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网路一个公众号里读到一篇“56岁阿姨“私奔”火爆全网:她的叛逆里,藏着7亿女性的伤”。文章开头说:
逃离丈夫后,
她布满皱纹的脸上,
闪现出少女般明媚的笑,
就连衣服也变得斑斓多彩。
她说话的语调轻快雀跃,
就像重回林中的自由鸟。
看了文章具体内容才知道,是记叙一位五六十岁的女性朋友,暂时撇开琐碎的家务,在国内自驾旅行的故事。
这根本不是什么传统意义上或者我们想象中的男女的私奔,这只是这位女性朋友在婚姻生活内,要找回自己的初心并做些自己喜欢干的事,是一种要好好爱自己的表现。是对生活的一种短暂的逃离式休息。
作为女性,又是年过半百,我们该如何度过我们的后半生呢。我认为是“趣味”两字,我们应趣味化我们的晚年生活。如何趣味化呢?
一.多参加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活动
每一次参加活动,你都会看到一些女性朋友们在活动过程中表现的十分不一般的快乐。她们或是兴高采烈的高谈阔论,或是兴奋不已的手舞足蹈。这些有意思的集体活动让女性朋友们暂时远离了家庭的琐碎,忘记了某个时代某个社会强加于女性身上的一二三,她们在活动中放飞自我,她们仿佛回到了天真烂漫的童年。她们在活动中得到了片刻的女性本真原有的自我快乐释放。
这样的片刻可以是社会附加于女性枷锁的一种自我解放的钥匙,哪怕是打开后再锁上。
这样的片刻自我时光多了,就可以串成一段为自我呼吸的美好人生。
二.趣味的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把每日的生活过得有趣味些,首先要有一颗大度宽容的快乐心,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做到趣味化。
早上一位五十六岁的姐姐就发来她的洗衣服晾衣服的一组照片。这位五十六岁的姐姐一退休,就意识地参加一些活动,也提前体验养老院的生活,现在天冷了,正在海南体验“候鸟养老”。这位朋友打趣的把这组照片命名为:手工活。是啊,可以想象得到他们的养老住所不大,公共设施没有完善,没有自己原有住家的宽敞和便利。但这位朋友有颗年轻快乐的心,她把每日的洗衣晾衣服看成了“手工活”。想象一下,这用手洗的衣服,也确实是手工活,跨越了我们思想中原有的手工制作需要付费的概念。
你可以在想象中见到有所预见、有所准备有所把控,多点品质、多点趣味的生活,哪怕是五六十岁,甚至再老,也可以活出自我,有趣的生活。
梁启超曾说:“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
愿我们每个人尤其是老年女性朋友们,都能安排好我们的生活,把我们的日子过的诗情画意;多点自我关爱,多点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