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连载 一一
【爱情的脚步】(上)
作者/丙婷•多星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个雷雨天——
“闹饥荒了!”小驼背的父亲木匠,高大身躯,摸着短胡子,望着屋外下了几天的大雨,自语着,他看了看,躺在炕上的儿子小驼背,饿得肚皮薄得,都看到肠子里的绿食,小驼背已无力对话,小驼背今年二十了,其实小驼背不矮也不丑,只是稍有些驼背,比父亲矮了二十公分,又懒,木匠一米九零的身高,人们埋汰木匠,便给孩子起了个小驼背的绰号,村里一样大的伙伴都结婚了,小驼背有情绪,便谎称有病,也懒得做事,工分自然没有,有时,木匠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的种,老婆去了,也没有问家,只好认了……
“发大水了!涝了!墨斗快起来!截水!”木匠喊着……
小驼背饿得没有力气了,木匠也饿得肚子:“咕噜咕噜”地叫,他拿了铁锹在屋门前围了泥土……,大水淹没了河,淹没了路,灌到了院子里……水向北方流去……
“木匠——!队长吩咐去大台地去守护地瓜!别让临村的人挖了南堰!若是淹了,全村人还会挨饿,那可是村里的唯一希望!”社员慢慢地趟着水通知着……!
“天胆!这可是命呢!”木匠说着拿着铁锹伙同几个党员趟着水到了大台,只要把南堰挖开,今年就颗粒无收,房屋倒塌,水已到了堰的顶部,也就是说临村的地淹了一大半……
“书记神算呢!春季里就筑起了河堰坝!临村的没筑咧!”一位党员说着
“只要河坝不开口,净雨下,村里的房子大都无事!”又一个人说着。
天渐渐黑了,木匠五个人在草棚里守着南堰坝。
“书记说了,今晚守堰的吃顿饱饭!”来送饭的饭头,拿了温热的青菜糊粥,和一些菜面子(大锅蒸得地瓜面混合饼),这已经是全村最好的待遇了……
木匠把面子(菜饼)揣到衣袋里,只喝了菜粥……!
“给孩子留着?”党员问
“嗯——!”木匠咽着口水
“我也留着……!”几个人不约而同的咽着口水把面子揣在口袋里……!吹灭了马蹄煤油灯,草棚里黑得看不清对方,有的抽着烟,外边的雷闪停了,雨小了起来,晚上黑漆漆一片,神手不见五指……五个人聊着家常话——
“木匠,你哪二分园子地种的什么?”
“胡萝卜!”
“俺家也是!”
“俺家也是呢!”
“哪块地是全村最高的地方!”
“今年种胡萝卜,救命呢——!”
…………。
聊得时间长了便迷糊起来……
“外面有动静!”木匠拿起铁锹,打开手电筒冲出草棚一看,见临村的十几个壮年汉子正在挖堰坝,木匠大吼:“你们吃了豹子胆,干这伤天害理得事情,你们也干得出!”随着喊声,草棚的四个人也拿着铁锹冲出草棚,突然随着雷声,闪光闪烁,雨又下了起来,一位社员快步趟着水,大喊着:“我去告诉支部书记!”
“看你们做的事!,老天爷见了都生气!”木匠大喊着逼近临村人,一位健壮的临村人冲着木匠过来动了手:“你们筑了坝,俺村的地都淹了!”
那人用力的推了木匠,木匠的菜饼掉在了地上碎了,木匠愤怒,且心痛地从泥水中拾起,脱了小褂把菜饼包好,迅速地交给一位社员:“你替我拿着,打着手电筒,去教训龟孙们!”木匠说着怒火中烧的拿起铁锹,奔向正在挖坝的人群,口中大嚷着:“好好的面子(菜饼),给我弄坏了,招揍——!”那推他的壮汉刚要理论,木匠迅速地把他拦腰抱起狠狠地摔在地上,临村人见状停止了挖坝,十多人一起逼上来,坝不宽,若是打架,顶多两个人能上手,木匠狂劲来了,把铁锹插在地上,嘿嘿嘿地笑:“今晚我还不用武器,空手办你们顺流……!”木匠大喊着夺锹,摔人,有一个临村人性子火爆,举起铁锹用了全力向木匠拍了下来……木匠急忙躲过铁锹,顺势抓住袭击者的后腰带,突然来了急劲,竞然把人提了起来,顺势抛出五六米,人们惊呆了,临村的人乱语着走了……
“这人惹不起!”
