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云伟,女,笔名李云,网名:云裳 倾城,曾用名李允伟,《日照诗歌论坛》编委、《莒州文苑》编委,莒县太极拳协会会员,莒县民族摄影家协会会员。涉猎各种题材,主要以诗歌、散文为主。曾在《中国青年》、《山东青年》、《大众日报》、《山东科技报》《日照日报》、《莒县报》等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作品,并多次获奖。
-------------------------------------------------------------------

永恒的记忆——回忆我的父亲
文/李云伟
爸
我忘不了这一脉的恩重
还有这
生生别离的
一脉相承
昨夜梦回,我又梦见了你,我的父亲。
还是那一袭灰衣,慈祥而严肃。
看见了你,我大声呼唤你:“爸爸”,“爸爸”,“爸爸”………
可是,你头也不回,
头也不回消失在茫茫黑夜里………
(上图是父亲《抗美援朝》前夕,在国家的安排下,爷爷去看父亲)

在那个遥远的残冬,(1976年1月10日)你走了,我的父亲。
我依然记得那是个灰色的天气,寒风刺骨中正飘着雪雨。我走在放学的路上,看见有人小声议论着,向我们家的方向走去……
我疑惑着,放慢了脚步。猛然想起了什么,三步并作两步奔回家里。
家里没有你的影子,母亲边哭泣边为你匆匆缝着新衣,一件灰色的大褂子。两个幼小的弟弟(小小的人)被白衣、白裤、白帽、白鞋、白麻大褂夹裹着,在人群中,面无表情却格外扎眼!
你走了?我的父亲!在这样的冬天!
是谁传播了这样的惊天骇闻?哭泣,白衣,冰天雪地,白衣飘摇,到处都是哭泣!
村里的党员干部们来了,乡里的干部们来了,学校的老师学生们都来了。花圈满地,山河肃木,苍天流泪。
你怎么了?我的父亲。你真的不在了?我呆呆地站在黑压压白花花的人群里,竟然不知道哭。我在人群中看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寻找你的影子。我不相信你走的那样固执,那样坚决。难道如同当年奔赴朝鲜战场一样,没有跟家人商量的余地?甚至连看我一眼都不肯,就那样急匆匆穿上母亲为你缝制的还没来得及订上扣子的新褂子,转身离去!
我拒绝穿白衣!!堂嫂狠狠的瞪着眼。我死活不穿。 不,不是的,是谁传错了消息。你还在城里,你走的时候答应我,继续讲战斗故事。还有那首好听的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我只学会了一段,你答应我的,回来教唱下一段。这是爸爸的约定啊!爸爸会食言吗
你怎么了,爸爸!你怕了?淮海战役和朝鲜战场上的枪林弹雨难道还没把你的胆量练就?就这样急匆匆义无反顾。你怎么了爸爸?你忘了当年在侦查排的英勇了吗?
在朝鲜战场身为侦查排长的你,身负重任,在七天七夜断粮断水的恶劣地形里,借着敌人炮火轰炸的余光,穿插在敌人心脏里,靠草根树皮充饥,靠打不死的中国人的信念,圆满完成一个个侦查任务,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坚决打败敌军铺平了前进的路!
如今,你怎么了爸爸!你向伤痛病魔屈服了,你忘了我的小弟才六岁呀,八岁的我又怎能撑起整个“家”!
还记得吗,爸爸。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是唯一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你领我们三个差不多大的孩子去赶集,你走走停停,大口喘着气。我们有多傻,只是静静的看着你,任凭你一个人艰难行进,竟不知道向前扶扶你。路在脚下,如同行走千里征途,变得又重又长。
旧伤病发时,你曾轻轻地拉着我的手,命运的弦在指尖颤抖,忧郁从你的眼角逃出,带着凄婉的愁。那时的我并不知道时间在你的生命里不会再停留,分开后才知道只有思念的梦落在枕上,泪水长流……
爸爸,家中门前你为我栽种的那颗石榴树开了十遍,在你走后又开了十遍,十遍。我数的清清楚楚。花儿谢了明年还会再开,你走了,还能牵着我的手再赶一次集吗
爸爸呀,多少次在梦里见到你,多少次又有多少次我在赶集去的人群中寻找你的影子,多少次又有多少次我坐在家门前的矮墙上呆呆盯着你曾经回家的路。
无言无助的日子残忍的教会我面对注定的东西,你的英雄事迹被早已成了传奇,你无畏无惧的保家卫国的昂扬斗志激励着我勇敢面对未来的路!
安息吧,爸爸,建设新中国还有你未了的心愿,我们会沿着你革命的路走下去!
安息吧,爸爸,我们都已长大,不要再为我们操劳牵挂,我们会和你一样爱我们的国家。
感谢您,爸爸!你是我唯一思念着的家。
世界上本没有永恒的东西,您的离去,却深深烙在我的生命里;这灰色的梦啊,这生生的切肤之痛,成了我这一生永恒的记忆!
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图片来自作者提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投稿请关注“当代作家文学”。联系主编:138871142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