工作”,这样的诗句表面很沉静,但实际上内心却涌动着对春天的渴望,对未来的向往,正应了一句名言:幸福只能靠奋斗出来。
不能不说,这是一首充满正能量的诗歌,作者用稳健而理智的声音,表达了自己对新时代的热爱。
“约定的日子到了拐弯处”,一个“拐弯处”,生动而形象地绘出了人性的底色,把两个人的相知相交及生命的历程交相叠印,奏出了人间真爱的生命咏叹调。
“文字陪我在车上不离不弃”,最后的这句诗堪称诗眼,于张力中制造一种奇特的想象。是的,过年过的是一种心境,是一种文化。全诗以历史哲学的思辨去鉴识年味的真正涵义,隐隐地透出了一种深不可测的禅意。
在她的小世界里,文字它真的可以治愈了她的一切,更别说她那么努力的往前行。
远方,或许除了遥远真的一无所有。利平,放心吧,冲;一切都会是最美的。看,每一个早晨都仰望蓝天下那片轻盈的云,把不好的负能量去化成水。愿你依然在浓墨里低炫慢舞,继续把文字当药,一日去服三次,继续逐梦。看,那年那月的星辰,一样的美……





野生兰~致陈利平
招小波
很久没有登山了
好想做一只岩羊
征服离我家最远的那座山
很久没有採兰了
好想做一只穿山甲
巡遍险峰觅幽兰
假如有幸採到野生兰
我将以一个诗人的名字命名
她叫陈利平
她生活在声色犬马的香港
却与俗世格格不入
是株稀罕的野生兰
诗侠陈利平
招小波(香港)
我俩的孩提时代
军营都做过摇篮
她长成一杆枪管
我长成一把刺刀
很多次诗人聚会
我们都不期而遇
除了华山论剑
还有绿林情结
我们的相交
要像袍哥般永不背叛
她立即向我伸出了手
此刻
我多想周围的世界
在霎那间沉没
2018.6.2



段梅子浅评:
给自己
转弯处 圈圈涟漪
写满祝福
告别 曾经的自己
莲前 素手点檀香一柱
任袅袅轻烟
带走 昨夜种种
合十
垂眸
把千万个纠结的头绪
在阳光下 精心
一一梳理
人生有无数个转角,有些东西如手中握不住的沙,何不迎风扬了它?!任世事纷繁,我心如莲前一缕轻烟,香而无尘,不痴不怨。过往已往,且珍惜眼前,阳光正好,打理思绪,向前!此诗干净、坦荡、不矫情、不自怨自艾,清醒而自律,如同黑暗中的阳光,无沉沦之感。


梅子读云曦:
云曦
人生 真的很美
一步一步去爬过
会发现
自己给自己做出了很多的奇迹
什么叫痛呢
还是疼得无法喘气
蹲下蹲下
再转个弯吧
所有的
不过
不过是小丑倔强的笑容而已
我呢 我呢
深呼吸
坚信
浩瀚海面上的
旭日冉冉升起
她这首小诗告诉我们:让你心痛的,有时不是刀子,恰恰是那方粗砺的磨刀石。现实中的我,无数次泥泞中跌倒又挺立,无数次风急雨骤的夜里抱紧自己,无数次仰仰头把泪水咽下去,无数次生怕把初心迷失在红尘里……其实,我只是把阳光明媚的一面给你,你不会知道千疮百孔的心有过什么样的经历。谁不想面如春花的活着?!谁不想活出精彩与自我?!可是,血肉之躯要怎样坚强才能抵挡风霜雪雨?唯有期冀是前路的一盏灯,指引心的方向……
此诗字数不多,但诗语铿锵,没经历过磨难的人,断写不出如此感触至深的诗句。诗者有健全而独立的人格,有向阳而生的勇气。
她的文字真诚,对,就是真诚!之于一首诗,最能打动读者的就是真诚,离开真诚,诗也就失去了灵魂。她的诗没什么高深的诗写技巧,什么“维度”“意象”的,她不在意这些,聆听生活,用心去写,已足够!
期待下次和利平在一起…… (段梅子浅评)



读陈利平的诗集《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作者:释圣静
与陈老师结缘,因和她同是中诗网论坛编辑。2019年11月在广东中山市,我们一起参加会议。初见,就觉陈老师像非常熟悉的人。虽我们只在线上为版务沟通,但并不影响咱们对文字同样的狂热。会议后,一起讨论两岸文化互相吸引及共融、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诗歌、音乐等综合性的培养与传播的潜移默化等等,编辑部的氛围高涨,我们自然就平添更多暖暖战友情……
她的诗歌,如中国山水画的宁静而致远,读起来古典又带淡泊的味道;诗坛,就多了一道有自己也不失个性神韵的独特景致!
她的诗歌语言,沾满中国书法的墨香,有力量而不失柔情;把女人的特征与男人的大气,完美的组合为一体,构成“女侠”的模样!看,她从她的诗歌里,向广大的读者们,款款走来……
2020.10.30


