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幼儿活动,实战教研
——广州南沙区榄核镇学前教育教研活动

为全面深入贯彻南沙区关于《广州市南沙区进一步健全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机制工作方案》的文件精神,以《纲要》为指导,改进和加强教研工作,建立以解决幼儿园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促进幼儿健康和谐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搭建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与专家交流对话、沟通与协调、互助与合作的平台,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以人为本”的教研机制,2020年11月20日在榄核镇中心幼儿园开展了南沙区第七责任片区第二次教学研讨活动。
南沙区教育发展中心朱心黎教研员、南沙区托幼办李京艳老师、榄核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郭锦生常务校长、横沥第二幼儿园周丹园长、第七教研责任区副片长吴海琼园长、榄核镇教育指导中心郑伊敏老师以及第七教研责任区的园长、老师们参加了活动。

活动上,榄核镇中心幼儿园罗媛园长结合该园实际,从为什么要做环境出发,讲述了该园教师在环境创设中一些观念上的转变,强调了环境创设的意义、环境呈现要以幼儿表征为主,内容选择要有聚焦,要追随幼儿的兴趣点。还将该园的园本教研的实施路径和如何助深度学习下的环境创设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也为如何创设深度学习下的环境提供了三点动态要素“留白、留痕、解读”。

在分组进行集体教研活动过程展示中,第一小组进行了小结:以“学习轨迹”呈现在哪里、如何呈现、呈现什么内容三个角度为着重点,对这个着重点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重点突出如何围绕幼儿已有经验、主题活动目标和幼儿发展总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取舍。“在进行学习轨迹呈现时,我们要先搞清楚,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幼儿还想知道什么。”

第二小组的小结:重点通过“我喜欢的水果”的主题开展轨迹为思路,以“学习轨迹三要素”“呈现轨迹五大点”为切入点,突出描述了学习轨迹呈现的“有效性”是如何达成的,把握学习轨迹呈现的真实性、动态性、互动性等几大要素。秉承“观察偶尔学习的兴趣点、关注点、疑惑点,是奠定呈现有效性的基础”。

活动上,南沙教育发展中心教研员朱心黎对本次活动做了精彩点评。她指出,读懂、读通、读透是深度学习下环境创设的关键所在, 强调了幼儿深度学习的意义所在。

榄核镇中心幼儿园还为本次活动组织了全园小朋友的活动展示。
活动花絮












(编辑:郭锦生)