“本来我们理亏!”
“走吧——!”
书记拿着手电筒来了,来到木匠面前:“我替全村的人感谢你!”书记说着拉着木匠来到了草棚里。
“都进来,饭头在吗?”书记拿着手电筒照着……
“在这里——!”饭头应着来到了书记面前。
“还有面子(菜饼)吗?”书记问
“没了,粥都没了!”饭头答道
“书记我家孩子还在炕上饿着呢!我拔几颗地瓜救孩子命吧?”木匠求着书记
“今天,你立了大功,我特批了,拔吧!”
木匠高兴地拿着手电筒,出了草棚,在雨中,没有披雨衣蹲在地瓜地里,因为地瓜太小,舍不得拔,便又回到了草棚。
“书记,我不拔地瓜了,公家的——别人说闲话——!”
“没事!因为你有功!”
“地瓜还小,心痛!”
“回家去休息吧!都湿透了!”
木匠出了草棚,索性把雨衣留给了守坝的人,抱着小褂里的菜饼,拿着手电筒,在雨中来到了自己的二分地的菜园,拔了十来颗胡萝卜,胡萝卜刚刚插根 ,小得像小筷子,木匠到了家,雨还下,他换了褂子,和裤子,生了火,锅里添了水,把胡萝卜洗了洗,连叶子一起剁碎,和几个饼子一起放入锅中,饭做好了,小驼背吃饱了,高兴地喊:“爷(父亲)——今晚的饭香——!”小驼背说完,躺在炕上睡了……。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天晴了,木匠又给小驼背煮了菜粥……
“墨斗,吃了饭,到园子地拔十六颗胡萝卜!这是我们一天的口粮,我去挣工分,每天都是十六颗!”木匠吩咐着走了……
小驼背请病假,不做工,就按照父亲的吩咐做着……
大水过后,留下充足的水,过了半个月,大台上的地瓜旺盛的精神,胡萝卜也一天大一圈,地面上慢慢地干了起来,一些不仅风雨的庄稼早已枯萎,唯独木匠的村里,种植的地瓜,丰产已定,公社书记也三天两日的来……
吃晚饭的时候,小驼背耐不住饥饿,便把早上的胡萝卜也吃了,木匠见了,板着脸低语:“吃吧!今年地瓜,胡萝卜大丰收!”木匠说着也把早上的胡萝卜吃了……
第二天,天还朦朦亮,木匠便起床去拔胡萝卜做早饭……!
“爷(父亲)——!今晚我梦到一朵大红花!”
小驼背躺在炕上笑着说着,翻了翻身又睡了……
“想媳妇呢!”木匠自语着,拿了铁锹走向园子地,在远处就看到自己的园子地里有个人影,木匠快步地跑近大喊:“不能偷俺家的胡萝卜——!”
那人停止了拔胡萝卜,笑着回头看着木匠,木匠一看呆了,原来位穿着破旧的姑娘,和小驼背年龄相仿
“叔——!饿坏了,俺村里淹了,家里兄弟姐妹多,饿得跑出来了!”
“拿着胡萝卜,回家吧!”
“叔——!你有儿子吗?”
“有——!和你一样大!”
“我给你当儿媳妇,就不算偷了!”
“孩子没娘了!”
“有饭吃就行!”
“孩子不如我高!”
“有饭吃就行!”
“行——!到家看看,俺不强求!”
墨斗见了姑娘,立刻从炕上蹦了下来,看看姑娘,姑娘看着他笑……
“姑娘——!行不行!”木匠问着
“行——!叔——!”姑娘答道
“你洗洗脸,换一件衣服,墨斗他娘留下的!”木匠说着拿出了镇宅的一瓢黄豆,捧了两捧放在锅里,生火煮了起来,姑娘换了衣来到木匠面前,木匠见了心里没有底了,这么美的姑娘,会真心吗?心想:“事快办!”木匠想着问:“你叫啥名,”
“俺叫棉花——!”