真情流露的朴素抒情
陈利平诗集《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序
读诗就是一颗心灵与另一颗心灵的对话,不仅仅是读诗即读人。正所谓“言为心声”,当文字搭上情感的翅膀,文字已超越文字本身,它将具有触动与感悟、共鸣与相知,包括有如促膝而谈的感觉等等功能。系统、全面和连续地读一个人的作品,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的。
诗歌可以抒发心志,也可以疗伤。陈利平的这本《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诗集告诉我们,“爱”就是她的“心志”,不管是小爱或大爱。而难能可贵的是,所有的作品中我没有触碰到那种“伤”的感觉,即使有那么一点隐隐泄露出来的伤感,也很快在接下来的自信、淡定、希望中瞬间消散。从这种对人生的态度中,作者有意或无意地、悄无声息地向读者展现和传递着“豁达”与“睿智”的声音和人格魅力。譬如《8号风球的夜》中她写到:
*
新冠还没过 水患灾难没来得及收拾
“海高斯”又呼啸袭窗 暴雨也卷地助威
春梅在水漫过她大腿的路上蹒跚
黄老师发来山区孩子收到新书包绽放的笑脸
深夜三省,归拢这鸡毛满地的琐碎
*
音乐 真可以治愈疫情打乱的生活
不让心态爆炸 练习深呼吸
凝望小少熟睡也高高翘起的嘴角
慢慢令自己澄空,慢慢的去记录日子
笔尖蘸墨,让每一天都有意义……
毫无夸张地说,在灾难突袭之下和包围之中,更多人表现出来的是忧虑和恐惧,这是一种自我保护和危机意识的本能,无可厚非。但毫无客气地说,能淡定面对且做到“苦中作乐、危中取安”的人真的不多。接下来我们继续看《庚子年•绿意》中的“不管多累/不论是要经历多么的折腾与颠簸/都掩饰不住我的嘴角/高高的向上翘”,作者表现得何等的潇洒,何等的可爱却让人不由自主地揪心而感慨万千!这世界上和人世间所有的与众不同都是有原因的,比如:在刚毅的表面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孤独和无助(作者克服了),在温婉的形象中又呈现出对希望被理解和关怀的渴望(毫不掩饰的真情流露),且看:
“精彩纷纶下遮住的遍体鳞伤”
“只为你 独恋这座城”
“骨头缝都想疼了 也甘心情愿”
“无相欠,怎会遇见”
作者不是神,她毕竟是人,而且还是一个女人。于是,细腻而清新,朴素而深情的表达风格自然是顺理成章:
*
睡了一觉,
看看天,没亮
继续睡第二觉
看看天,没黑
妈妈说,继续睡
*
走在冷雨中
千年黄葛展艳 也无法面对
灯下无你的窗
*
父爱深沉 父爱如山 父爱闪亮
父亲 永远是我洋洋自得的“底牌”
父亲 永远都是那涯前青翠的劲松
父亲 永远带着我淡定去面对前方
*
在维港紫荆花旁
在喧嚣的铜锣湾街头
在理工大学门口
在纪念碑前
留下他大声吟诵的《我的祖国》
亲情,爱情,友情。作者以所见所想所盼,自然地流淌于文字中,如娟娟细流却回音不绝,似是小情怀的倾述,却有以小见大的启示,也有颠覆假大空的功效。
本诗集的很多作品写到了“文字”,撇开作品的质量如何,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作者对文字的虔诚和依赖(其实应是信仰)。文字几乎成了作者灵魂的一部分,这是一种忘我的精神,也是一种高尚的信仰,作者用文字在这功利浮躁的现实社会中,培育和守护住自己的一方净土,且自然传达和影响他人,实为她自己值得骄傲的理由,认识她的人感到有缘遇见的荣幸。祝福作者!


陈敬良,笔名菩提花开。广东汕头人,现居海南海口。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现任【中诗论坛】现代诗歌版主任编辑(首席)。著有诗集《心灵之门》,《落日是一枚隐喻》。


始得善終,不忘初心
文/陳利平
始得善終 不忘初心
輕巧的 一句許諾
你可知道
許諾的 做了多少的 事情 來滿足
很多時 已經很累
當轉過頭
累极的 看到你的眼 過后 笑最初
不去想 你的心底
澀如青果
心底的 夢想讓你去 努力 或追逐
若沒有 理解懂得
那就隨緣
懂你的 一直陪伴著 嗟嘆 未必苦
名與利 讓你迷惑
孰是孰非
迷惑那 眼前繩頭利 管他 且妝沐
語梵音 靜荷月下
惜包容 任由借感恩 祈求 永祝福
不忘初心 始得善終


【剑厚读诗】
这是一首阳光心态的正能量的诗意书写。
诗人没有说教,皆为从纯洁的灵魂深处,自然流水般的柔柔倾述。
‘‘ 始得善终,不忘初心’’,此语耳熟能详,但诗人有着别样的解读。
诗人开篇,首先由许诺与践诺切入,举重若轻,将践诺所要付出的艰辛与代价,以当担和承受后,笑对最初而坦然面对。这是励志的阳光心态。
人,皆有梦。梦的美好,要脚踏实地的追求。追梦的路,脚下的,不是平坦的,心里的,也是千回百转的。一个自我,在否定另一个自我。要懂别人,也需要别人懂。当外界与内心碰撞,当现实与梦想交锋,当自我与自我对抗……一种包容和自信的心态,就凸显出衡定的 超强威力——懂你的,就会一直陪伴着,有阳光与心灵同行,追梦的路,未必苦!
社会,是个人生大舞台,我们每个人既是演员,也是个看者;社会,也是个名利场,更是个是非地。赤条条来赤条条去,红尘尽处,皆为浮云。静荷月下,梵音轻袅,禅意胸生,永怀感恩心,潜心祈祷福,天下,人生,自我……不忘初心行,始得善终来……
剑厚,辽宁铁岭西丰人。中国青年作家学会理事,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铁岭市作家协会理事,辽宁故事委员会委员,铁岭音乐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多家文学平台诗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