“饥荒年月,一切免了,但是事情该办的还要办,今天你和墨斗,拔一百来斤胡萝卜,挑好的,明天书记坐马车去公社开会,你们推车带上胡萝卜,上马车去趟娘家,若是娘家愿意,就去登记——!等队里分了地瓜,给你娘家送些去……!”
棉花应着,木匠心里美着,墨斗也勤快,也精神了,嘴巴也甜语着,一切随着心愿,村里都夸墨斗有福气,捡了位俊媳妇,有些婆娘也喜笑着:“人家结婚了,就不能叫人家小驼背了!”
到了九月底的时候,全村人沸腾了,大家都互相祝贺着,饥荒年月里 ,罕见的大丰产,在这座村庄里发生了……
村里的地瓜罕见的大丰收,刚分了地瓜,木匠便装了两麻袋,约三百斤,催促着墨斗和棉花给娘家送去,墨斗自从结了婚,人精神了,病也没了,反而勤快起来,把棉花宠爱着,棉花又是贤惠的人,木匠看着心里舒服,有了儿媳妇,木匠的脚步也是轻快地……!
公社书记来了,村书记陪着,心里打鼓:“北边的织女村,大水,大风来了,庄稼没有收获…… !”
公社书记还是开口了:“织女村,今年没有收成,支援一下,那可是六七千人的村庄!”
村书记有些不愿意,领导即然说了,就不能推辞,村书记喜欢马,便和公社书记商议:“书记!地瓜能给,你看织女村的人都没吃得!别饿坏了马,给俺村五匹好马,一个小队一匹,不偏不倚!你看行吗?”
公社书记听了,爽快得应着:“好——!村里够吃,剩余得全部支援织女村!先保人不挨饿!”
下午,马牵来的时候,人们围着高兴地议论着……,木匠正好轮当(那时候,村小队长轮流着任选,一个月一换任!)小队长 ,最后剩下高大烈性的枣红马,脑门上一道五公分宽的白毛直到鼻孔,木匠见了异常性奋,牵了缰绳,马撒欢的乱蹦,木匠索性骑了上去,马疯跑起来……!“好马!——好马!驾辕的马!”木匠大喊!马跑累了又撂起蹄来……!
“木匠,都四十多岁的人了,别摔着!”寡妇心疼地喊着。
木匠知道寡妇对他好,这两年自然灾害多,闹饥荒,生孩子的都少,别说谈情说爱,如今大丰产了,温饱解决了,木匠也大胆地笑着看着寡妇,寡妇比木匠大着三岁,四十六岁了,人长得好看,人们都知道和木匠好,所以有歪心的男人也都收了心,寡妇是童养媳,男人随队伍南下时留在了南方,在哪里娶妻生子,听说当了个小官,寡妇又没登记,也是自由的人……。
可是道理上说不过去,寡妇和男人还有个男孩,已成家立业,不管怎样再找主就是离婚,村里人都像看怪物似得,离婚——村里几年也出不了一对,自从木匠的女人死了,寡妇动心了,仅管自己还是个小脚女人……!
人们夸赞着木匠,木匠洒脱地驾着马,仿佛这马就是他的,马累了,木匠也累了,马训服了,认了主人,木匠高兴地下了马,牵到马圈里吩咐司养员好生照顾!
……,
到了风调雨顺的年头,靠河的地,便种了小麦,玉米,春夏收了小麦,秋季便收玉米,不易浇水的地方,便种了地瓜和大豆,人们五谷丰登,粮满仓了,渐渐地忘记了艰苦的日子,于是在大江南北迎来了全国的生育高峰,寡妇和木匠登记结了婚,寡妇已不再生育,木匠心里懂得这个年龄也不会有孩子了,可是寡妇的儿子生了八个孩子,两个人又好似没有结婚,各忙各的孙女孙子,木匠有好手艺,即使拉大锯解木头,也不偏墨斗线,两个人拉,木匠劲大,拉下锯的轻松……!每逢盖房,结婚的,木匠带着几个人忙,都是帮忙,主家只管饭,墨斗的孩子没少跟着木匠东家去,西家来的,直到墨斗的第五个孩子从他背上下来时,囯家不让生了,大孙女也要结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